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168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涉及野外捕捉技术领域,其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上方内壁之间固接有架设横板,所述架设横板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诱虫灯,所述收集箱内壁和架设横板之间安装有格挡网,其中,格挡网自身柔性特征和网孔开口向下收束的特征使得该蛙类不易再从收集箱逃离,进而实现装置对蛙类的捕捉和收集,再加上本装置为诱捕装置,在装置被放置完毕后不需要人员的参与,对装置放置和收取的过程不会占用较多的时间,进而提高了研究人员的时间利用效率,从而保障研究进度滑块轨道和滑板开口是设置在收集箱上配合对遮挡滑板进行安装的结构,遮挡滑板能在装置非捕捉状态时对收集箱的上方开口进行封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野外捕捉,更具体地的说,涉及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1、无尾目是属于两栖纲的动物,成体基本无尾,卵一般产于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数皮肤也有部分呼吸功能。主要包括两类动物:蛙和蟾蜍,而蟾蜍和蛙类可以捕食害虫,控制害虫的数量,从而保护农作物和森林。此外,许多无尾目动物是其他动物的猎物,因此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无尾目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尤其是野生无尾目。

2、而实验室对无尾目的研究需要一定数量的野外蛙类作为研究样本,因此需要捕捉一定数量的野外蛙类,在此过程中需要用到捕捉网和收集箱等工具,实现对捕捉野外蛙类的捕捉。

3、但使用捕捉网对野外蛙类进行捕捉需要一定的捕捉经验,而以研究为主要目的实验室人员可能这方面没什么优势,捕捉效率较低的同时会占用实验室人员较多的研究时间,并对实验室研究进度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基于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上方内壁之间固接有架设横板,所述架设横板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诱虫灯,所述收集箱内壁和架设横板之间安装有格挡网,所述格挡网的顶面安装有网孔,所述收集箱的内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块轨道,所述收集箱的另一侧内壁上方开设有滑板开口,所述滑板开口的内壁之间滑动安装有遮挡滑板。

4、优选的,所述遮挡滑板的两侧开口通过轴杆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侧壁通过轴杆安装有契合滑块,所述契合滑块滑动安装于滑块轨道的内壁。

5、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开口侧壁安装有抽拉箱,所述抽拉箱的侧壁挡板对收集箱的开口进行封堵。

6、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通过轴杆对称安装有侧板组件,所述侧板组件用于辅助蛙类跳跃。

7、优选的,所述侧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面开设有开口凹槽,所述开口凹槽的内壁滑动安装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对称固接有侧板滑块,所述侧板滑块滑动安装于开口凹槽的内壁滑轨。

8、优选的,所述开口凹槽的一侧内壁固接有吸附磁片,所述收集箱的底面两侧固接有支脚。

9、综上,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0、诱虫灯能在自身光照功能下于夜晚对附近范围内的昆虫进行吸引,使得装置所覆盖的区域范围内的飞虫等活跃于盘旋于收集箱的上方,而蛙类的捕食对象包含飞动的昆虫,这使得该区域范围内的青蛙会跳跃至装置的附近,当其弹跳于收集箱上方对盘旋的昆虫进行捕食后会下落,而其下方为格挡网,并没有着力点,再加上格挡网上开设的网孔,使蛙类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落至收集箱内部,再加上格挡网自身柔性特征和网孔开口向下收束的特征使得该蛙类不易再从收集箱逃离,进而实现装置对蛙类的捕捉和收集,再加上本装置为诱捕装置,在装置被放置完毕后不需要人员的参与,对装置放置和收取的过程不会占用较多的时间,进而提高了研究人员的时间利用效率,从而保障研究进度滑块轨道和滑板开口是设置在收集箱上配合对遮挡滑板进行安装的结构,遮挡滑板能在装置非捕捉状态时对收集箱的上方开口进行封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箱(1),所述收集箱(1)上方内壁之间固接有架设横板(11),所述架设横板(11)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诱虫灯(2),所述收集箱(1)内壁和架设横板(11)之间安装有格挡网(3),所述格挡网(3)的顶面安装有网孔(31),所述收集箱(1)的内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块轨道(12),所述收集箱(1)的另一侧内壁上方开设有滑板开口(13),所述滑板开口(13)的内壁之间滑动安装有遮挡滑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滑板(4)的两侧开口通过轴杆安装有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的一端侧壁通过轴杆安装有契合滑块(42),所述契合滑块(42)滑动安装于滑块轨道(12)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的开口侧壁安装有抽拉箱(5),所述抽拉箱(5)的侧壁挡板对收集箱(1)的开口进行封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的通过轴杆对称安装有侧板组件(6),所述侧板组件(6)用于辅助蛙类跳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6)包括第一侧板(61),所述第一侧板(61)的底面开设有开口凹槽(611),所述开口凹槽(611)的内壁滑动安装有第二侧板(62),所述第二侧板(62)的两侧对称固接有侧板滑块(621),所述侧板滑块(621)滑动安装于开口凹槽(611)的内壁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凹槽(611)的一侧内壁固接有吸附磁片(612),所述收集箱(1)的底面两侧固接有支脚(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箱(1),所述收集箱(1)上方内壁之间固接有架设横板(11),所述架设横板(11)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诱虫灯(2),所述收集箱(1)内壁和架设横板(11)之间安装有格挡网(3),所述格挡网(3)的顶面安装有网孔(31),所述收集箱(1)的内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块轨道(12),所述收集箱(1)的另一侧内壁上方开设有滑板开口(13),所述滑板开口(13)的内壁之间滑动安装有遮挡滑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滑板(4)的两侧开口通过轴杆安装有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的一端侧壁通过轴杆安装有契合滑块(42),所述契合滑块(42)滑动安装于滑块轨道(12)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蛙类的捕捉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三彭英河漆亮白洪清田艳任国梁王佩胡亚洲张丽曾亚英韩宗祥田茂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鑫湘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