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斜拉桥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山区大跨径斜拉桥由于地形复杂,钢箱梁安装施工条件差,采用常规的施工方法通常需要付出较大的时间和费用成本。现有技术主要通过船运及滩区设置存梁支架将钢箱梁存放在安装位置下方,采用桥面吊机或大吨位浮吊进行垂直起吊定位安装,待本节段拉索张拉完成后,方可放松吊点,进入下一节段钢箱梁吊装施工。该方法存梁支架及大吨位浮吊费用较高,钢箱梁需垂直起吊,受桥位处地形限制较大,影响施工的便捷性,单个节段钢箱梁吊装施工周期较长。
2、因此,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括以下步骤:
3、根据每个节段钢箱梁重量确定斜拉索首次的张拉值t1,并确定临时连接件的结构、位置和数量;
4、架设缆索起重系统,并在工厂预制的钢箱梁端部安装临时外法兰和临时匹配件;
5、将首节段钢箱梁定位安装在桥塔处钢混结合段上;
6、将本岸钢箱梁吊装至首节段钢箱梁跨中侧悬臂端进行定位,随后将首节段钢箱梁与本岸钢箱梁桥塔侧的临时外法兰和临时匹配件分别进行匹配连接,形成临时连接件,再张拉本岸钢箱梁斜拉索的索力至t1;
7、缆索起重系统退出本岸钢箱梁安装工作
8、连接本岸钢箱梁桥塔端与首节段钢箱梁之间的环缝;
9、拆除本岸钢箱梁桥塔端连接完成的临时连接件,随后张拉本岸钢箱梁上的斜拉索的索力至预设值t,完成本岸钢箱梁的安装;
10、重复以上安装步骤,完成剩余梁段施工,直至主桥合龙。
11、优选的,在确定斜拉索首次的张拉值t1步骤中,张拉值t1的竖向分力的合力与本岸梁段钢箱梁自重相等。
12、优选的,在确定临时连接件的结构、位置和数量步骤中,临时连接件包括临时匹配件和临时外法兰,临时外法兰设置在箱梁顶板、腹板及底板相互交界局部刚度较大处,临时匹配件均匀的布置在钢箱梁顶板、腹板及底板上,兼顾钢箱梁定位功能。
13、优选的,在将首节段钢箱梁定位安装在桥塔处钢混结合段上步骤中,首节段钢箱梁仅在跨中侧悬臂端安装有临时外法兰和临时匹配件。
14、优选的,在本岸钢箱梁吊装步骤中,采用缆索起重系统连接本岸钢箱梁上吊耳,将钢箱梁吊装至首节段钢箱梁跨中侧悬臂端进行定位。
15、优选的,在本岸钢箱梁吊装步骤中,本岸钢箱梁定位完成后,将首节段钢箱梁跨中侧悬臂端的临时外法兰和临时匹配件与本岸钢箱梁桥塔侧的临时外法兰和临时匹配件分别匹配连接,形成临时连接件。
16、优选的,在张拉本岸钢箱梁的斜拉索的索力至t1步骤中,将本岸钢箱梁的斜拉索逐渐对称张拉至索力t1,使钢箱梁的自重逐渐从缆索起重系统承重转换为通过拉索竖向分力平衡,索力t1产生的水平分力通过临时连接件传递至首节段钢箱梁。
17、优选的,在连接本岸钢箱梁与首节段钢箱梁之间的环缝步骤中,缆索起重系统退出本节段工作后,采用焊接及栓接形式连接本岸钢箱梁桥塔端与首节段钢箱梁,使本岸钢箱梁与首节段钢箱梁连接成一个整体。
18、优选的,在拆除本岸钢箱梁桥塔侧临时连接件步骤中,拆除本岸钢箱梁桥塔侧临时连接件,使斜拉索的索力t1产生的水平分力转为通过钢箱梁环缝传递至首节段钢箱梁。
19、优选的,在重复以上安装步骤,完成剩余梁段施工,直至主桥合龙步骤中,当本梁段斜拉索张拉至索力t1后,在进行本梁段环缝连接前,放松缆索起重系统与吊耳的连接,移动缆索起重系统,起吊对岸钢箱梁,从而实现缆索系统较早放松吊点,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与传统的钢箱梁吊装施工相比,通过在钢箱梁上设置临时连接件来实现缆索起重系统较早的放松吊点,退出本岸钢箱梁的安装工作,从而较早的投入到对岸钢箱梁的吊装工作,此方法配合缆索起重系统,成功解决了山区钢箱梁吊装受地形限制和施工进度较慢的问题,进而减少了施工费用,综合效益显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斜拉索(7)首次的张拉值T1步骤中,张拉值T1的竖向分力的合力与本岸钢箱梁(6)自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临时连接件(11)的结构、位置和数量步骤中,临时连接件(11)包括临时匹配件(10)和临时外法兰(9),临时外法兰(9)设置在箱梁顶板、腹板及底板相互交界局部刚