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制造技术_技高网

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124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包括移动底座和设置在移动底座内的储能装置以及设置在移动底座端侧的充电头,所述充电头与储能装置连接,所述移动底座的下侧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滚轮机构和爬升机构,所述滚轮机构设置在移动底座的下侧面,以带动移动底座平移,所述爬升机构的设置在移动底座的侧面上,以带动移动底座抬升至外部运输车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通过爬升机构的设置,便可简单有效的实现移动底座的抬升了,如此便不需要同现有技术中一样,在运输的过程还需要起重设备的辅助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


技术介绍

1、随着目前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相应的便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充电需求,目前现有的汽车充电桩大多数采用固定的方式,无法进行移动,然而现有的新能源车普遍存在续航不足以及剩余续航表示不够准确的问题,因此较容易出现车辆因为电量不足而导致抛锚在路上的情况,因此目前现有技术中便出现了移动式的充电桩,如专利号为202110745125.7,名称为智能移动充电桩用自动充电控制方法及智能移动充电桩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通过充电模块和动力模块设置,便可通过动力模块移动充电桩本体,然后通过充电模块实现对于新能源车进行充电,相应的充电模块包括储能装置、充电控制装置和充电枪,由此实现一个有源储能充电的效果,而相应的也公开了如下动力模块包括驱动电机、变频器、驱动控制器和转向舵轮,由此可见该现有的移动充电桩采用驱动电机自我移动的方式,然而驱动电机移动所需要的电源还是需要储能装置提供,因此无法适用于远距离的移动,而相应的有源移动充电桩因为储能装置的设置,一般重量都较大,转移运输还需要额外的起重设备帮助,利用起重设备转移到转运车辆上,如此便会导致现有的移动充电桩存在远程转移困难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转移方便的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包括移动底座和设置在移动底座内的储能装置以及设置在移动底座端侧的充电头,所述充电头与储能装置连接,所述移动底座的下侧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滚轮机构和爬升机构,所述滚轮机构设置在移动底座的下侧面,以带动移动底座平移,所述爬升机构的设置在移动底座的侧面上,以带动移动底座抬升至外部运输车辆上。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机构包括轮轴、滚轮和动力部件,所述轮轴安装在移动底座的侧面上,所述动力部件设置在轮轴的下端上,所述滚轮可转动的安装在轮轴的下端上,并受动力部件驱动而转动,所述动力部件与储能装置连接,以通过储能装置提供电能而驱动滚轮转动。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机构设有四个,分别安装在移动底座靠近四角的位置上,移动底座通过四个滚轮机构内的滚轮差速滚动实现转向。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爬升机构包括开设在移动底座的侧面上的呈长条状的升降槽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外部运输车上的导引板,所述轮轴可升降的安装在升降槽内,以通过轮轴下降驱使移动底座抬升,之后导引板伸入到移动底座的下方,通过导引板将移动底座引导到外部运输车上。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槽的下端开设有圆形的容纳槽,以在轮轴在升降槽内上升到最高点时,滚轮被收纳在容纳槽内。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底座的下侧面可转动的设有若干根滚轴,以在导引板伸入到移动底座下方时,滚轴的轴面与导引板的板面相抵,进而在导引板的板面上滚动。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底座内还设有驱动滚轴滚动的驱动部件。

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移动装置设置成滚轮机构和爬升机构组合的方式,便可有效的利用滚轮机构实现带动移动底座移动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爬升机构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自我爬升的效果,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方式,在移动充电桩需要通过运输车辆远程转运的时候,就不需要额外的其中设备帮助了,有效的降低了远程移动充电桩的困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包括移动底座(1)和设置在移动底座(1)内的储能装置(2)以及设置在移动底座(1)端侧的充电头(3),所述充电头(3)与储能装置(2)连接,所述移动底座(1)的下侧设有移动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4)包括滚轮机构(41)和爬升机构(42),所述滚轮机构(41)设置在移动底座(1)的下侧面,以带动移动底座(1)平移,所述爬升机构(42)的设置在移动底座(1)的侧面上,以带动移动底座(1)抬升至外部运输车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41)包括轮轴(411)、滚轮(412)和动力部件,所述轮轴(411)安装在移动底座(1)的侧面上,所述动力部件设置在轮轴(411)的下端上,所述滚轮(412)可转动的安装在轮轴(411)的下端上,并受动力部件驱动而转动,所述动力部件与储能装置(2)连接,以通过储能装置(2)提供电能而驱动滚轮(41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41)设有四个,分别安装在移动底座(1)靠近四角的位置上,移动底座(1)通过四个滚轮机构(41)内的滚轮(412)差速滚动实现转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机构(42)包括开设在移动底座(1)的侧面上的呈长条状的升降槽(5)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外部运输车上的导引板,所述轮轴(411)可升降的安装在升降槽(5)内,以通过轮轴(411)下降驱使移动底座(1)抬升,之后导引板伸入到移动底座(1)的下方,通过导引板将移动底座(1)引导到外部运输车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槽(5)的下端开设有圆形的容纳槽(51),以在轮轴(411)在升降槽(5)内上升到最高点时,滚轮(412)被收纳在容纳槽(5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下侧面可转动的设有若干根滚轴(6),以在导引板伸入到移动底座(1)下方时,滚轴(6)的轴面与导引板的板面相抵,进而在导引板的板面上滚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内还设有驱动滚轴(6)滚动的驱动部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包括移动底座(1)和设置在移动底座(1)内的储能装置(2)以及设置在移动底座(1)端侧的充电头(3),所述充电头(3)与储能装置(2)连接,所述移动底座(1)的下侧设有移动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4)包括滚轮机构(41)和爬升机构(42),所述滚轮机构(41)设置在移动底座(1)的下侧面,以带动移动底座(1)平移,所述爬升机构(42)的设置在移动底座(1)的侧面上,以带动移动底座(1)抬升至外部运输车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41)包括轮轴(411)、滚轮(412)和动力部件,所述轮轴(411)安装在移动底座(1)的侧面上,所述动力部件设置在轮轴(411)的下端上,所述滚轮(412)可转动的安装在轮轴(411)的下端上,并受动力部件驱动而转动,所述动力部件与储能装置(2)连接,以通过储能装置(2)提供电能而驱动滚轮(41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移动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41)设有四个,分别安装在移动底座(1)靠近四角的位置上,移动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忠金建新卢剑辉潘齐旺王元良金楠洋朱夏鸣姬旭东耿小伟王慕将陈玲玲鲁宁陈婧韵梅争慧陈锋缪虎吴园园黄瑞章张欢乐吴思逸滕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温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