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507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包括:天轨组件、行走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减重组件以及供电组件;供电组件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以及储能模块,储能模块用于在第一供电模块工作时,存储电源输出的电能,用于在第一供电模块断电时,使得直流触发器闭合,由第二供电模块为减重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供电。本装置避免了突发断电导致患者的康复训练被迫停止,从而保证训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我国老年人的健康受多种脑血管疾病的威胁,大多数脑血管疾病患者都会伴有半身瘫痪或单侧肢体瘫痪。研究表明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外,大多数半身瘫痪或单侧肢体瘫痪患者还可以通过康复运动训练恢复其肢体运动功能。减重训练当前在下肢康复训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方法通过减少患者的部分或全部体重,使患者保持平衡并进行减重训练,以恢复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

2、目前,减重装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配重块提供与患者自身重量平衡的拉力实现患者的减重训练。该类型减重装置由于提供的是一个恒定的拉力,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由于重心的变化导致训练效果一般。另一类通过弹簧机构动态调整患者减重训练时的拉力从而提高减重训练效果,受限于弹簧的长度,患者无法进行如上下楼等大幅度步行训练。现有的减重装置的结构多为框架结构,固定框架结构会将病人限制在一个固定空间,患者仅能在较小的空间中实现减重康复训练。移动框架结构可跟随患者进行自由步行训练,但该类型需要特定的医护进行引导,且体积和自重较大。

3、然而,现有技术中均是采用电网供电,在突发断电情况下,装置不再工作,会导致患者的康复训练被迫停止,不能保证训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设置两个供电模块,在第一供电模块发生断电时,第二供电模块及时启动为整个装置进行供电,在第一供电模块发生断电时,第二供电模块的第二供电回路导通,第二供电模块为整个装置进行第一驱动组件和减重组件供电,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训练装置在突发断电情况下,装置不再工作,会导致患者的康复训练被迫停止,不能保证训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3、天轨组件,其设置在吊顶上;

4、行走组件,滑动连接在天轨组件上,且行走组件上设置有导电块;

5、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行走组件在天轨组件上移动;

6、减重组件,设置在行走组件底部,用于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7、以及供电组件,用于为减重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供电,其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以及储能模块;

8、其中,第一供电模块包括:电源、滑触线和集电器,电源和滑触线、集电器电连接,滑触线设置在天轨组件的一侧;集电器的导电端与滑触线接触且能在滑触线上滑动,集电器的绝缘端与行走组件连接,集电器通过导线和减重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电连接;

9、第二供电模块包括:电池,电池通过直流接触器与减重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电连接;

10、储能模块,其一端与第一供电模块电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供电模块的直流触发器连接,用于在第一供电模块工作时,存储电源输出的电能,在第一供电模块断电时,使得直流触发器闭合,由第二供电模块为减重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供电。

11、优选地,还包括:充电模块,其包括:

12、伸缩式导电触头,其设置在天轨组件上,且其一端用于和电源连接;

13、以及导电块,其设置在行走组件上,且其一端与电池电连接,其另一端用于在移动组件位于天轨组件的起始端时与伸缩式导电触头接触,并由电源输出的电能为电池充电。

14、优选地,天轨组件包括:天轨轨道,其内部为中空状,其内部通过隔板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且其底部开设有连通下腔体的槽缝;其中,天轨轨道包括:直线段和弯曲段;伸缩式导电触头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上腔体内,伸缩式导电触头下方的隔板上开设用于触头通过的通孔,导电块位于下腔体内。

15、优选地,所述行走组件包括:

16、从动轮组件,滑动设置在天轨轨道的下腔体内;

17、连接组件,其一端穿过槽缝与从动轮组件连接,其另一端连接安装块;

18、以及主动轮,其转动设置于安装块顶部开设的凹槽内,且其外周与天轨轨道接触,其中,第一驱动组件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轮的转轴连接,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主动轮在天轨轨道底部滚动,以使得行走组件沿天轨轨道移动;

19、其中,减重组件与安装块的底部连接。

20、优选地,从动轮组件包括:

21、两个从动轮基座,两个从动轮基座之间铰接有导电块外壳,其中,导电块设置在导电块外壳顶部开设的安装槽内;

22、多个万向轮,均布在从动轮基座的底部;

23、以及水平导向轮,设置在从动轮基座的对应侧面,且其与天轨轨道的下腔体的侧壁接触。

24、优选地,连接组件包括:

25、两个导向座,其固定设置于安装块顶部的凹槽内;

26、套筒,同心设置在导向座的顶部,其顶部穿过天轨轨道的槽缝后位于从动轮基座的下方;

27、连接板,其一端连接在每个导向座上,另一端穿过天轨轨道的槽缝后连接在套筒顶部和从动轮基座的底面之间,其中,集电器的绝缘端通过集电器连接板与套筒侧面连接;

28、长螺杆,其依次穿过从动轮基座、连接板的顶部、套筒、导向座以及安装块后与减重组件连接,穿设在导向座的一段位于安装块上开设的滑槽内;

29、以及t型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且其套设在滑槽内的长螺杆上。

30、优选地,减重组件包括:

31、外壳,其设置安装块的底部;

32、卷筒,转动设置在外壳的一侧;

33、吊带,其一端连接在卷筒上,其另一端穿入外壳内后经导向轮组件和定滑轮导向后竖直向下从外壳底部穿出,且吊带从外壳底部穿出的一端用于人体下肢的悬挂支撑;

34、导轨,水平架设在外壳的内壁之间,其上滑动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朝向卷筒的一侧面和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组件,其中,定滑轮设置在活动板上;

35、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卷筒转动,使得吊带经导向轮组件和定滑轮导向后上下移动,以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36、优选地,导向轮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以及第三导向轮,且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以及第三导向轮均通过支架转动设置在外壳内;

37、其中,吊带穿进外壳内后经依次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定滑轮、第三导向轮导向后竖直向下从外壳底部穿出。

38、优选地,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39、拉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吊带受到的拉力;

40、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吊带在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

41、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检测得到的拉力控制减重组件中的吊带的收放;用于根据检测得到的倾斜角度控制行走组件的移动速度;

42、其中,定滑轮通过拉力传感器连接活动板上。

43、优选地,还包括锁紧组件,用于在伸缩式导电触头的触头端与导电块接触时,用于对联轴器进行锁紧;

44、其中,刹车组件包括:安装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天轨组件(1)包括:天轨轨道,其内部为中空状,其内部通过隔板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且其底部开设有连通下腔体的槽缝;其中,天轨轨道包括:直线段和弯曲段;伸缩式导电触头(16)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上腔体内,伸缩式导电触头(16)下方的隔板上开设用于触头通过的通孔,导电块(19)位于下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轮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重组件(3)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轮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轮(36)、第一导向轮(37)以及第三导向轮(40),且第一导向轮(36)、第一导向轮(37)以及第三导向轮(40)均通过支架转动设置在外壳(26)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组件,用于在伸缩式导电触头(16)的触头端与导电块(19)接触时,用于对联轴器(56)进行锁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天轨组件(1)包括:天轨轨道,其内部为中空状,其内部通过隔板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且其底部开设有连通下腔体的槽缝;其中,天轨轨道包括:直线段和弯曲段;伸缩式导电触头(16)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上腔体内,伸缩式导电触头(16)下方的隔板上开设用于触头通过的通孔,导电块(19)位于下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供电模式的天轨减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轮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东董博瑀张文波李鑫刘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