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装置和形成其一部分的声音导管,以及声音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946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插入式耳机装置(100)包括电声装置(25)、插入体(10)、连接于电声装置(25)与插入体(10)之间的声音导管(20)和在声音导管(20)上提供的主动阀单元(21),声音导管(20)形成有两端向电声装置(25)和插入体(10)开放的声音传播路径(20b)以及两端向环境和声音传播路径(20b)开放的外部声音入口(20c),且主动阀单元(21)由电声聚合物形成并响应于通过电缆(L2)所提供的电压以关闭和开放外部声音入口(20c);当用户希望听到外部声音时,用户改变电压的极性以使主动阀单元(21)变形来将环境与声音传播路径(20b)导通,从而用户在不从耳朵移除耳机装置(100)的情况下听到外部声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不离开用户的情况下允许用户听到环境声音或者人的声音的耳机,一种形成耳机装置一部分的声音导管和一种配备有该耳机的声音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用户已知耳机装置的各种模型。耳机装置的一种模型称为插入式耳机装置。当用户希望听到由音频信号转换而来的声音时,他们将插入式耳机装置插入他们的外耳道。.插入式耳机装置包括插入耳垫、音频信号-声音转换器和电缆。插入耳垫形成有小孔,且这些小孔向插入耳垫的内腔及其外部开放。将音频信号-声音转换器连接到插入耳垫,且电缆连接于音频信号-声音转换器与音频信号源(如助听器、电话接收机或声音复制装置)之间。声音通过插入耳垫的内腔传播并通过小孔辐射。当用户希望通过插入式耳机装置听音乐、新闻等时,他或她将插入耳垫插入到他或她的外耳道。接着,插入耳垫紧贴外耳道,且小孔通过外耳道指向耳鼓膜。用户打开音频信号源。接着,音频信号源将音频信号提供给音频信号-声音转换器,且音频信号通过音频信号-声音转换器转换为声音。声音通过插入耳垫的内腔并通过小孔进入外耳道。声音通过外耳道中的空气传播,并引起耳鼓膜的振动。提供给用户的耳机的另一种模型是头戴式耳机的形式。当用户戴上耳机装置时,很难听到环境声音,因为插入耳垫紧贴在用户的外耳道中。即使另一个人试图与用户交谈,用户都不能立即注意到试图与他或她交谈的人。这对他或她是不方便的。早期公开的日本技术申请No.Hei 3-117995提出一种对策。已有技术的插入式耳机装置是插入外耳道的类型。已有技术的插入式耳机装置的插入耳垫不仅形成有指向耳鼓膜的小孔,而且还在音频信号-声音转换器的后面形成有额外的小孔。当用户将插入耳垫插入到外耳道中时,类似于标准已有技术的插入式耳机装置的是小孔指向耳鼓膜,而额外的小孔则指向环境。在插入耳垫的内部提供一个滑动片,且该滑动片在额外的小孔朝内腔开放的插入耳垫的内表面上滑动。由于这个原因,使用滑动片可使额外的小孔闭合,且允许内腔向插入耳垫的外部开放。从滑动片伸出小把手到插入耳垫的外面,以使用户可以用他的或她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该小把手来移动滑动片。当用户正在通过已有技术的插入式耳机装置听声音时,他或她用滑动片关闭额外的小孔,且环境声音很难透入外耳道。当用户希望听到环境声音时,他或她用他的或她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小把手,并使滑动片在插入耳垫的内表面上以打开额外的小孔的方向滑动。接着,环境声音通过额外的小孔、内腔和小孔进入外耳道。因此,用户可在不用摘下已有技术耳机装置的情况下听到环境声音。但是,已有技术的耳机装置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已有技术的插入式耳机装置容易掉落。详细地,已有技术的插入式耳机装置仅仅凭借与限定外耳道的皮肤间的摩擦力在外耳道中保持稳定的姿态。当用户用他的或她的拇指和食指移动滑动片时,用户常常无意中推或拉小把手,并使已有技术的插入式耳机装置在外耳道中倾斜。结果,部分地抵消了对外耳的摩擦力,且减小了的摩擦力不能使已有技术的插入式耳机装置在外耳道中保持稳定。这导致已有技术的插入式耳机装置从外耳道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装置,该耳机装置允许用户听到环境声音而不会无意中从外耳掉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形成耳机装置的一部分的声音导管。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声音产生装置,该声音产生装置配备有耳机装置。11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考虑了已有技术的耳机装置的固有问题,并注意到把手是固接到滑动片的,而滑动片机械地耦合到插入耳垫。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考虑在用于外部声音传播路径的切换装置与用于该切换装置的控制器之间使用电耦合器。控制器与切换装置之间的信号不需要固接。软电缆或无线信道可用于电耦合器,以使控制器上的操作不引起插入耳垫的任何运动。