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7022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包括壳体、进料口、搅拌箱、搅拌器、滤板固定轴、滤板、集水斗、出水口、废料斗和清洁装置,通过设置了清洁装置,通过使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轴使齿轮转动,配合调节机构使挡板前后摆动,当挡板摆动到滤板时,对滤板产生震动,使滤板上的废料可以脱落,达到清理滤板的目的,同时通过滤板的前后摆动可以加快滤板对污泥的分离,通过设置了调节机构,通过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通过第一活动轴的连接随着第一连杆一同做往复拉伸运动,使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拉伸调节时带动挡板可以沿着挡板活动轴和固定块摆动调节,从而达到调节挡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产生量的不断增长,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带来的污泥产量也快速增长,因此污泥的最终处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污泥处理过程中脱水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2、大部分污水处理装置在进行污水过滤时,回对污水中携带的杂质进行拦截处理,以便于后续收集,但是由于污水所携带的污泥过多,长期使用会对污水处理装置造成堵塞,缩短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降低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包括壳体、进料口、搅拌箱、搅拌器、滤板固定轴、滤板、集水斗、出水口和废料斗,所述进料口设于壳体的顶端中部,所述搅拌箱固定于壳体的内部上端,所述搅拌器设于搅拌箱的中部内侧,电机端固定于壳体的左端上侧,所述滤板固定轴设于滤板的中部,且滤板固定轴的左右两端和壳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固定,所述滤板倾斜设于壳体的中部内侧,所述集水斗设于壳体的内部底端,所述出水口设于壳体的底端中部,所述废料斗设于壳体的底部后端。

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设于壳体内部,清洁装置包括电机箱、驱动电机、驱动轴、齿轮、调节机构、挡板、挡板活动轴和固定块,所述电机箱设于壳体的左端中部,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采用联轴器与驱动轴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齿轮固定于驱动轴的左侧,所述调节机构的下端与齿轮的上端左侧相固定,所述挡板的底部与调节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挡板活动轴与挡板的上端内侧相固定,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挡板活动轴的右端,所述固定块的后端与壳体内部上端的后侧相固定。

4、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联动杆、第一连杆、第一活动轴、第二连杆、第二活动轴、第一固定板、第三连杆、第三活动轴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内侧与联动杆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轴的中部与第一连杆的上端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下端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内侧与第二活动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轴设于第一固定板设于中部内侧,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内侧与第三活动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活动轴设于第二固定板的中部内侧,所述联动杆设于齿轮的上端左侧,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顶端分别与挡板的后端下侧相固定。

5、可选的,所述齿轮和调节机构均设有两组,且两组齿轮和调节机构分别沿着驱动轴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6、可选的,所述齿轮中部内侧设有缺口,驱动轴水平贯穿于齿轮的中部缺口。

7、可选的,所述固定块设置有两组,且挡板的上端内侧与固定块的中部内侧均设有缺口,挡板活动轴水平贯穿于挡板的上端内侧和两组固定块的中部内侧。

8、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和下端内侧通过第一活动轴与第一连杆的上端内侧活动连接。

9、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设置有两组,且分别沿着第二活动轴和第三活动轴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

10、可选的,所述挡板采用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

11、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杆采用碳素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3、本技术通过提供了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了清洁装置,通过使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轴使齿轮转动,配合调节机构使挡板前后摆动,当挡板摆动到滤板时,对滤板产生震动,使滤板上的废料可以脱落,达到清理滤板的目的,同时通过滤板的前后摆动可以加快滤板对污泥的分离。

14、通过设置了调节机构,通过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通过第一活动轴的连接随着第一连杆一同做往复拉伸运动,使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拉伸调节时带动挡板可以沿着挡板活动轴和固定块摆动调节,从而达到调节挡板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包括壳体(1)、进料口(2)、搅拌箱(3)、搅拌器(4)、滤板固定轴(5)、滤板(6)、集水斗(7)、出水口(8)和废料斗(9),所述进料口(2)设于壳体(1)的顶端中部,所述搅拌箱(3)固定于壳体(1)的内部上端,所述搅拌器(4)设于搅拌箱(3)的中部内侧,电机端固定于壳体(1)的左端上侧,所述滤板固定轴(5)设于滤板(6)的中部,且滤板固定轴(5)的左右两端和壳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固定,所述滤板(6)倾斜设于壳体(1)的中部内侧,所述集水斗(7)设于壳体(1)的内部底端,所述出水口(8)设于壳体(1)的底端中部,所述废料斗(9)设于壳体(1)的底部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05)包括联动杆(1051)、第一连杆(1052)、第一活动轴(1053)、第二连杆(1054)、第二活动轴(1055)、第一固定板(1056)、第三连杆(1057)、第三活动轴(1058)和第二固定板(1059),所述第一连杆(1052)的下端内侧与联动杆(1051)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轴(1053)的中部与第一连杆(1052)的上端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轴(105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1054)和第三连杆(1057)的下端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054)的上端内侧与第二活动轴(1055)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轴(1055)设于第一固定板(1056)设于中部内侧,所述第三连杆(1057)的上端内侧与第三活动轴(1058)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活动轴(1058)设于第二固定板(1059)的中部内侧,所述联动杆(1051)设于齿轮(104)的上端左侧,所述第一固定板(1056)和第二固定板(1059)的顶端分别与挡板(106)的后端下侧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04)和调节机构(105)均设有两组,且两组齿轮(104)和调节机构(105)分别沿着驱动轴(10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04)中部内侧设有缺口,驱动轴(103)水平贯穿于齿轮(104)的中部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08)设置有两组,且挡板(106)的上端内侧与固定块(108)的中部内侧均设有缺口,挡板活动轴(107)水平贯穿于挡板(106)的上端内侧和两组固定块(108)的中部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1054)和第三连杆(1057)和下端内侧通过第一活动轴(1053)与第一连杆(1052)的上端内侧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56)和第二固定板(1059)均设置有两组,且分别沿着第二活动轴(1055)和第三活动轴(1058)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包括壳体(1)、进料口(2)、搅拌箱(3)、搅拌器(4)、滤板固定轴(5)、滤板(6)、集水斗(7)、出水口(8)和废料斗(9),所述进料口(2)设于壳体(1)的顶端中部,所述搅拌箱(3)固定于壳体(1)的内部上端,所述搅拌器(4)设于搅拌箱(3)的中部内侧,电机端固定于壳体(1)的左端上侧,所述滤板固定轴(5)设于滤板(6)的中部,且滤板固定轴(5)的左右两端和壳体(1)内部的左右两侧固定,所述滤板(6)倾斜设于壳体(1)的中部内侧,所述集水斗(7)设于壳体(1)的内部底端,所述出水口(8)设于壳体(1)的底端中部,所述废料斗(9)设于壳体(1)的底部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泥脱水处理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05)包括联动杆(1051)、第一连杆(1052)、第一活动轴(1053)、第二连杆(1054)、第二活动轴(1055)、第一固定板(1056)、第三连杆(1057)、第三活动轴(1058)和第二固定板(1059),所述第一连杆(1052)的下端内侧与联动杆(1051)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轴(1053)的中部与第一连杆(1052)的上端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轴(105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1054)和第三连杆(1057)的下端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054)的上端内侧与第二活动轴(1055)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轴(1055)设于第一固定板(1056)设于中部内侧,所述第三连杆(10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蓝萍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启昇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