度较大处,临时匹配件(10)均匀的布置在钢箱梁顶板、腹板及底板上,兼顾钢箱梁定位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首节段钢箱梁(5)定位安装在桥塔处钢混结合段上步骤中,首节段钢箱梁(5)仅在跨中侧悬臂端安装有临时外法兰(9)和临时匹配件(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本岸钢箱梁(6)吊装步骤中,采用缆索起重系统(2)连接本岸钢箱梁(6)上吊耳(8),将钢箱梁吊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本岸钢箱梁(6)吊装步骤中,本岸钢箱梁(6)定位完成后,将首节段钢箱梁(5)跨中侧悬臂端的临时外法兰(9)和临时匹配件(10)与本岸钢箱梁(6)桥塔侧的临时外法兰(9)和临时匹配件(10)分别匹配连接,形成临时连接件(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张拉本岸钢箱梁(6)的斜拉索(7)的索力至T1步骤中,将本岸钢箱梁(6)的斜拉索(7)逐渐对称张拉至索力T1,使本岸钢箱梁(6)的自重逐渐从缆索起重系统(2)承重转换为通过斜拉索(7)竖向分力平衡,索力T1产生的水平分力通过临时连接件(11)传递至首节段钢箱梁(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本岸钢箱梁(6)与首节段钢箱梁(5)之间的环缝(12)步骤中,采用焊接及栓接形式连接本岸钢箱梁(6)桥塔端与首节段钢箱梁(5),使本岸钢箱梁(6)与首节段钢箱梁(5)连接成一个整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拆除本岸钢箱梁(6)桥塔侧临时连接件(11)步骤中,拆除本岸钢箱梁(6)桥塔侧临时连接件(11),使斜拉索(7)的索力T1产生的水平分力转为通过钢箱梁环缝(12)传递至首节段钢箱梁(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重复以上安装步骤,完成剩余梁段施工,直至主桥合龙步骤中,当本梁段斜拉索(7)张拉至索力T1后,在进行本梁段环缝(12)连接前,放松缆索起重系统(2)与吊耳(8)的连接,移动缆索起重系统(2),起吊对岸钢箱梁,从而实现缆索起重系统(2)较早放松吊点,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斜拉索(7)首次的张拉值t1步骤中,张拉值t1的竖向分力的合力与本岸钢箱梁(6)自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临时连接件(11)的结构、位置和数量步骤中,临时连接件(11)包括临时匹配件(10)和临时外法兰(9),临时外法兰(9)设置在箱梁顶板、腹板及底板相互交界局部刚度较大处,临时匹配件(10)均匀的布置在钢箱梁顶板、腹板及底板上,兼顾钢箱梁定位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首节段钢箱梁(5)定位安装在桥塔处钢混结合段上步骤中,首节段钢箱梁(5)仅在跨中侧悬臂端安装有临时外法兰(9)和临时匹配件(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本岸钢箱梁(6)吊装步骤中,采用缆索起重系统(2)连接本岸钢箱梁(6)上吊耳(8),将钢箱梁吊装至首节段钢箱梁(5)跨中侧悬臂端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斜拉桥钢箱梁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本岸钢箱梁(6)吊装步骤中,本岸钢箱梁(6)定位完成后,将首节段钢箱梁(5)跨中侧悬臂端的临时外法兰(9)和临时匹配件(10)与本岸钢箱梁(6)桥塔侧的临时外法兰(9)和临时匹配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从晋,杨盼杰,廖宸锋,刘梦麟,陈鑫,李芳园,陈啟婵,林云,李振华,夏梁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