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用的液压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40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作业车辆用的液压泵装置,具有收纳有PTO轴(12)的变速箱体(1),具有:液压泵(35);具有向上述变速箱体(1)内突入的突入轴部分的上述液压泵(35)的泵输入轴(36);第一锥齿轮(41)和第二锥齿轮(42)。所述第一锥齿轮(41)外嵌于上述PTO轴(12),所述第二锥齿轮(42)与上述突入轴部分连结。支承上述PTO轴(12)的托架(38)能够拆装地安装在上述变速箱体(1)中。上述第一锥齿轮(41)和上述第二锥齿轮(42)绕各自的轴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上述托架(38)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收纳有PTO轴的变速箱体的作业车辆用的液压泵装置
技术介绍
在牵引车等的作业车辆的液压泵装置中有下述结构在将泵输入轴突入变速箱体 内的状态下设置液压泵,在变速箱体内设置外嵌于PTO轴的第一锥齿轮、和与第一锥齿轮 啮合且与液压泵的泵输入轴连结的第二锥齿轮,经由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将PTO轴 的旋转动力取出而驱动液压泵的泵输入轴旋转。在日本特开2006-90476号公报中公开有 以往的这种作业车辆的液压泵装置的一例,在该装置中,在第一锥齿轮伸出的支承筒轴和 在第二锥齿轮伸出的支承轴在分别的托架上被支承为绕各自的轴心自如旋转,支承第一锥 齿轮的托架和支承第二锥齿轮的托架不同。在该现有技术中,由于支承第一锥齿轮的轴承壳和支承第二锥齿轮的托架不同, 所以对于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调节需要工夫,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向变 速箱体1的组装作业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泵装置,能够简单地进行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 轮的啮合、调节,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向变速箱体的组装作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用的液压泵装置为,具有收纳PTO轴的变 速箱体,具有液压泵;上述液压泵的泵输入轴,具有突入上述变速箱体内的突入轴部分; 配置在上述变速箱体内的第一锥齿轮和与上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 齿轮外嵌于上述PTO轴,所述第二锥齿轮与上述泵输入轴的突入轴部分连结;能够拆装地 安装在上述变速箱体中的支承上述PTO轴的托架。进而,上述第一锥齿轮和上述第二锥齿 轮绕各自的轴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上述托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支承PTO轴的托架能够拆装地安装在变速箱体上,上述第一锥齿轮 和第二锥齿轮绕各自的轴心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该托架上,所以能够简单地进行第一锥齿轮 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调节。此外,若将上述托架安装在变速箱体的前变速箱体的后端的内 侧,则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向变速箱体的组装作业。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特征以及优点能够从利用以下的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得 到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的在一部分处具有后视剖视图的侧 视剖视图。图2是放大图1的泵安装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该泵安装部分的后视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图1中,牵引车体具有变速箱体1,变速箱体1主要包括内置有齿轮式主变速部 2的前变速箱体3、和内置有后轮差速器以及PTO变速部等的后部的后变速箱体4。前变速 箱体3的后缘部3a和后变速箱体4的前缘部4a前后地接合。前变速箱体3的前侧上连设有离合器壳体8,该壳体8与发动机的后表面连设。发动机的动力借助离合器而被切断/连接地传递至行进系统推进轴11,该推进轴 11为筒轴构造而分割为前轴IlA和后轴11B,在推进轴11内内插有PTO轴12,经由PTO离 合器13与PTO变速部连动。行进系统推进轴11借助轴承14等在前变速箱体3中架设在支承托架9与中间壁 10上,与该轴11平行地,借助轴承在支承托架9和中间壁10上架设变速副轴15。齿轮式主变速部2在实施方式中为常态嵌合型,跨推进轴11和变速副轴15设置。S卩,主变速部2包含第一拨叉18,在变速副轴15的大致轴方向中央部上空转自 如地被支承、在驱动第一 / 二变速齿轮16、17之间相对于二者卡合脱离自如;在变速副轴 15的前侧的传动齿轮19和驱动第三变速齿轮20 ;在变速副轴15的后侧空转自如地配备的 反转用齿轮21。