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788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1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混料罐,所述基板的上表面通过铰接架铰接有上料仓,所述上料仓内腔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表面固定有螺旋叶片,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有调节机构,所述混料罐的上表面设有混料组件。该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通过设置L形板、第二电机、调节丝杆、螺母套、移动板、连接杆和滑块,实现了对上料仓和排料管的角度调节,进而改变了上料仓和排料管高度,实现了调节上料高度的目的,解决了上料过程中,无法调节上料高度,进而无法适配多种高度不同的混凝土搅拌站,不能适应多变的使用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站,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一些大型的建筑工地都有专有的搅拌站,经过专门的搅拌操作后再拉至工地进行使用,在混凝土搅拌站进行上料时就需要相应的上料装置。

2、中国专利cn211333997u中,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包括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传动轮呈l形分布,三个所述传动轮中心位置均贯穿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传动轮转动连接,多个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多个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且靠近两侧的位置均转动连接有万向轮,位于水平位置的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设置有安装板,传送带的运动状态是运动一段距离,向搅拌站运输一定量的物料,静止一段时间,给搅拌站留下搅拌的时间,然后再继续向搅拌站添加物料的周期性运动,即省去了操作人员定期的开关上料装置的麻烦,也间接的提高了搅拌站搅拌混凝土的效率。

3、上述专利省去了操作人员定期的开关上料装置的麻烦,也间接的提高了搅拌站搅拌混凝土的效率,但是在上料过程中,无法调节上料高度,进而无法适配多种高度不同的混凝土搅拌站,不能适应多变的使用环境,为此提出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具备便于调节上料高度的优点,解决了上料过程中,无法调节上料高度,进而无法适配多种高度不同的混凝土搅拌站,不能适应多变的使用环境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混料罐,所述混料罐的上表面连通有进料漏斗,所述基板的上表面通过铰接架铰接有上料仓,所述上料仓内腔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表面固定有螺旋叶片,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有调节机构,所述混料罐的上表面设有混料组件;

3、所述调节机构固定在基板上表面的l形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套,所述螺母套的右侧固定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通过铰接架铰接有滑块。

4、进一步,所述混料罐的下表面连通有另一端与上料仓上表面连通的输料软管,所述上料仓的下表面且靠近其右侧面处连通有排料管。

5、进一步,所述螺母套的左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l形板的内侧固定有导轨,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导轨的内部。

6、进一步,所述上料仓的下表面开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调节丝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l形板的内侧转动连接。

7、进一步,所述混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混料罐上表面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混料框,所述混料框的内侧固定有混料杆,右侧所述混料框的右侧固定有刮料板。

8、进一步,所述刮料板远离右侧所述混料框的一侧与混料罐的内壁贴合,所述混料罐的内部设置有导料台。

9、进一步,所述混料罐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尘罩,所述第三电机位于防尘罩的内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在该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中设置了调节机构,经调节机构中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设置l形板、第二电机、调节丝杆、螺母套、移动板、连接杆和滑块,实现了对上料仓和排料管的角度调节,进而改变了上料仓和排料管高度,实现了调节上料高度的目的,解决了上料过程中,无法调节上料高度,进而无法适配多种高度不同的混凝土搅拌站,不能适应多变的使用环境的问题。

12、2、该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在该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中设置了混料组件,经混料组件中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设置第三电机、搅拌杆、混料框、混料杆和刮料板,使该上料装置具备对混凝土骨料的搅拌功能,同时能够防止混凝土骨料附着在混料罐的内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固定有混料罐(2),所述混料罐(2)的上表面连通有进料漏斗(3),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通过铰接架铰接有上料仓(4),所述上料仓(4)内腔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有轴杆(6),所述轴杆(6)的外表面固定有螺旋叶片(7),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设有调节机构(8),所述混料罐(2)的上表面设有混料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2)的下表面连通有另一端与上料仓(4)上表面连通的输料软管,所述上料仓(4)的下表面且靠近其右侧面处连通有排料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804)的左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L形板(801)的内侧固定有导轨,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导轨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仓(4)的下表面开设有供滑块(807)滑动的滑槽,所述调节丝杆(803)远离第二电机(80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L形板(801)的内侧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组件(9)包括固定安装在混料罐(2)上表面的第三电机(901),所述第三电机(901)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有搅拌杆(902),所述搅拌杆(90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混料框(903),所述混料框(903)的内侧固定有混料杆(904),右侧所述混料框(903)的右侧固定有刮料板(9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905)远离右侧所述混料框(903)的一侧与混料罐(2)的内壁贴合,所述混料罐(2)的内部设置有导料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尘罩,所述第三电机(901)位于防尘罩的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固定有混料罐(2),所述混料罐(2)的上表面连通有进料漏斗(3),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通过铰接架铰接有上料仓(4),所述上料仓(4)内腔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有轴杆(6),所述轴杆(6)的外表面固定有螺旋叶片(7),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设有调节机构(8),所述混料罐(2)的上表面设有混料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2)的下表面连通有另一端与上料仓(4)上表面连通的输料软管,所述上料仓(4)的下表面且靠近其右侧面处连通有排料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804)的左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l形板(801)的内侧固定有导轨,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导轨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上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志鸿刘伟余小丽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建中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