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366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4
本技术涉及环保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进料口、第四出料口、阀门和支撑腿,所述第三壳体内部设有发热棒,所述第三壳体一侧壁中心处设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输出端贯穿第三壳体一侧壁通至第三壳体内部,且端部设有第一破碎装置,所述第一出料口下端处设有筛分装置。本技术中,通过第三壳体内部设发热棒,对其土壤进行加热,使其湿土壤变干,并且可处理挥发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汞,净化了污染土壤,通过第三壳体端部设有第一破碎装置,对土壤进行初步破碎,让其更好筛分,通过第一出料口下端处设有筛分装置,对其进行筛分,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1、土壤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会降低农产品品质,影响土壤的质量和使用价值,而且还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而,土壤污染修复已成环保领域的重要任务,在土壤修复时需要使用破碎装置对硬质土壤进行破碎。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公告号为cn212418175u),该专利虽然启动第一液压缸带动挡料板左右往返移动,从而使得进料斗内的土壤实现间歇下料,通过电机、搅拌轴和粉碎刀的配合设置,能够对土壤进行初步粉碎,通过第二液压缸、升降板和压板的配合设置,能够对土壤进行进一步的粉碎,但是没有初步对土壤的筛分,导致没有正确筛分出硬物,对机器的使用寿命有所降低,没有对湿土壤的正确处理,导致装置损坏,隔音差,震动大,破碎装置的破碎效果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通过第三壳体内部设有发热棒,对其加热,从而让湿土壤变干,并且可处理挥发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汞,再通过第一出料口下端处设筛分装置,对土壤进行初步的筛分,从而筛分出硬物,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再通过筛分装置下端设第二破碎装置,对其全面破碎,提高了破碎的程度,最后通过第二筛板下端面中心处设破碎机构,对其再次进行破碎,提高了粉碎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进料口、第四出料口、阀门和支撑腿,所述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一侧靠下处,所述第三壳体设在第一壳体上端面中心靠一侧处,所述进料口设在第三壳体上端面中心处,所述第四出料口设置在第二壳体下端面中心处,且端部贯穿第一壳体下内壁通至第一壳体下端,所述阀门设在第四出料口输出端上,四个所述支撑腿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下端面四角处,所述第三壳体内部设有发热棒,所述第三壳体一侧壁中心处设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输出端贯穿第三壳体一侧壁通至第三壳体内部,且端部设有第一破碎装置,所述第三壳体内部下端处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三壳体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端部贯穿第一壳体上端面通至第一壳体上内壁上,所述第一出料口下端处设有筛分装置,所述筛分装置下端设有第二破碎装置,且第二破碎装置位于第二壳体的一侧靠上处,所述第二破碎装置下端设有导料板,所述第二壳体一侧壁中心处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二壳体上内壁处设有压力装置,所述压力装置下端设有第二筛板,所述第二筛板下端面中心处设有破碎机构,所述第二筛板下端面一侧设有第四电机;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壳体内部设置的发热棒,对其土壤进行加热,使其湿土壤变干,并且可处理挥发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汞,净化了污染土壤,通过第三壳体端部设有第一破碎装置,对土壤进行初步破碎,让其更好筛分,通过第一出料口下端处设有筛分装置,对其进行筛分,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破碎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一壳体一侧壁上端靠前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并排设置在第一壳体一内侧壁上端前后两端处,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贯穿第一壳体一侧壁通至第一壳体内部,且端部与第一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和两个齿轮的连接,从而使两个齿轮啮合转动,使其完善了第二破碎装置。

6、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装置包括液压缸、升降板和压板,所述液压缸设在第二壳体上内壁中心处,所述升降板设在液压缸下端面中心处,所述压板设在升降板下端面靠中心处;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力装置对其土壤进行二次破碎,提高了破碎程度,完善了破碎装置。

8、进一步地,所述筛分装置包括第一筛板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端面中心处,所述第一筛板设在第一出料口下端处;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一筛板的连接,使其带动第一筛板的震动,从而更好的筛分土壤,并且完善了筛分装置。

10、进一步地,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破碎箱体、转子和第三电机,所述破碎箱体设在第二筛板下端面中心处,所述转子转动连接在破碎箱体内部中心处,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第一壳体前端面一侧靠下处,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依次贯穿第一壳体前端面与第二壳体前端面通至第二壳体内部,且端部与转子之间固定连接;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电机和转子的连接,使其转子转动,再通过破碎箱体破碎土壤,从而粉碎土壤,再次提高了破碎程度,使得破碎效果更显著。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前端面靠一侧处设有液晶控制面板,所述第一壳体壁内设有隔音罩,所述第二壳体壁内设有防震泡棉;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晶控制面板进行集成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再通过设置隔音罩和防震泡棉,对其进行隔音和防震,从而减弱了噪音和震动幅度,提高了工人工作环境。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外侧壁均设有多个破碎刀片;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转轴转动,多个破碎刀片对土壤进行充分的粉碎,增加粉碎效果,进一步完善了第二破碎装置。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一侧壁中心靠上处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一侧第一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挡板;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出料口和第一挡板,使其硬物导出,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筛分装置,提高了筛分效果,增加了装置使用寿命。

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中,在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使用前,在第三壳体通过发热棒对土壤进行加热,使其加热湿土壤,并净化污染土壤,再通过第一破碎装置进行初步破碎,让其大块土壤初步破碎,使其更好的筛分。

