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827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右侧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丝杆,并且丝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杆,同时固定杆固定安装在蓄水池右侧上方;还包括:所述丝杆外侧螺纹连接有滑管,且滑管左端为贯穿蓄水池右侧设置,并且滑管左端滑动连接有蓄水池,同时丝杆外侧套设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下端内套设有转杆,且转杆转动设置在蓄水池右侧,并且转杆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同时第一锥齿轮上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该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丝杆在蓄水池右侧转动的设置,使得丝杆可带动滑管进行移动,以此便于对化学药剂的均匀添加,有利于对生产供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产供水,具体为一种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离不开水的维持,水为人们提供了生命,但是水中存在的细菌和微生物也对人体造成了危害,从而使人产生了疾病,所以水既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百病之源,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产生的水体污染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加上水中存在的过多或者过少的微量元素,所以对其进行消毒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公告号“cn214169260u”为一种自动化供水控制系统,包括供水管道、进水端压力传感器、出水端压力传感器、增压模块、蓄水模块、第一止回电磁阀、plc控制器,供水管道包括主供水管和副供水管和出水管,主供水管的进水端与市政供水连接,主供水管出水端与增压模块进水端连接,出水管与增压模块出水端连接,主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止回电磁阀,主供水管上并联有副供水管,副供水管上连接有蓄水模块,增压模块并联在主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所述plc控制器用于对供水系统各个模块进行控制;该供水系统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根据实际水压,通过plc控制器对供水系统中的各个模块进行调节,确保水压正常,保证居民的正常用水;

3、该系统仅能够进行对原水流量的控制,无法对生产时的原水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不利于对原水的使用,且在消毒处理时,如化学药剂与原水的混合不够均匀,易导致原水的消毒处理不够完全,不利于对生产水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系统仅能够进行对原水流量的控制,无法对生产时的原水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不利于对原水的使用,且在消毒处理时,如化学药剂与原水的混合不够均匀,易导致原水的消毒处理不够完全,不利于对生产水的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右侧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丝杆,并且丝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杆,同时固定杆固定安装在蓄水池右侧上方;

3、还包括:所述丝杆外侧螺纹连接有滑管,且滑管左端为贯穿蓄水池右侧设置,并且滑管左端滑动连接有蓄水池,同时丝杆外侧套设有第一皮带;

4、所述第一皮带下端内套设有转杆,且转杆转动设置在蓄水池右侧,并且转杆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同时第一锥齿轮上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

5、优选的,所述滑管内开设有注料槽,且滑管上固定设置有注料口,通过注料口可对化学药剂进行添加。

6、优选的,所述第二锥齿轮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转动设置在蓄水池右侧,并且连接杆外侧套设有第二皮带,通过连接杆可带动第二皮带进行转动。

7、优选的,所述第二皮带为贯穿蓄水池设置,且第二皮带另一端内套设有转动杆,通过转动杆可带动搅拌扇进行转动。

8、优选的,所述转动杆转动设置在蓄水池内,且转动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扇,通过搅拌扇可使得化学药剂的的混合更加均匀。

9、优选的,所述蓄水池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排淤口,且排淤口上设置有密封块,通过排淤口可便于蓄水池进行清淤处理。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丝杆在蓄水池右侧转动的设置,使得丝杆可带动滑管进行移动,以此便于对化学药剂的均匀添加,有利于对生产供水的处理,其具体内容如下:

11、设置有丝杆,打开电机,电机将带动丝杆在蓄水池右侧转动,丝杆通过螺纹连接带动滑管在蓄水池内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滑管的上下移动可带动化学药剂均匀的喷洒在蓄水池内,以此对化学药剂的混合,使得投入水中的化学药剂混合的更加均匀;

12、设置有搅拌扇,丝杆转动时也将带动第一皮带进行转动,第一皮带通过转杆将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通过啮合连接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通过连接杆可带动第二皮带进行转动,第二皮带通过转动杆将带动搅拌扇对喷洒进蓄水池1内的化学药剂进行搅拌,以此使得化学药剂的混合更加均匀快速,有利于后续蓄水池内原水的混凝,而混凝中产生的沉淀即可通过蓄水池上下两侧开设的排淤口排出,以此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蓄水池的清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1)右侧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3),且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丝杆(4),并且丝杆(4)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杆(5),同时固定杆(5)固定安装在蓄水池(1)右侧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管(6)内开设有注料槽(7),且滑管(6)上固定设置有注料口(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1)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5),且连接杆(15)转动设置在蓄水池(1)右侧,并且连接杆(15)外侧套设有第二皮带(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12)为贯穿蓄水池(1)设置,且第二皮带(12)另一端内套设有转动杆(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3)转动设置在蓄水池(1)内,且转动杆(13)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扇(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排淤口(2),且排淤口(2)上设置有密封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1)右侧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3),且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丝杆(4),并且丝杆(4)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杆(5),同时固定杆(5)固定安装在蓄水池(1)右侧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管(6)内开设有注料槽(7),且滑管(6)上固定设置有注料口(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1)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5),且连接杆(15)转动设置在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崇蕾李金举
申请(专利权)人:栾川县启源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