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使用具有致动器的电耦合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到声音信号源的耳机装置,用于将声音发送到人的至少一只外耳中,且耳机装置包括信号-声音转换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内部声音;耳耦合器,与上述人的至少一只外耳衔接并形成有第一声音传播路径,该第一声音传播路径的一端向上述至少一只外耳开放,从而发出外部声音和内部声音到人的外耳;和声音导管,其连接于信号-声音转换器与耳耦合器之间,并形成有第二声音传播路径,该第二声音传播路径的一端连接到第一声音传播路径的另一端,并且其另一端连接到信号-声音转换器,以使内部声音从信号-声音转换器传播到第一声音传播路径,其中声音导管还形成有外部声音入口,该外部声音入口的一端向环境开放且在其另一端向第二声音传播路径开放,且其中耳机装置还包括由声音导管支持的主动阀单元,该主动阀单元响应于电压源所提供的电压以发生变形来以此关闭外部声音入口,并且允许环境通过外部声音入口与第二声音传播路径导通,并且耳机装置还包括连接到主动阀单元并提供电压给主动阀单元的电耦合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于信号-声音转换器与耳耦合器之间的声音导管,并且该声音导管由声音传播路径形成,该声音传播路径的一端向信号-声音转换器开放且其另一端向耳耦合器开放,从而通过耳耦合器将声音发出送到人的外耳,该声音导管还由外部声音入口形成,该外部声音入口的一端向环境开放且其另一端向声音传播路径开放,且声音导管支持主动阀单元,该主动阀单元响应于通过电耦合器从电压源提供的电压以发生变形来以此关闭外部声音入口并允许环境通过外部声音入口与声音传播路径导通。12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向人提供声音的声音产生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声音信号的声音信号源、用于产生电压的电压源以及连接到声音信号源和电压源的用于向人的至少一只外耳发送声音的耳机装置,且耳机装置包括将声音信号转换为内部声音的信号-声音转换器、与人的前述至少一只外耳衔接的耳耦合器、连接于信号-声音转换器与耳耦合器之间的声音导管,耳耦合器形成有第一声音传播路径,该第一声音传播路径的一端向所述的至少一只外耳开放从而向人的外耳发送外部声音和内部声音,声音导管形成有第二声音传播路径,该第二声音传播路径的一端与第一声音传播路径的另一端连接且该第二声音传播路径的另一端与信号-声音转换器连接,以使从信号-声音转换器向第一声音传播路径传播内部声音,其中声音导管还形成有外部声音入口,该外部声音入口的一端向环境幵放且其另一端向第二声音传播路径开放,且其中耳机装置还包括由声音导管支持的主动阀单元,该主动阀单元响应于电压以发生变形来以此关闭外部声音入口并允许环境通过外部声音入口与第二声音传播路径导通,且耳机装置还包括连接于电压源与主动阀单元之间的电耦合器,该电耦合器用于向主动阀单元提供电压。附图说明从如下连同附图的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耳机装置、声音导管和声音产生装置的特征及其优点,其中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的外观的示意正视图,图2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插入式耳机装置的部分截面正视图,图2B是沿着图2A的线A-A的截面图并表示在隔音状态下声音导管上的主动阀单元,图2C也是沿着图2A的线A-A的截面图并表示声音传播状态下声音导管上的主动阀,图3A是表示合并到插入式耳机装置的控制器中的电子系统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图3B是表示运行在电子系统上的计算机程序工作次序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到声音信号源(40;40A;40B;40C;40D;100Ga,100Gb)的耳机装置(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用于将声音发送到人的至少一只外耳(EE),该耳机装置包括:   将声音信号(S1)转换为内部声音的信号-声音转换器(25;25A;25C;25D;25E;25F;25G); 与所述人的至少一只外耳(EE)衔接的耳耦合器(10;10A;10C;10D;10E;10F;10G),该耳耦合器形成有第一 声音传播路径(10d),该第一声音传播路径的一端向所述的至少一只外耳(EE)开放从而将外部声音和所述的内部声音发出以进入到所述人的所述外耳(EE);和 连接到所述信号-声音转换器(25;25A;25C;25D;25E;25F;25G) 与所述耳耦合器(10;10A;10C;10D;10E;10F;10G)之间的声音导管(20;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B;20C;20D;20E;20F;20G),该声音导管形成有第二声音传播路径(20b;200b;201c;202b;203a;204c;205b;206b;207b;208b),该第二声音传播路径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声音传播路径(10d)的另一端且该第二声音传播路径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信号-声音转换器(25;25A;25C;25D;25E;25F;25G),以使所述内部声音从所述信号-声音转换器(25;25A;25C;25D;25E;25F;25G)传播到所述第一声音传播路径(10d), 