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东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大棚的槽式集热器优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7600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9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热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棚的槽式集热器优化装置。包括集热管、反光镜组、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所述集热管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反光镜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可绕集热管转动;所述反光镜组包括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和第二反光镜的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活动端与反光镜组连接;所述集热管位于反光镜组的焦点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可使反光镜组围绕集热管为中心进行旋转。设计角度控制模式,利用双镜旋转极限可达180°的特性实时捕捉追踪太阳光,使其在非正午阶段也能接收大部分太阳光辐射,进而提高集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热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棚的槽式集热器优化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如今世界能源体制变革,开发和应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的新方向,由于太阳能广阔的应用前景,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在太阳能利用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由于模块化制作、技术成熟,在中高温领域被广泛应用。

2、现有的槽式集热器,如公开号cn204718157u所示的一种二维自动跟日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专利所示,其主体支撑作为整个集热器的支撑,上方安装有聚光镜以及传动系统,可使聚光镜支撑架进行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转动。但该装置具有以下缺点,在非正午阶段无法全部接收太阳辐射,太阳能的集热效率低,很难保证集热温度;同时,集热器缺少保护装置,极端天气会对传统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设备的完整性产生负面影响;在不需要传统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工作的情况下,其反光镜遮挡面积大,如果在大棚使用,对大棚内部作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实现对传统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为了提高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实现在原有的基础上,辅以保护模式、重叠模式及对于反光镜组的角度控制模式,使太阳能集热器在非正午时段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光照,提高了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同时实现了其在多种情景下的高效利用,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大棚的槽式集热器优化装置。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大棚的槽式集热器优化装置包括集热管、反光镜组、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所述集热管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反光镜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可绕集热管转动;所述反光镜组包括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和第二反光镜的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活动端与反光镜组连接;所述集热管位于反光镜组的焦点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可使反光镜组围绕集热管为中心进行旋转。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半圆式框架、第一伸缩杆;所述半圆式框架设置于集热管的两侧,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半圆式框架连接,另一端与反光镜组内表面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外表面拐点设置有活动滚轮,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内表面设置有活动导轨;所述活动导轨与第二反光镜接触的一面设置有拐角,所述活动导轨的拐角处设置有电磁挡板。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半圆式框架内还设置有电磁固定锁,所述电磁固定锁可将半圆式框架锁定。

6、进一步地,所述集热管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模块。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1、设计角度控制模式,利用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万向节、电磁挡板、活动滚轮、活动导轨等结构,将双镜互相锁定,利用双镜旋转极限可达180°的特性实时捕捉追踪太阳光,确保以最合适角度接收太阳光照,使其在非正午阶段也能接收大部分太阳光辐射,进而提高集热效率。

9、2、设计双镜重叠模式,在无需工作的情况下,第一反光镜端点处的活动滚轮沿被动镜两侧边缘的固定导轨移动,带动第一反光镜的镜面抬升,实现镜面错位重合,从而减少集热器系统对作物的阳光遮挡。

10、3、设计“蚌式”闭合模式,在极端天气下,电磁挡板弹出与活动滚轮锁定,以活动滚轮为转动点,利用液压杆、万向节调整双镜受力方向,将双镜闭合,平衡两侧压差,保护集热器的内部结构,减少对设备完整性的负面影响。

11、4、设计双镜相接模式,减少在雨雪天气的情况下对反光镜的损害,当反光镜组在上方相接时,半圆式框架弹出并锁死,达到对集热管托底并保护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棚的槽式集热器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管(11)、反光镜组(10)、第一支撑组件(102)、第二支撑组件(7);所述集热管(11)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102),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2)的另一端与反光镜组(10)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2)可绕集热管(11)转动;所述反光镜组(10)包括第一反光镜(8)、第二反光镜(9);所述第一反光镜(8)和第二反光镜(9)的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7),所述第二支撑组件(7)的活动端与反光镜组(10)连接;所述集热管(11)位于反光镜组(10)的焦点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7)可使反光镜组(10)围绕集热管(11)为中心进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棚的槽式集热器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2)包括半圆式框架(1)、第一伸缩杆(2);所述半圆式框架(1)设置于集热管(11)的两侧,所述第一伸缩杆(2)的一端与半圆式框架(1)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2)的另一端与反光镜组(10)内表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棚的槽式集热器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镜(8)的外表面拐点设置有活动滚轮(4),所述第二反光镜(9)的内表面设置有活动导轨(5);所述活动导轨(5)与第二反光镜(9)接触的一面设置有拐角,所述活动导轨(5)的拐角处设置有电磁挡板(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棚的槽式集热器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2)的半圆式框架(1)内还设置有电磁固定锁(6),所述电磁固定锁(6)可将半圆式框架(1)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大棚的槽式集热器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11)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模块(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棚的槽式集热器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管(11)、反光镜组(10)、第一支撑组件(102)、第二支撑组件(7);所述集热管(11)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102),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2)的另一端与反光镜组(10)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2)可绕集热管(11)转动;所述反光镜组(10)包括第一反光镜(8)、第二反光镜(9);所述第一反光镜(8)和第二反光镜(9)的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7),所述第二支撑组件(7)的活动端与反光镜组(10)连接;所述集热管(11)位于反光镜组(10)的焦点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7)可使反光镜组(10)围绕集热管(11)为中心进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棚的槽式集热器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2)包括半圆式框架(1)、第一伸缩杆(2);所述半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航张和宇朱鑫雨严锦凤潘新亚裴胜楠张克琪
申请(专利权)人:鲁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