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295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4
本技术涉及水稻运输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包括水稻车,水稻车的底部设置有履带主体,水稻车的顶部设置有运输箱,运输箱的内部设置有运秧箱,运输箱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倒料组件,倒料组件包括铰接座,铰接座均设置于运输箱底部的两侧,运输箱的一端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本技术通过设置倒料组件、运秧箱与辅助组件,在运输箱的内部加装运秧箱,利用运秧箱进行水稻幼苗的放置,配合使用履带主体将该水稻运输车行驶至稻田内的合适位置,利用倒料组件将运输箱倾斜,使运输箱内部的运秧箱卸下,进行装有水稻幼苗运秧箱的卸料,相较于人工从秧池将秧苗搬运至稻田,更加便捷,大大节省了人工运输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稻运输车,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


技术介绍

1、装秧是指将水稻幼苗从苗床或幼苗田移植到稻田的过程,为便于装秧,就需要使用水稻运输车将水稻运输至田间,以便装秧;

2、专利文件cn207389022u公开了一种水稻运输车,包括一侧开设有开口的车厢,车厢开口处的底部铰接有车门,车门远离车厢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对称设置的锁体,车门的侧壁顶部焊接有对称设置的固定块,两组固定块的一侧均焊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车门的表面相互垂直,车厢的开口处的两侧内壁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安装槽,两组安装槽的内部远离车门的一端均铰接有弧形板,两组安装槽的内部均连接有弹簧,两组弹簧伸出安装槽的一端均与弧形板连接,两组安装槽远离车门的一侧均安装有与车厢的内壁铰接的活动板。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关上车门即可使活动板展开,使海绵条紧紧堵住缝隙处,避免水稻从缝隙中散落出来,造成粮食浪费。

3、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水稻运输车主要考虑如何解决避免水稻从缝隙中散落出来,造成粮食浪费的问题,并没有考虑到上述的水稻运输车在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

4、水稻运输车在使用时,需人工将水稻搬运至稻田间,再进行装秧操作,由于稻田中淤泥较多,会造成人工搬运的不便,影响装秧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现有水稻运输车在使用时不便将水稻运输至稻田间,增大了人工运输成本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包括水稻车,水稻车的底部设置有履带主体,水稻车的顶部设置有运输箱,运输箱的内部设置有运秧箱,运输箱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倒料组件,倒料组件包括铰接座,铰接座均设置于运输箱底部的两侧,运输箱的一端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与履带主体相连接;

3、运输箱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排列槽,排列槽均开设于运输箱内部的两侧,运秧箱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运秧箱的底部设置有泡沫浮板。

4、优选的,运秧箱设置有两组,两组运秧箱分别设置在运输箱内部的上下两端。

5、优选的,排列槽设置有两组,每组排列槽设置有四个,两组排列槽分别位于运输箱内部上下两端。

6、优选的,排列槽在运输箱内部中线的两侧对称,连接块在运秧箱中线的两侧对称。

7、优选的,排列槽的内径与连接块的外径相匹配,连接块可滑入排列槽中。

8、优选的,运输箱的一端设置有挡料组件,挡料组件包括挡板,挡板设置于运输箱的一端,挡板外部的一侧设置有插块,插块固定于运输箱一端的一侧,挡板外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固定于运输箱一端的另一侧。

9、优选的,挡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挡板分别设置在运输箱一端的上下部位。

10、优选的,插块和支撑块的内径与挡板的外径相匹配,挡板由插块插入,并插设至支撑块中。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通过设置倒料组件、运秧箱与辅助组件,在运输箱的内部加装运秧箱,利用运秧箱进行水稻幼苗的放置,配合使用履带主体将该水稻运输车行驶至稻田内的合适位置,利用倒料组件将运输箱倾斜,使运输箱内部的运秧箱卸下,进行装有水稻幼苗运秧箱的卸料,相较于人工将运秧箱搬运至稻田内,更加便捷,节省了人工运输的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包括水稻车(1),其特征在于:水稻车(1)的底部设置有履带主体(2),水稻车(1)的顶部设置有运输箱(3),运输箱(3)的内部设置有运秧箱(5),运输箱(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倒料组件(4),倒料组件(4)包括铰接座(42),铰接座(42)均设置于运输箱(3)底部的两侧,运输箱(3)的一端设置有液压伸缩杆(41),液压伸缩杆(41)的输出端与履带主体(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运秧箱(5)设置有两组,两组运秧箱(5)分别设置在运输箱(3)内部的上下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排列槽(61)设置有两组,每组排列槽(61)设置有四个,两组排列槽(61)分别位于运输箱(3)内部上下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排列槽(61)在运输箱(3)内部中线的两侧对称,连接块(62)在运秧箱(5)中线的两侧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排列槽(61)的内径与连接块(62)的外径相匹配,连接块(62)可滑入排列槽(6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运输箱(3)的一端设置有挡料组件(7),挡料组件(7)包括挡板(71),挡板(71)设置于运输箱(3)的一端,挡板(71)外部的一侧设置有插块(72),插块(72)固定于运输箱(3)一端的一侧,挡板(71)外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块(73),支撑块(73)固定于运输箱(3)一端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挡板(71)设置有两个,两个挡板(71)分别设置在运输箱(3)一端的上下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插块(72)和支撑块(73)的内径与挡板(71)的外径相匹配,挡板(71)由插块(72)插入,并插设至支撑块(73)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包括水稻车(1),其特征在于:水稻车(1)的底部设置有履带主体(2),水稻车(1)的顶部设置有运输箱(3),运输箱(3)的内部设置有运秧箱(5),运输箱(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倒料组件(4),倒料组件(4)包括铰接座(42),铰接座(42)均设置于运输箱(3)底部的两侧,运输箱(3)的一端设置有液压伸缩杆(41),液压伸缩杆(41)的输出端与履带主体(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运秧箱(5)设置有两组,两组运秧箱(5)分别设置在运输箱(3)内部的上下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排列槽(61)设置有两组,每组排列槽(61)设置有四个,两组排列槽(61)分别位于运输箱(3)内部上下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秧箱结构的履带式水稻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排列槽(61)在运输箱(3)内部中线的两侧对称,连接块(62)在运秧箱(5)中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存王先如陈次娥蔡秋峰丁文凯曹元元刘倩崔金登王帮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