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志刚专利>正文

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8449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巨型架空平台、地面平台和若干个盒子建筑模块,所述巨型架空平台与所述地面平台沿高度方向层叠并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盒子建筑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地面平台和所述巨型架空平台之上,多个所述盒子建筑模块上下对位构成一个垂直支撑结构体系,并与所述地面平台及所述巨型架空平台形成整体结构,每个盒子建筑模块均可以容纳城市建筑功能。使得若干个城市建筑功能可以沿高度方向设置在巨型架空平台上,大大节约了建设用地,用地效率可以达到传统建设方式的2‑5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


技术介绍

1、规划技术方面,现有的城市用地方式多为平面布局式,城市中有许多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分布广、占地大,用地效率低,例如中小学、工业企业、商场、菜市场、公交首末站、物资仓库、能源站、垃圾转运站等等,有些还造成较大的交通影响,还有大片大片建设工业园区的做法对土地的消耗更大,且现有的工业建筑的工艺环节多少有些气体等污染,污染气体通常是随风水平排放,影响周边用地布局,需要设隔离带,使得城市用地效率更低。未来各地的建设用地指标异常紧缺,再像过去那样采用“摊大饼”的方式建设城市已难以为继。但中国的城市化仍未结束,客观上仍然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

2、建筑技术方面,现行的高层建筑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具有显著的节地效果,但其显著的缺陷是仅在底层与自然地面相接,仅适用于同类、高重复度的建筑功能,例如住宅、商务楼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功能,或重复度低的功能,特备是需要地面的功能,比如工业企业、市政公用设施、学校等,就难以适用。

3、交通技术方面,现行的高架道路具有类似“双层地面”的效果,但仅仅承载交通功能,没有实质的“地面”功能。有些项目具有架空人行步道,但只能算真实地面功能的辅助功能,必须依附于真实地面,不具备与真实地面等效的规划和建设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巨型架空平台、地面平台和若干个盒子建筑模块,所述巨型架空平台与所述地面平台沿高度方向层叠并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盒子建筑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地面平台和所述巨型架空平台之上,多个所述盒子建筑模块上下对位构成一个垂直支撑结构体系,并与所述地面平台及所述巨型架空平台形成整体结构,每个盒子建筑模块均可以容纳城市建筑功能。

4、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还包括巨型坡道组件,所述巨型架空平台的端部或侧部连接于所述巨型坡道组件。

5、进一步地,所述巨型坡道组件包括巨型坡道本体和若干竖直运输部件,若干所述竖直运输部件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所述巨型坡道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若干所述竖直运输部件,所述巨型架空平台的端部或侧部连接于所述竖直运输部件。

6、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竖直运输部件分别为用于运送货物的货物运输部件和用于供人使用的人用运输部件。

7、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还包括废气囱,所述废气囱连接于所述巨型架空平台及所述地面平台,且所述废气囱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出最顶端的所述盒子建筑模块及其他附属设施的上表面或上缘面,若干个所述盒子建筑模块通过气管路与所述废气囱相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巨型架空平台的端部或侧部具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凸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外部其他结构或建筑系统相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还包括采光系统,所述采光系统连接于最顶端的所述盒子建筑模块上,且所述采光系统通过光纤与若干个所述盒子建筑模块连接。

10、进一步地,在同一水平面中,相邻两个所述盒子建筑模块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有场地或通道。

11、进一步地,顶层的所述盒子建筑模块容纳对日照、采光有较高要求的建筑功能,其下各层的盒子建筑模块内有直接采光的区域设有人员休憩区和/或工作区。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通过将巨型架空平台与地面平台沿高度方向层叠并间隔设置,使得若干个盒子建筑模块可以沿高度方向上设置在巨型架空平台上,每个巨型架空平台就相当于一个“地面”,使得对地面依赖性高的建筑功能可以实现“垂直布局”,大大节约城市建设用地。同时,每个盒子建筑模块都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的城市建筑功能,包括中小学、工业企业、商场、菜市场、公交首末站、物资仓库、能源站、垃圾转运站等等,但将这些不同的功能规范在同一个巨型结构体系内,使这一结构体系既能支撑巨型架空平台,大大提高了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又能容纳多样的城市功能,也使得原本水平布局的城市用地可以变为竖直布局,大大节约了建设用地。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用地效率达到传统建设方式的2-5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巨型架空平台、地面平台和若干个盒子建筑模块,所述巨型架空平台与所述地面平台沿高度方向层叠并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盒子建筑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地面平台和所述巨型架空平台之上,多个所述盒子建筑模块上下对位构成一个垂直支撑结构体系,并与所述地面平台及所述巨型架空平台形成整体结构,每个盒子建筑模块均可以容纳城市建筑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还包括巨型坡道组件,所述巨型架空平台的端部或侧部连接于所述巨型坡道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型坡道组件包括巨型坡道本体和若干竖直运输部件,若干所述竖直运输部件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所述巨型坡道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若干所述竖直运输部件,所述巨型架空平台的端部或侧部连接于所述竖直运输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竖直运输部件分别为用于运送货物的货物运输部件和用于供人使用的人用运输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还包括废气囱,所述废气囱连接于所述巨型架空平台及所述地面平台,且所述废气囱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出最顶端的所述盒子建筑模块及其他附属设施的上表面或上缘面,若干个所述盒子建筑模块通过气管路与所述废气囱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型架空平台的端部或侧部具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凸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外部其他结构或建筑系统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还包括采光系统,所述采光系统连接于最顶端的所述盒子建筑模块上,且所述采光系统通过光纤与若干个所述盒子建筑模块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水平面中,相邻两个所述盒子建筑模块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有场地或通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顶层的所述盒子建筑模块容纳对日照、采光有较高要求的建筑功能,其下各层的盒子建筑模块内有直接采光的区域设有人员休憩区和/或工作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巨型架空平台、地面平台和若干个盒子建筑模块,所述巨型架空平台与所述地面平台沿高度方向层叠并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盒子建筑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地面平台和所述巨型架空平台之上,多个所述盒子建筑模块上下对位构成一个垂直支撑结构体系,并与所述地面平台及所述巨型架空平台形成整体结构,每个盒子建筑模块均可以容纳城市建筑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还包括巨型坡道组件,所述巨型架空平台的端部或侧部连接于所述巨型坡道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型坡道组件包括巨型坡道本体和若干竖直运输部件,若干所述竖直运输部件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所述巨型坡道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若干所述竖直运输部件,所述巨型架空平台的端部或侧部连接于所述竖直运输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地面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竖直运输部件分别为用于运送货物的货物运输部件和用于供人使用的人用运输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罗志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