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上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01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6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茶叶上料机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打散箱,所述打散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待加工茶叶被输送至打散箱的内部,启动第二电机,在第二转轴的转动下,旋转桶被第二转轴带动开始转动,通过旋转桶的旋转作用,进入打散箱内部的待加工茶叶被旋转杆打散,启动第一电机,在第一转轴的转动作用下,扇叶被带动旋转,在打散箱内部对待加工茶叶进一步打散,并将其吹动至出料口,从而使对茶叶的打散效果更佳,便于对茶叶进行后续加工,经过打散后的茶叶通过出料口输出至打散箱的外部对后续加工机械进行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特别涉及一种茶叶上料机


技术介绍

1、茶是以茶枝顶端的嫩芽或嫩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在茶叶加工的环节当中,要用到许多设备,一个茶厂要拥有完善的制茶生产线,在生产的过程中才能环环相扣,做出品质稳定的茶叶,为了提高茶叶加工的工作效率,需要提高茶叶加工环节中的上料效率。

2、在现有技术中,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7732046u提供了一种茶叶上料装置,涉及茶叶加工
包括输送机构,还包括料斗、上料管道和风机,所述料斗上端与所述输送机构对接,所述料斗下端与所述上料管道对接,所述风机设于所述上料管道一端,所述上料管道另一端设有用于给茶机上料的上料口。本技术公开的茶叶上料装置,通过输送机构将茶叶输送至料斗内,茶叶从料斗下端落入上料管道内,再通过风机将管道内的茶叶经上料管道的上料口吹入茶机中,实现茶叶的上料,可以降低提升机的提升高度,也不需要在茶机上设置专门的接料装置,能够减少空间的占用,节约设备成本,提高茶叶上料和出料的效率。

3、上述专利拥有能够减少空间的占用,节约设备成本,提高茶叶上料和出料的效率的效果,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对待加工茶叶进行分散处理效果不佳,有可能造成茶叶聚集成块,从而降低后续加工的工作效率和加工效果,因此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上料机,具有对待加工茶叶进行打散上料,使后续加工更加充分高效的效果。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茶叶上料机,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打散箱,所述打散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扇叶,所述打散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桶,所述旋转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打散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茶叶进行上料时,将茶叶倒入进料斗,由进料斗统一输送至传送带的上表面,经过传送带的传送作用,待加工茶叶被输送至打散箱的内部,启动第二电机,在第二转轴的转动下,旋转桶被第二转轴带动开始转动,通过旋转桶的旋转作用,进入打散箱内部的待加工茶叶被旋转杆打散,启动第一电机,在第一转轴的转动作用下,扇叶被带动旋转,在打散箱内部对待加工茶叶进一步打散,并将其吹动至出料口,从而使对茶叶的打散效果更佳,便于对茶叶进行后续加工,经过打散后的茶叶通过出料口输出至打散箱的外部对后续加工机械进行上料。

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若干个。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支撑杆均设置在传送带的侧面,通过若干个支撑杆的设置,可以对进料斗起到固定的作用,便于使用者将待加工茶叶运送至传送带的上表面。

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的下表面设置有有传送架,所述传送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平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送架可以对传送带和打散箱进行固定,通过固定平板的连接,可以将茶叶上料机体固定在地面上,使其运行时更加安全可靠。

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散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打散箱完成打散工作之后的茶叶,从出料口输送至出料板的上表面,通过出料板可以将打散后的茶叶输送至后续加工设备,通过固定架的设置,可以对出料板进行加固作用,使其在使用时更加稳定。

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散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置物板,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均套接有固定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置物板和固定环的配合作用,可以对打散箱外表面的电机和转轴等机构进行固定,使上料机在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

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的两侧面均设置有挡板,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板的设置可以防止在传送带上表面进行传输的茶叶掉落,防止造成浪费,通过防滑纹的设置,可以增加茶叶与传送带表面的摩擦力,使传送带的传送效果更佳。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技术,通过传送带、进料斗、打散箱,所述打散箱、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扇叶、第二电机、第二转轴、旋转桶、旋转杆和出料口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在对茶叶进行上料时,将茶叶倒入进料斗,由进料斗统一输送至传送带的上表面,经过传送带的传送作用,待加工茶叶被输送至打散箱的内部,启动第二电机,在第二转轴的转动下,旋转桶被第二转轴带动开始转动,通过旋转桶的旋转作用,进入打散箱内部的待加工茶叶被旋转杆打散,启动第一电机,在第一转轴的转动作用下,扇叶被带动旋转,在打散箱内部对待加工茶叶进一步打散,并将其吹动至出料口,从而使对茶叶的打散效果更佳,便于对茶叶进行后续加工,经过打散后的茶叶通过出料口输出至打散箱的外部对后续加工机械进行上料。

16、2、本技术,通过支撑杆、传送架、固定平板、固定架、置物板、固定环、挡板和防滑纹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若干个支撑杆均设置在传送带的侧面,通过若干个支撑杆的设置,可以对进料斗起到固定的作用,便于使用者将待加工茶叶运送至传送带的上表面,通过传送架可以对传送带和打散箱进行固定,通过固定平板的连接,可以将茶叶上料机体固定在地面上,使其运行时更加安全可靠,经过打散箱完成打散工作之后的茶叶,从出料口输送至出料板的上表面,通过出料板可以将打散后的茶叶输送至后续加工设备,通过固定架的设置,可以对出料板进行加固作用,使其在使用时更加稳定,通过置物板和固定环的配合作用,可以对打散箱外表面的电机和转轴等机构进行固定,使上料机在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通过挡板的设置可以防止在传送带上表面进行传输的茶叶掉落,防止造成浪费,通过防滑纹的设置,可以增加茶叶与传送带表面的摩擦力,使传送带的传送效果更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上料机,包括传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2),所述传送带(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打散箱(3),所述打散箱(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一端设置有扇叶(6),所述打散箱(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桶(9),所述旋转桶(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0),所述打散箱(3)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数量为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的下表面设置有有传送架(13),所述传送架(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平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箱(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板(15),所述出料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箱(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置物板(17),所述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8)的外表面均套接有固定环(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的两侧面均设置有挡板(19),所述传送带(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上料机,包括传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2),所述传送带(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打散箱(3),所述打散箱(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一端设置有扇叶(6),所述打散箱(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桶(9),所述旋转桶(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0),所述打散箱(3)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数量为若干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李颖颖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