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354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4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温探头,包括探头组件,探头组件包括镜头杆及电气单元;罩壳,套设在所述镜头组件外,且罩壳与镜头端之间的间隙腔室构成冷却通道;密封件,设置在镜头杆与罩壳之间且将冷却通道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镜头杆位于前腔室内,电气单元位于后腔室内;前腔室内被配置冷却介质,且冷却介质围绕镜头杆外壁且从罩壳的前端导出,通过设置在罩壳与镜头杆之间的密封件,将整个腔室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冷却介质围绕镜头杆外壁且从所述罩壳的前端导出,以实时对导入燃烧炉内的镜头杆及镜头的冷却,确保镜头的稳定性,密封件使得后腔室与前腔室的隔绝,避免冷却介质的水汽进入后腔室造成电气单元的腐蚀,提升高温探头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温探测设备,具体是一种高温探头


技术介绍

1、在电力、建材、石化和冶金等各相关工业领域中,各类燃烧过程往往是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实现对燃烧过程的实时监视,对防止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实现生产工艺装备的高效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价值。通常的做法是:将高温探头伸入炉内进行监视,通过测温镜头实时拍摄燃烧炉内的图像,然后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为了保证处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测温镜头必须能够清晰地拍摄到燃烧炉内的燃烧状况。

2、高温探头一般包括伸入燃烧炉内的镜头及位于燃烧炉外的电气单元,为确保伸入到燃烧炉内的镜头的稳定性,一般需要在高温探头上设置有一个罩体,镜头端和罩体伸入燃烧炉后,在镜头与罩体之间通入冷却气体,从而实时对高温下镜头的冷却,以确保镜头的工作稳定性,高温探头的电气单元部分与镜头部分之间通过安装法兰隔开,在实际使用时,冷却气体导入镜头端与罩体的夹层内,即可实现对镜头的冷却,然而现有技术中,受限于冷却介质不纯,特别是工业级的冷却气体中会夹杂着大量的水汽,当将该冷却气体导入罩体内时,水汽很容易从安装法兰与镜头杆之间的缝隙内渗入到罩体的后端腔室内,从而容易腐蚀罩体后端腔室内的电气单元,这对整个高温探头的使用稳定性及使用寿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高温探头处在高温、高湿的使用环境中,上述设备一旦出现问题,维护操作复杂,维护时间很长,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探头,能够避免冷却气体进入到高温探头的电器单元所在的罩体腔室内,以提升高温探头使用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组件,所述探头组件包括镜头杆及电气单元;

3、罩壳,套设在所述镜头组件外,且所述罩壳与所述镜头端之间的间隙腔室构成冷却通道;

4、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镜头杆与所述罩壳之间且将所述冷却通道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

5、所述镜头杆位于所述前腔室内,所述电气单元位于后腔室内;

6、所述前腔室内被配置冷却介质,且冷却介质围绕镜头杆外壁且从所述罩壳的前端导出。

7、在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罩壳包括前罩管及后罩管,所述镜头杆插值在所述前罩管内,所述电气单元位于所述后罩管内,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前罩管及所述后罩管结合位置处布置。

8、在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后罩管内设置有冷却夹腔,所述冷却夹腔沿着后罩管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冷却夹腔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及出口。

9、在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前罩管及后罩管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与所述前腔室连通。

10、在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罩壳上设置有径向紧固件,所述径向紧固件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镜头杆与前罩管按照同轴的状态固定为一体。

11、在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径向紧固件包括径向螺杆,所述径向螺杆穿过前罩管外壁且杆端与管腔内的镜头杆上的螺纹孔连接,所述径向螺杆沿着前罩管外壁周向方向布置多组。

12、在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杆的前端设置有镜头,所述前罩管的前端设置有窥孔,在所述镜头杆与前罩管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被配置为镜头杆与前罩管安装时所述镜头杆的镜头端处在所述窥孔的区域内。

13、在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槽及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及所述定位凸块分置在所述前罩管的前端内壁及所述镜头杆前端外壁位置。

14、在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杆的外壁设置有支撑凸块,所述镜头杆伸入所述前罩管内时,所述支撑凸块被配置为所述镜头杆与所述前罩管保持同轴。

15、在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后罩管的端口处盖设有后盖组件,所述后盖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后罩管的端口结合及分离两种状态。

16、在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后罩管的端口内壁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后盖组件包括后盖本体,所述后盖本体的内侧设置有拉爪,所述后盖本体上设置有拉紧单元,所述拉紧单元被配置可驱动拉爪沿后盖本体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后盖本体与所述后罩管的端口盖合时,所述拉爪与所述定位块抵靠。

17、在本技术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拉紧单元包括拉紧螺母,所述拉爪安装在线管的一端位置,所述线管穿过后盖本体中心的孔,且所述线管伸出后盖本体管身外壁设置有螺纹连接段,所述拉紧螺母与螺纹连接段配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的技术效果在于:高温探头包含的镜头杆和电气单元外套设有罩壳,通过设置在罩壳与镜头杆之间的密封件,将整个腔室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通过向前腔室内导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围绕镜头杆外壁且从所述罩壳的前端导出,以实时对导入燃烧炉内的镜头杆及镜头的冷却,确保镜头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密封件能够有效确保安装有电气单元的后腔室与前腔室的隔绝,避免冷却介质的水汽进入后腔室造成电气单元的腐蚀,可提升高温探头使用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包括前罩管及后罩管,所述镜头杆插值在所述前罩管内,所述电气单元位于所述后罩管内,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前罩管及所述后罩管结合位置处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管内设置有冷却夹腔,所述冷却夹腔沿着后罩管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冷却夹腔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及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罩管及后罩管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与所述前腔室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杆的前端设置有镜头,所述前罩管的前端设置有窥孔,在所述镜头杆与前罩管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被配置为镜头杆与前罩管安装时所述镜头杆的镜头端处在所述窥孔的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槽及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及所述定位凸块分置在所述前罩管的前端内壁及所述镜头杆前端外壁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杆的外壁设置有支撑凸块,所述镜头杆伸入所述前罩管内时,所述支撑凸块被配置为所述镜头杆与所述前罩管保持同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管的端口处盖设有后盖组件,所述后盖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后罩管的端口结合及分离两种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管的端口内壁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后盖组件包括后盖本体,所述后盖本体的内侧设置有拉爪,所述后盖本体上设置有拉紧单元,所述拉紧单元被配置可驱动拉爪沿后盖本体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后盖本体与所述后罩管的端口盖合时,所述拉爪与所述定位块抵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单元包括拉紧螺母,所述拉爪安装在线管的一端位置,所述线管穿过后盖本体中心的孔,且所述线管伸出后盖本体管身外壁设置有螺纹连接段,所述拉紧螺母与螺纹连接段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包括前罩管及后罩管,所述镜头杆插值在所述前罩管内,所述电气单元位于所述后罩管内,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前罩管及所述后罩管结合位置处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管内设置有冷却夹腔,所述冷却夹腔沿着后罩管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冷却夹腔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及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罩管及后罩管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与所述前腔室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杆的前端设置有镜头,所述前罩管的前端设置有窥孔,在所述镜头杆与前罩管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被配置为镜头杆与前罩管安装时所述镜头杆的镜头端处在所述窥孔的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槽及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及所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厚张卫星刘世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