20、2、本技术中,通过筛分装置对土壤进行筛分,使其硬块导出装置外,土壤导入到第二破碎装置进行全面破碎,从而让土壤更好的筛分,并且增加了装置使用寿命。

21、3、本技术中,通过液晶控制器与各个电机连接,使其更好的控制各个电机,提高了工作效率,再通过增加隔音罩和防震泡棉,使其得到隔音和防震效果,提高工作环境,最后通过破碎机构的三次破碎,使其土壤更加粉碎,提高了破碎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第三壳体(3)、进料口(5)、第四出料口(16)、阀门(17)和支撑腿(18),所述第二壳体(2)设置在第一壳体(1)内部一侧靠下处,所述第三壳体(3)设在第一壳体(1)上端面中心靠一侧处,所述进料口(5)设在第三壳体(3)上端面中心处,所述第四出料口(16)设置在第二壳体(2)下端面中心处,且端部贯穿第一壳体(1)下内壁通至第一壳体(1)下端,所述阀门(17)设在第四出料口(16)输出端上,四个所述支撑腿(18)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1)下端面四角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3)内部设有发热棒(9),所述第三壳体(3)一侧壁中心处设有第五电机(6),所述第五电机(6)输出端贯穿第三壳体(3)一侧壁通至第三壳体(3)内部,且端部设有第一破碎装置(19),所述第三壳体(3)内部下端处设有第二挡板(8),所述第三壳体(3)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23),所述第一出料口(23)端部贯穿第一壳体(1)上端面通至第一壳体(1)上内壁上,所述第一出料口(23)下端处设有筛分装置(4),所述筛分装置(4)下端设有第二破碎装置(7),且第二破碎装置(7)位于第二壳体(2)的一侧靠上处,所述第二破碎装置(7)下端设有导料板(10),所述第二壳体(2)一侧壁中心处设有第三出料口(11),所述第二壳体(2)上内壁处设有压力装置(12),所述压力装置(12)下端设有第二筛板(13),所述第二筛板(13)下端面中心处设有破碎机构(14),所述第二筛板(13)下端面一侧设有第四电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破碎装置(7)包括第二电机(7001)、第一齿轮(7002)和第二齿轮(7003),所述第二电机(7001)设置在第一壳体(1)一侧壁上端靠前处,所述第一齿轮(7002)与第二齿轮(7003)并排设置在第一壳体(1)一内侧壁上端前后两端处,所述第二电机(7001)输出端贯穿第一壳体(1)一侧壁通至第一壳体(1)内部,且端部与第一齿轮(700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7002)与第二齿轮(7003)之间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装置(12)包括液压缸(1201)、升降板(1202)和压板(1203),所述液压缸(1201)设在第二壳体(2)上内壁中心处,所述升降板(1202)设在液压缸(1201)下端面中心处,所述压板(1203)设在升降板(1202)下端面靠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装置(4)包括第一筛板(4003)和第一电机(4004),所述第一电机(4004)设置在第二壳体(2)上端面中心处,所述第一筛板(4003)设在第一出料口(23)下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14)包括破碎箱体(1401)、转子(1402)和第三电机(1403),所述破碎箱体(1401)设在第二筛板(13)下端面中心处,所述转子(1402)转动连接在破碎箱体(1401)内部中心处,所述第三电机(1403)设置在第一壳体(1)前端面一侧靠下处,所述第三电机(1403)输出端依次贯穿第一壳体(1)前端面与第二壳体(2)前端面通至第二壳体(2)内部,且端部与转子(1402)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前端面靠一侧处设有液晶控制面板(22),所述第一壳体(1)壁内设有隔音罩(20),所述第二壳体(2)壁内设有防震泡棉(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7002)与第二齿轮(7003)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7004),两个所述转轴(7004)外侧壁均设有多个破碎刀片(700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一侧壁中心靠上处设有第二出料口(4001),所述第二出料口(4001)一侧第一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挡板(40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第三壳体(3)、进料口(5)、第四出料口(16)、阀门(17)和支撑腿(18),所述第二壳体(2)设置在第一壳体(1)内部一侧靠下处,所述第三壳体(3)设在第一壳体(1)上端面中心靠一侧处,所述进料口(5)设在第三壳体(3)上端面中心处,所述第四出料口(16)设置在第二壳体(2)下端面中心处,且端部贯穿第一壳体(1)下内壁通至第一壳体(1)下端,所述阀门(17)设在第四出料口(16)输出端上,四个所述支撑腿(18)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1)下端面四角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3)内部设有发热棒(9),所述第三壳体(3)一侧壁中心处设有第五电机(6),所述第五电机(6)输出端贯穿第三壳体(3)一侧壁通至第三壳体(3)内部,且端部设有第一破碎装置(19),所述第三壳体(3)内部下端处设有第二挡板(8),所述第三壳体(3)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23),所述第一出料口(23)端部贯穿第一壳体(1)上端面通至第一壳体(1)上内壁上,所述第一出料口(23)下端处设有筛分装置(4),所述筛分装置(4)下端设有第二破碎装置(7),且第二破碎装置(7)位于第二壳体(2)的一侧靠上处,所述第二破碎装置(7)下端设有导料板(10),所述第二壳体(2)一侧壁中心处设有第三出料口(11),所述第二壳体(2)上内壁处设有压力装置(12),所述压力装置(12)下端设有第二筛板(13),所述第二筛板(13)下端面中心处设有破碎机构(14),所述第二筛板(13)下端面一侧设有第四电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破碎装置(7)包括第二电机(7001)、第一齿轮(7002)和第二齿轮(7003),所述第二电机(7001)设置在第一壳体(1)一侧壁上端靠前处,所述第一齿轮(7002)与第二齿轮(7003)并排设置在第一壳体(1)一内侧壁上端前后两端处,所述第二电机(7001)输出端贯穿第一壳体(1)一侧壁通至第一壳体(1)内部,且端部与第一齿轮(7002)之间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刚冯作山杨雷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绿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