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热调节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新能源商用车有很多低品位余热,比如排气废热、电驱废热等,如果能将这部分低品位余热回收并储存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续航、减少能耗,而燃料电池车的余热在新能源车中是最多的,现有的余热回收基本只能做到回收利用,并不能储存。
2、因此,亟需一种车辆热调节器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热调节器,能够储存并利用车辆的余热,提升续航,减少能耗。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车辆热调节器,包括:
4、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的内腔设置有水合盐;
5、换热流道,所述换热流道连通于车辆的整车换热系统回路,所述换热流道部分位于所述反应装置内;
6、换热干燥装置,所述换热干燥装置包括换热段和干燥段,所述换热段能够使第一进气与具有余热的冷却液进行换热,所述干燥段能够对所述第一进气进行干燥,并将所述第一进气选择性输送至所述反应装置内,以使所述水合盐脱水吸热生成无水盐;
7、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能够使第二进气与车辆尾排气体混合,并进入所述反应装置内,以使所述无水盐吸水放热生成所述水合盐。
8、作为车辆热调节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气为散热器后的气体,和/或,所述具有余热的冷却液为散热器进水口处的冷却液,和/或,所述第二进气为散热器后的气体。
9、
10、作为车辆热调节器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压力阀,所述压力阀设置在所述反应装置上,以调节所述反应装置内的压力。
11、作为车辆热调节器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通断阀,所述通断阀设置在所述干燥段与所述反应装置之间的管路上。
12、作为车辆热调节器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比例阀,所述第一比例阀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进气的流量;
13、和/或,还包括第二比例阀,所述第二比例阀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进气的流量;
14、和/或,还包括第三比例阀,所述第三比例阀用于调节所述车辆尾排气体的流量。
15、作为车辆热调节器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干燥段出口处的气体温度;
16、和/或,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换热装置的出口处的气体温度;
17、和/或,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换热装置的出口处的气体湿度。
18、作为车辆热调节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应装置内设置有载体,所述载体用于放置所述水合盐,所述载体上具有多个透气孔。
19、作为车辆热调节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平行设置有多层,所述换热流道包括相连通的多个s型段,相邻两层所述载体之间具有容纳空间,多个所述s型段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容纳空间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能够储存并利用车辆的余热,提升续航,减少能耗。
20、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1、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车辆热调节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储热模式:当电池包总成工作且所述电池包总成和乘员舱无制热需求时,开启第一比例阀和通断阀,根据干燥段出口处的气体温度调节所述第一比例阀的开度,以使反应装置内的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内,且通过压力阀保证所述反应装置内的压力在第一预设压力范围内,直至所述反应装置的湿度不再变化,关闭所述通断阀和所述第一比例阀;
23、放热模式:当所述电池包总成工作,且所述电池包总成或所述乘员舱发出制热需求时,开启第二比例阀为第一预设开度,第三比例阀为第二预设开度,根据换热装置出口处的温度调节所述第二比例阀的开度,根据所述换热装置出口处的湿度调节所述第三比例阀的开度,通过所述压力阀保证所述反应装置内的压力在第二预设压力范围内,直至所述反应装置内的温度呈下降趋势且低于预设最低温度时,关闭所述第二比例阀和所述第三比例阀。
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热调节器,包括反应装置、换热流道、换热干燥装置以及换热装置。其中,反应装置的内腔设置有水合盐,换热流道连通于车辆的整车换热系统回路,换热流道部分位于反应装置内。换热干燥装置包括换热段和干燥段,换热段能够使第一进气与具有余热的冷却液进行换热,干燥段能够对第一进气进行干燥,并将第一进气选择性输送至反应装置内,以使水合盐脱水吸热生成无水盐。换热装置能够使第二进气与车辆尾排气体混合,并进入反应装置内,以使无水盐吸水放热生成水合盐。当车辆具有余热时,第一进气在换热段吸收具有余热的冷却液的热量,再流经干燥段,第一进气成为高温干燥气体,进入反应装置后,水合盐在高温干燥环境中脱水吸热生成无水盐,即可对第一进气的热量和换热流道内冷却液的热量进行吸收和储存。当车辆需要加热时,由于车辆尾排气体内具有水蒸气,尤其是燃料电池车辆,所以第二进气与车辆尾排气体的混合气体内具有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后,无水盐在具有水蒸气的环境中吸水放热生成水合盐,即可释放所储存的热量,加热换热流道内的冷却液,以使冷却液将热量带到整车的待加热处。
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车辆热调节器,该控制方法包括储热模式和放热模式。储热模式:当电池包总成工作且电池包总成和乘员舱无制热需求时,开启第一比例阀和通断阀,根据干燥段出口处的气体温度调节第一比例阀的开度,以使反应装置内的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内,且通过压力阀保证反应装置内的压力在第一预设压力范围内,直至反应装置的湿度不再变化,关闭通断阀和第一比例阀。放热模式:当电池包总成工作,且电池包总成或乘员舱发出制热需求时,开启第二比例阀为第一预设开度,第三比例阀为第二预设开度,根据换热装置出口处的温度调节第二比例阀的开度,根据换热装置出口处的湿度调节第三比例阀的开度,通过压力阀保证反应装置内的压力在第二预设压力范围内,直至反应装置内的温度呈下降趋势且低于预设最低温度时,关闭第二比例阀和第三比例阀。车辆热调节器使用该控制方法能够储存并利用车辆的余热,提升续航,减少能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车辆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为散热器后的气体,和/或,所述具有余热的冷却液为散热器进水口处的冷却液,和/或,所述第二进气为散热器后的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段(21)具有换热壳和内部流道,所述内部流道设置在所述换热壳内,所述换热壳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内部流道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置,所述第一进气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换热段(21),所述冷却液流经所述内部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阀(4),所述压力阀(4)设置在所述反应装置(1)上,以调节所述反应装置(1)内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断阀(5),所述通断阀(5)设置在所述干燥段(22)与所述反应装置(1)之间的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比例阀(6),所述第一比例阀(6)用于调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9),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9)用于检测所述干燥段(22)出口处的气体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1)内设置有载体,所述载体用于放置所述水合盐,所述载体上具有多个透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平行设置有多层,所述换热流道包括相连通的多个S型段,相邻两层所述载体之间具有容纳空间,多个所述S型段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容纳空间内。
10.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热调节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辆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为散热器后的气体,和/或,所述具有余热的冷却液为散热器进水口处的冷却液,和/或,所述第二进气为散热器后的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段(21)具有换热壳和内部流道,所述内部流道设置在所述换热壳内,所述换热壳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内部流道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置,所述第一进气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换热段(21),所述冷却液流经所述内部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阀(4),所述压力阀(4)设置在所述反应装置(1)上,以调节所述反应装置(1)内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断阀(5),所述通断阀(5)设置在所述干燥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昊,宋丹,魏泽鑫,王宏志,尹燕升,马者麻,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