所述耳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声音导管(20; 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B;20C;20D;20E;20F;20G)还形成有外部声音入口(20c;200c;201a;202a;203b;204a;205a;206a;207a;208a)形成,该外部声音入口的一端向环境开放且另一端向所述第二声音传播路径(20b;200b;201c;202b;203a;204c;205b;206b;207b;208b)开放, 且该耳机装置还包括: 由所述声音导管(20;200;2 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B;20C;20D;20E;20F;20G)支持的主动阀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11 2008-2332991.一种连接到声音信号源(40;40A;40B;40C;40D;100Ga,100Gb)的耳机装置(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用于将声音发送到人的至少一只外耳(EE),该耳机装置包括将声音信号(S1)转换为内部声音的信号-声音转换器(25;25A;25C;25D;25E;25F;25G);与所述人的至少一只外耳(EE)衔接的耳耦合器(10;10A;10C;10D;10E;10F;10G),该耳耦合器形成有第一声音传播路径(10d),该第一声音传播路径的一端向所述的至少一只外耳(EE)开放从而将外部声音和所述的内部声音发出以进入到所述人的所述外耳(EE);和连接到所述信号-声音转换器(25;25A;25C;25D;25E;25F;25G)与所述耳耦合器(10;10A;10C;10D;10E;10F;10G)之间的声音导管(20;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B;20C;20D;20E;20F;20G),该声音导管形成有第二声音传播路径(20b;200b;201c;202b;203a;204c;205b;206b;207b;208b),该第二声音传播路径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声音传播路径(10d)的另一端且该第二声音传播路径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信号-声音转换器(25;25A;25C;25D;25E;25F;25G),以使所述内部声音从所述信号-声音转换器(25;25A;25C;25D;25E;25F;25G)传播到所述第一声音传播路径(10d),所述耳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声音导管(20;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B;20C;20D;20E;20F;20G)还形成有外部声音入口(20c;200c;201a;202a;203b;204a;205a;206a;207a;208a)形成,该外部声音入口的一端向环境开放且另一端向所述第二声音传播路径(20b;200b;201c;202b;203a;204c;205b;206b;207b;208b)开放,且该耳机装置还包括由所述声音导管(20;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B;20C;20D;20E;20F;20G)支持的主动阀单元(21;210;211;212;214;215;216;217;218;21B;21C;21D;21E;21F;21G),该主动阀单元响应于电压源(30b,34;30Ab,41;30b,34;30C,34C;30Db,34D;25Fc,34F;100Ga,34G)所提供的电压(VLT)以发生变形来以此关闭所述外部声音入口(20c;200c;201a;202a;203b;204a;205a;206a;207a;208a),并允许所述环境通过所述外部声音入口(20c;200c;201a;202a;203b;204a;205a;206a;207a;208a)与所述第二声音传播路径(20b;200b;201c;202b;203a;204c;205b;206b;207b;208b)导通,和连接到所述主动阀单元(21;210;211;212;214;215;216;217;218;21B;21C;21D;21E;21F;21G)并向所述主动阀单元(21;210;211;212;214;215;216;217;218;21B;21C;21D;21E;21F;21G)提供所述电压(VLT)的电耦合器(L2;L3,L4;EM;L2,L6;L7;L8)。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导管(20; 200; 201;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B; 20C; 20D; 20E; 20F; 20G)具有外表面,且所述主动阀单元(21; 210; 211; 214; 215; 216; 217; 218; 21B; 21C; 21D; 21E; 21F; 21G)的一部分以使 用所述主动阀单元(21; 210; 211; 214; 215; 216; 217; 218; 21B;21C; 21D; 21E; 21F; 21G)的另一部分关闭所述外部声音入口 (20c; 200c; 201a; 203b; 204a; 205a; 206a; 207a; 208a)这样的方式被 固定于所述声音导管(20; 200; 201;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B; 20C; 20D; 20E; 20F; 20G)的所述外表面。