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汽车制动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902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5
本申请属于汽车配件的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制动鼓,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汽车制动鼓,其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刹车片,还包括外部基体和内刹车鼓,所述内刹车鼓与外部基体同轴设置,且二者的直壁固定连接;所述外部基体的内壁与内刹车鼓的外周壁围合形成散热腔;所述外部基体的圆周壁上设有外散热孔,所述内刹车鼓的圆周壁上设有内散热孔;所述外部基体安装在汽车轮毂上,所述内刹车鼓的内壁与刹车片摩擦配合。本申请通过外部基体和内刹车鼓的“双层”设计,以及外散热孔、内散热孔和散热腔之间协同配合,形成了良好的热对流风道,能够对刹车片和内刹车鼓有效地降温散热,妥善地优化了相关技术中制动鼓热量堆积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汽车配件的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制动鼓,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汽车制动鼓


技术介绍

1、汽车制动鼓是用于汽车轮轴和制动片之间的摩擦部件,由铸铁等材料制成,固定安装在汽车轮毂上;因其低廉的造价和良好的性能,汽车制动鼓广泛地应用于汽车领域。当驾驶者踩动刹车板时,制动系统的刹车片会与制动鼓摩擦,从而降低车辆的速度。

2、传统的汽车制动鼓都是利用单侧的刹车片和制动鼓的内壁摩擦来实现制动,这种单侧的摩擦会使得制动鼓和刹车片摩擦不均匀,从而导致制动鼓和刹车片的使用寿命减少;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汽车制动鼓,这种高强度制动鼓通过两组相对设置的刹车片,使得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摩擦均匀,从而增加了制动鼓和刹车片的使用寿命。

3、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通过增加一组刹车片,来增加其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面积,从而使得制动鼓所受摩擦力较为均匀,但是随着制动鼓与刹车片摩擦面积的增加,二者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也会陡增,上述制动鼓仅依靠自身的热传导,难以将摩擦产生的热量完全导出,因此热量会堆积在刹车片和制动鼓的摩擦面,久而久之会增加刹车片的磨损、降低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系数,导致汽车的制动效果下降,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制动鼓在刹车时热量高难以导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度汽车制动鼓,通过外部基体和内刹车鼓的“双层”设计,以及外散热孔、内散热孔和散热腔之间协同配合,形成了良好的热对流风道,能够对刹车片和内刹车鼓有效地降温散热,妥善地优化了上述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强度汽车制动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强度汽车制动鼓,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刹车片,还包括外部基体和内刹车鼓,所述内刹车鼓与外部基体同轴设置,且二者的直壁固定连接;所述外部基体的内壁与内刹车鼓的外周壁围合形成散热腔;所述外部基体的圆周壁上设有外散热孔,所述内刹车鼓的圆周壁上设有内散热孔;所述外部基体安装在汽车轮毂上,所述内刹车鼓的内壁与刹车片摩擦配合。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外部基体和内刹车鼓的“双层”设计,使得二者之间形成散热腔,散热腔与外散热孔、内散热孔配合,能够形成良好的热对流风道,在刹车片与内刹车鼓摩擦时,对二者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从而避免了热量堆积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优化了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外散热孔和内散热孔一一对应,对应的内散热孔和外散热孔的轴线重合。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散热孔和内散热孔一一对应且轴线重合时,刹车片和内刹车鼓之间的热量能够更加轻易地依次通过内散热孔和外散热孔,增加了该制动鼓的散热性能。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外散热孔的孔径大于内散热孔;所述散热腔中固定连接有增流散热筒,所述增流散热筒呈类圆台状,其窄端与内刹车鼓的外壁固定连接,并与内散热孔连通;其宽端与外部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与外散热孔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流散热筒为类圆台状,当外部空气通过外散热孔进入增流散热筒,再经由增流散热筒从内散热孔流出时,空气流经的口径逐渐减小,流速逐渐增加,对刹车片和内刹车鼓的降温效果也增加;因此,增设增流散热筒,有助于进一步增加该制动鼓的散热性能。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增流散热筒窄端的内径与内散热孔孔径相同,窄端的端壁固定连接在内刹车鼓的外壁上;所述增流散热筒宽端的内径与外散热孔的孔径相同,宽端的端壁固定连接在外部基体的内壁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增流散热筒满足上述条件时,不仅能起到增加气体流速的作用,还能将内刹车鼓和外部基体沿径向连接,增加了该汽车制动鼓的结构强度。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增流散热筒的周壁上开设有对流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流孔使得该制动鼓中的气流风道更加优良,空气对刹车片和内刹车鼓的散热效果更加优异。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当该汽车制动鼓用于3.5吨及以下的汽车时,所述内刹车鼓的厚度为15-20mm;当该汽车制动鼓用于3.5吨以上的汽车时,所述内刹车鼓的厚度为20-25mm。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内刹车鼓过薄,则结构强度较低,难以满足实际行驶时的制动需求;若内刹车鼓过厚,则自身热传导的效率降低,散热效果较差;不同重量的汽车对内刹车鼓厚度的要求不同,当内刹车鼓满足上述条件时,既能够满足汽车的制动需求,又具备良好的散热功效。