行进系统推进轴11的前轴IlA上具有与上述副轴15上的传动齿轮19嵌合的驱动 齿轮22,具有如箭头4F所示地将该齿轮22与后轴IlB直结而得到第四速的第二拨叉23, 该第二拨叉23与嵌合于驱动第三变速齿轮20的从动第三变速齿轮24卡合脱离自如,如箭 头3F所示地得到第三速。进而,在推进轴11的后轴IlB上固装有嵌合于驱动第一、二变速齿轮16、17的从 动第一、二变速齿轮25、26,并且具有嵌合于反转用齿轮21的宽度宽的传动齿轮27,通过将 第一拨叉18如箭头1F、2F所示地移动操作,则能够得到第一、二速。与行进系统推进轴11和变速副轴15平行而在前变速箱体3上借助轴承29架设 变速输出轴28,在该变速输出轴28上具有副变用高速齿轮30和副变用低速齿轮32和反转 用齿轮34,并且经由传动轴31而与后轮差速器连动连结。此外,后轮差速器经由最终减速装置而与后轮连结,此外,前轮差速器经由最终减 速装置与前轮连动连结,从而构成为四轮驱动牵引车。PTO轴12经由PTO离合器13而向PTO传动轴33传递发动机动力,该PTO传动轴 33经由PTO变速机构而向后变速箱体4的后部的PTO轴传递动力。PTO轴12和PTO传动轴33在前变速箱体3的后部或者后变速箱体4的前部内在 同一轴线上对置配置,在前变速箱体3的后部或者后变速箱体4的前部内都经由轴承被支 承为能够相互地独立旋转。接着,说明作为向牵引车的动力轴承用液压供给机构及设置在牵引车后部的三点 连杆挂钩机构驱动用液压供给机构等的液压供给机构而安装在变速箱体1上的泵动力取 出构造。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前变速箱体3的后部的右侧面上通过螺栓等的连接件37 拆装自如地安装有液压泵35,液压泵35从前变速箱体3的后部向外方突出,液压泵35的泵输入轴36成为突入到前变速箱体3的后部内的状态。支承PTO轴12的后端部的托架38设置在前变速箱体3的后部内,托架38借助螺 栓等的连结件39能够拆装地安装在前变速箱体3的后缘部3a的安装凸台等上,安装在前 变速箱体3的后端的内侧。在前变速箱体3的后部内,设置有外嵌于PTO轴12的后端部的第一锥齿轮41和 与液压泵35的泵输入轴36连结的第二锥齿轮42,第二锥齿轮42与第一锥齿轮41啮合。 第一锥齿轮41配置在比第二锥齿轮42靠后方,第一锥齿轮41具有沿轴心方向突出的支承 筒轴43,支承筒轴43与PTO轴12的后端部花键嵌合。第二锥齿轮42具有沿轴心方向突出 的支承轴46。第二锥齿轮42的支承轴46与泵输入轴36借助连接器47而连结固定,由此 将支承轴46与泵输入轴36连结为绕同一轴心旋转。托架38,L字状地具有第一支承部51和第二支承部52,在第一支承部51上设有 第一安装孔53,在第二支承部5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54。在第一支承部51的第一安装孔53 中,PTO轴12的后端部和第一锥齿轮41的支承筒轴43沿前后方向插通,经由轴承44而旋 转自如地支承在托架38上。由此,第一锥齿轮41与PTO轴12的后端部一起绕轴心旋转自 如地支承在托架38上,PTO轴12的后端部经由第一锥齿轮41以及托架38而支承在变速 箱体1上。在第二支承部52的第二安装孔54中沿左右方向插通有第二锥齿轮42的支承 轴46,经由轴承45而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托架38上。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将比前变速箱体3的中间壁10靠前侧的PTO轴12、变速输出 轴28、副轴15、各变速齿轮等组装入前变速箱体3后,将第一锥齿轮41以及第二锥齿轮42 分别绕轴心旋转自如地组装在托架38上,在该状态下将托架38从前变速箱体3的上方乃 至侧方插入至前变速箱体3内,利用螺栓等的连接件39将其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泵装置,具有收纳有PTO轴(12)的变速箱体(1),  具有:液压泵(35);  上述液压泵(35)的泵输入轴(36);  配置在上述变速箱体(1)内的第一锥齿轮(41)和与上述第一锥齿轮(4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2),所述第一锥齿轮(41)外嵌于上述PTO轴(12),所述第二锥齿轮(42)与上述泵输入轴(36)连结,  其特征在于,  上述泵输入轴(36)具有突入到上述变速箱体(1)内的突入轴部分,上述第二锥齿轮(42)与该突入轴部分连结,且支承上述PTO轴(12)的托架(38)能够拆装地安装在上述变速箱体(1)中,且上述第一锥齿轮(41)和上述第二锥齿轮(42)绕各自的轴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上述托架(38)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6-29 2009-153722一种液压泵装置,具有收纳有PTO轴(12)的变速箱体(1),具有液压泵(35);上述液压泵(35)的泵输入轴(36);配置在上述变速箱体(1)内的第一锥齿轮(41)和与上述第一锥齿轮(4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2),所述第一锥齿轮(41)外嵌于上述PTO轴(12),所述第二锥齿轮(42)与上述泵输入轴(36)连结,其特征在于,上述泵输入轴(36)具有突入到上述变速箱体(1)内的突入轴部分,上述第二锥齿轮(42)与该突入轴部分连结,且支承上述PTO轴(12)的托架(38)能够拆装地安装在上述变速箱体(1)中,且上述第一锥齿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贤一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