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导管(20; 20B; 20C; 20D; 20E; 20F; 20G)具有环形截面,且所述主动阀单元(21;21B; 21C; 21D; 21E; 21F; 21G)的所述另一部分具有扇形截面。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外部声音入口由多 个通孔(200c; 201a; 203b)组成,且所述主动阀单元具有分别装配 到所述多个通孔(200c; 201a; 203b)的多个变形部件(210a, 210b; 211a, 211b; 2i3a, 213b, 213c)。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导管(200;201; 203)在所述声音导管的所述外表面中具有多个平面,且所述多个通 孔(200c; 201a; 203b)分别向所述多个平面开放,从而允许所述主 动阀单元(210; 211; 213)分别用所述变形部件(210a, 210b; 211a, 211b; 213a, 213b, 213c)关闭和开放所述通孔。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导管(202)具 有限定了所述第二声音传播路径(202b)的内表面(202c),且所述 主动阀单元(212)以用所述主动阀单元(212)关闭和开放所述外部 声音入口 (202a)这样的方式被固定于所述声音导管(202)的所述 内表面。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主动阀单元(214; 215; 216; 217; 218)具有由一种材料形成的垫(224; 225; 226; 227; 228),该种材料比所述主动阀单元(214; 215; 216; 217; 218) 的另一种材料软,且用所述垫(224; 225; 226; 227; 228)关闭所 述外部声音入口 (204a; 205a; 206a; 207a; 208a)。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导管(205;207) 在所述外部声音入口 (205a; 207a)周围形成有环(205d; 207d), 从而当用所述主动阀单元(215; 217)关闭所述外部声音入口 (205a; 207a)时将所述垫(225; 227)压到所述环(205d; 207d)。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外部声音入口(208a)具有与所述塾(228)的结构相对应的结构,且用所述垫(228) 塞住所述外部声音入口 (208a)。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主动阀单元(21; 210; 211; 212; 214; 215; 216; 217; 218; 21B; 21C; 21D; 21E; 21F; 21G)具有在对其施加了所述电压(VLT)的条件下可变形的 电声聚合物层(21a2)。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机装置,其中所述电声聚合物层 (21a2)根据所述电压(VLT)的极性而变形不同。12. —种声音导管(20;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B; 20C; 20D; 20E; 20F; 20G),其连接于信号-声 音转换器(25; 25A; 25C; 25D; 25E; 25F; 25G)与耳耦合器(10;10A; 10C; 10D; 10E; 10F; 10G)之间,并且该声音导管形成有声音传播路径(20b; 200b; 201c; 202b; 203a; 204c; 205b; 206b; 207b; 208b),该声音传播路径的一端向所述信号-声音转换器(25; 25A; 25C; 25D; 25E; 25F; 25G)开放且另 一端向所述耳耦合器开放,从而通过所述耳耦合器(10; 10A; IOC; 10D; 10E; 10F; 10G)将声音发出到人的外耳(EE), 所述声音导管的特征在于所述声音导管(20;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B; 20C; 20D; 20E; 20F; 20G)还形成有外部声音入口 (20c; 200c; 201a; 202a; 203b; 204a; 205a; 206a; 207a; 208a),该夕卜部声音入口的一端向环境开放且另一端向所述声音传播路径(20b;200b; 201c; 202b; 203a; 204c; 205b; 206b; 207b; 208b)开放,且所述声音导管的特征在于所述声音导管(20;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川宗一松原吉胜出向常泰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