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当该汽车制动鼓用于3.5吨以下的汽车时,所述刹车片的摩擦材料选用半金属材料,摩擦系数为0.35-0.45;当该汽车制动鼓用于3.5吨以上的汽车时,所述刹车片的摩擦材料选用陶瓷材料,摩擦系数为0.45以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刹车片的摩擦材料摩擦系数过低,则会在摩擦过程中发生打滑,增加了汽车的制动距离,带来安全隐患;若刹车片的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若过高,则会在刹车时产生大量热量,对刹车片也会造成大量损耗,降低了刹车片的使用寿命;当刹车片满足上述条件时,既能满足汽车制动,又能保证刹车片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本申请通过外部基体和内刹车鼓的“双层”设计,以及外散热孔、内散热孔和散热腔之间协同配合,形成了良好的热对流风道,能够对刹车片和内刹车鼓有效地降温散热,妥善地优化了相关技术中制动鼓热量堆积的技术问题;

19、本申请的增流散热筒呈类圆台状,能够增加经过气流的流速,进一步增加了该制动鼓的散热性能;

20、本申请的增流散热筒不仅能起到辅助散热功效,还将内刹车鼓和外部基体沿径向固定连接,增加了该制动鼓的结构强度;

21、本申请痛经过设置对流孔,进一步增加了刹车时该制动鼓中的空气对流,使得其降温散热效果更加优异;

22、本申请针对不同重量的汽车,提出不同厚度的内刹车鼓以及不同摩擦系数的刹车片,适用性较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汽车制动鼓,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刹车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基体(1)和内刹车鼓(2),所述内刹车鼓(2)与外部基体(1)同轴设置,且二者的直壁固定连接;所述外部基体(1)的内壁与内刹车鼓(2)的外周壁围合形成散热腔(3);所述外部基体(1)的圆周壁上设有外散热孔(11),所述内刹车鼓(2)的圆周壁上设有内散热孔(21);所述外部基体(1)安装在汽车轮毂上,所述内刹车鼓(2)的内壁与刹车片摩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汽车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散热孔(11)和内散热孔(21)一一对应,对应的内散热孔(21)和外散热孔(11)的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汽车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散热孔(11)的孔径大于内散热孔(21);所述散热腔(3)中固定连接有增流散热筒(4),所述增流散热筒(4)呈类圆台状,其窄端与内刹车鼓(2)的外壁固定连接,并与内散热孔(21)连通;其宽端与外部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与外散热孔(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汽车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散热筒(4)窄端的内径与内散热孔(21)孔径相同,窄端的端壁固定连接在内刹车鼓(2)的外壁上;所述增流散热筒(4)宽端的内径与外散热孔(11)的孔径相同,宽端的端壁固定连接在外部基体(1)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汽车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散热筒(4)的周壁上开设有对流孔(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汽车制动鼓,其特征在于:当该汽车制动鼓用于3.5吨及以下的汽车时,所述内刹车鼓(2)的厚度为15-20mm;当该汽车制动鼓用于3.5吨以上的汽车时,所述内刹车鼓(2)的厚度为20-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汽车制动鼓,其特征在于:当该汽车制动鼓用于3.5吨以下的汽车时,所述刹车片的摩擦材料选用半金属材料,摩擦系数为0.35-0.45;当该汽车制动鼓用于3.5吨以上的汽车时,所述刹车片的摩擦材料选用陶瓷材料,摩擦系数为0.45以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汽车制动鼓,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刹车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基体(1)和内刹车鼓(2),所述内刹车鼓(2)与外部基体(1)同轴设置,且二者的直壁固定连接;所述外部基体(1)的内壁与内刹车鼓(2)的外周壁围合形成散热腔(3);所述外部基体(1)的圆周壁上设有外散热孔(11),所述内刹车鼓(2)的圆周壁上设有内散热孔(21);所述外部基体(1)安装在汽车轮毂上,所述内刹车鼓(2)的内壁与刹车片摩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汽车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散热孔(11)和内散热孔(21)一一对应,对应的内散热孔(21)和外散热孔(11)的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汽车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散热孔(11)的孔径大于内散热孔(21);所述散热腔(3)中固定连接有增流散热筒(4),所述增流散热筒(4)呈类圆台状,其窄端与内刹车鼓(2)的外壁固定连接,并与内散热孔(21)连通;其宽端与外部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与外散热孔(1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科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欧亿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