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6899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座;第一支撑结构,位于安装座的上方,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支撑顶部和设置在支撑顶部两侧的第一支撑脚部和第二支撑脚部;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二磁性件设置在第一支撑脚部上,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斥配合;导向结构,设置在安装座和第一支撑脚部之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支撑防护装置防护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我国的煤炭主要是地下开采,需要在井下开掘巷道,巷道是地表与矿体之间钻凿出的通路,用来运矿、通风、排水、行人等。在临空的围岩中会发生突发的破坏现象,称为冲击地压。冲击地压是煤炭开采过程中较大危险因素,不仅会对企业生产造成损失,还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为避免危险的发生,巷道内腔需要设置防护装置。

2、传统的冲击地压防护装置通常选用u型钢架对巷道进行支护,u型钢架适应于服务时间长、围岩不稳定的巷道,但是当产生的冲击较大时,由于现有u型支架的表面没有吸收冲击的装置,当发生较大的冲击地压时,容易导致u型支架的损坏,从而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进而不能有效的保障工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防护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支撑防护装置防护效果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座;第一支撑结构,位于安装座的上方,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支撑顶部和设置在支撑顶部两侧的第一支撑脚部和第二支撑脚部;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二磁性件设置在第一支撑脚部上,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斥配合;导向结构,设置在安装座和第一支撑脚部之间。

3、进一步地,导向结构包括嵌套配合的导向筒和导向板,导向筒设置在安装座上,导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脚部上,第一磁性件设置在导向筒内,第二磁性件设置在导向板内

4、进一步地,支撑防护装置还包括传动结构、承载座和复位件,承载座在导向结构的导向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导向筒内,导向板通过传动结构驱动承载座朝向第二磁性件移动,复位件位于导向筒和承载座之间并向承载座施加远离第二磁性件的复位力,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承载座内。

5、进一步地,承载座包括底板及与底板连接的围板,第一磁性件设置在底板上并位于围板内。

6、进一步地,传动结构包括齿轮、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第一齿条设置在导向板朝向围板的一侧上,第二齿条设置在围板朝向导向板的一侧,齿轮固定在导向筒的内部并位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啮合。

7、进一步地,复位件为拉簧。

8、进一步地,支撑防护装置还包括罩设在第一支撑结构外侧的第二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包括拱形顶以及与拱形顶的两侧连接的第一立架和第二立架,支撑顶部和拱形顶之间具有间隔,支撑防护装置还包括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设置在支撑顶部和拱形顶之间。

9、进一步地,拱形顶和第一立架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支撑防护装置还包括配重块和连接绳,连接绳穿过通孔,连接绳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结构连接,连接绳的第二端与配重块连接。

10、进一步地,支撑防护装置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限位槽和限位块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立架朝向配重块的一侧,限位槽和限位块中的另一个设置在配重块朝向第一立架的一侧。

11、进一步地,安装座设置在第一立架朝向第二立架的一侧。

12、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安装座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支撑顶部、第一支撑脚部以及第二支撑脚部,第一支撑脚部和第二支撑脚部设置在支撑顶部两侧。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二磁性件设置在第一支撑脚部上,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斥配合。在安装座和第一支撑脚部之间设置有导向结构。通过上述的设置,安装座能够对第一支撑结构起到支撑作用。第一支撑脚部和第二支撑脚部的设置,使得第一支撑结构在受到冲击时,第一支撑结构的受力更合理,避免第一支撑结构受到较大冲击力后产生损坏,即使得第一支撑结构能够更有效地起到支撑作用。第一支撑结构受到冲击时,第一支撑结构向靠近安装座的方向移动,即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第一磁性件与设置在第一支撑脚部上的第二磁性件相互靠近,同时由于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斥配合,即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互靠近时,斥力增大,使得第一磁性件受到向远离安装座方向移动的力,与第一支撑结构传递的冲击力相抵消,避免第一支撑结构受到较大冲击力后产生损坏,进而支撑防护装置能够起到防护作用。导向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支撑脚部向靠近安装座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对第一支撑结构起到导向作用,避免第一支撑结构产生偏移,影响支撑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支撑防护装置防护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40)包括嵌套配合的导向筒(41)和导向板(42),所述导向筒(41)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0)上,所述导向板(4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脚部(22)上,所述第一磁性件(31)设置在所述导向筒(41)内,所述第二磁性件(32)设置在所述导向板(4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防护装置还包括传动结构(50)、承载座(60)和复位件(70),所述承载座(60)在所述导向结构(40)的导向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筒(41)内,所述导向板(42)通过所述传动结构(50)驱动所述承载座(60)朝向所述第二磁性件(32)移动,所述复位件(70)位于所述导向筒(41)和所述承载座(60)之间并向所述承载座(60)施加远离所述第二磁性件(32)的复位力,所述第一磁性件(31)设置在所述承载座(6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60)包括底板(61)及与所述底板(61)连接的围板(62),所述第一磁性件(31)设置在所述底板(61)上并位于所述围板(6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50)包括齿轮(51)、第一齿条(52)以及第二齿条(53),所述第一齿条(52)设置在所述导向板(42)朝向所述围板(62)的一侧上,所述第二齿条(53)设置在所述围板(62)朝向所述导向板(42)的一侧,所述齿轮(51)固定在所述导向筒(4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第一齿条(52)和所述第二齿条(53)之间,所述齿轮(51)与所述第一齿条(52)和所述第二齿条(53)均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70)为拉簧(7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防护装置还包括罩设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0)外侧的第二支撑结构(80),所述第二支撑结构(80)包括拱形顶(81)以及与所述拱形顶(81)的两侧连接的第一立架(82)和第二立架(83),所述支撑顶部(21)和所述拱形顶(81)之间具有间隔,所述支撑防护装置还包括弹性支撑件(90),所述弹性支撑件(90)设置在所述支撑顶部(21)和所述拱形顶(8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顶(81)和所述第一立架(82)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100),所述支撑防护装置还包括配重块(110)和连接绳(120),所述连接绳(120)穿过所述通孔(100),所述连接绳(1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0)连接,所述连接绳(120)的第二端与所述配重块(11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防护装置还包括限位结构(130),所述限位结构(130)包括限位槽(131)和限位块(132),所述限位槽(131)和所述限位块(132)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架(82)朝向所述配重块(110)的一侧,所述限位槽(131)和所述限位块(132)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配重块(110)朝向所述第一立架(82)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架(82)朝向所述第二立架(83)的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40)包括嵌套配合的导向筒(41)和导向板(42),所述导向筒(41)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0)上,所述导向板(4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脚部(22)上,所述第一磁性件(31)设置在所述导向筒(41)内,所述第二磁性件(32)设置在所述导向板(4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防护装置还包括传动结构(50)、承载座(60)和复位件(70),所述承载座(60)在所述导向结构(40)的导向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筒(41)内,所述导向板(42)通过所述传动结构(50)驱动所述承载座(60)朝向所述第二磁性件(32)移动,所述复位件(70)位于所述导向筒(41)和所述承载座(60)之间并向所述承载座(60)施加远离所述第二磁性件(32)的复位力,所述第一磁性件(31)设置在所述承载座(6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60)包括底板(61)及与所述底板(61)连接的围板(62),所述第一磁性件(31)设置在所述底板(61)上并位于所述围板(6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50)包括齿轮(51)、第一齿条(52)以及第二齿条(53),所述第一齿条(52)设置在所述导向板(42)朝向所述围板(62)的一侧上,所述第二齿条(53)设置在所述围板(62)朝向所述导向板(42)的一侧,所述齿轮(51)固定在所述导向筒(4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第一齿条(52)和所述第二齿条(53)之间,所述齿轮(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富周飞郭靖周晓峪徐源山李波祝新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