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分级相变储热罐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分级相变储热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774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储能领域,公开了一种分级相变储热罐,包括罐体、分级相变储热层、换热管、水体储热层、信息采集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油田工业区闲置储油罐为载体,将其改造为分级相变储热罐。储热罐中的分级相变储热层由三层金属外框和金属隔板及其内部封装的储热石蜡组成,分级相变储热层位于水体储热层中通过对传热流体热量的分级吸收来增加整体储热量。储热石蜡分为三种不同熔化温度的石蜡。换热管由等距排列的高温换热管束和弹簧形常温换热盘管组成从而强化传热性能、降低热分层水平。信息采集控制系统实时测定传热流体温度分布并根据温度数据控制换热管进出口开闭。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稳定、维护方便、储热量大等特点,同时热能利用率高、智能控制便捷,有利于解决热能浪费、环境热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级相变储热罐,包括罐体(1)、分级相变储热层(2)、换热管(16)、水体储热层(11)、信息采集控制系统(19)。分级相变储热层(2)包括金属外框(9)、金属隔板(7)、第一级石蜡储热层(6)、第二级石蜡储热层(5)和第三级石蜡储热层(4);换热管(16)包括高温换热管束(17)、常温换热盘管(18)、高温传热流体进口(13)、高温传热流体进口阀门(12)、高温传热流体出口(23)、高温传热流体出口阀门(22)、常温传热流体进口(20)、常温传热流体进口阀门(21)、常温传热流体出口(14)、常温传热流体出口阀门(15)、汇流器(3)、分流器(10)和金属支架(8);信息采集控制系统(19)包括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第一导线、数据处理器、电源、智能开关、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测点、温度调节控制器和第二导线。其特征在于:分级相变储热层(2)第一、二、三级石蜡为由下至上排列;高温换热管束(17)内嵌在分级相变储热层(2)中,高温传热流体进口(13)位于罐体(1)下部,高温传热流体出口(23)位于罐体(1)上部,汇流器(3)和分流器(10)分别位于分级相变储热层(2)上、下方;常温换热盘管(18)位于分级相变储热层中,常温换热盘管(18)使用金属支架(8)固定在分级相变储热层中,常温换热盘管起始段位于第三级石蜡储热层中部,其进口(20)于罐体(1)侧面伸出,常温换热盘管末段位于第一级石蜡储热层中部,其出口(14)于罐体(1)侧面伸出;分级相变储热层(2)的金属外框(9)和金属隔板(7)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金属外框(9)和金属隔板(7)由高热导率、耐腐蚀、抗压性能好和表面光滑的金属材料采用塑性加工法加工成型;第一导线上端焊接在高温传热流体进口(13)处、经过高温传热流体出口(23)和常温传热流体出口(14)、下端通过常温传热流体进口(20)引出接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形成闭合回路,第二导线上端焊接在罐体(1)外表面连接常温传热流体进口阀门(15)、常温传热流体出口阀门(22)、高温传热流体进口阀门(12)和高温传热流体出口阀门(22)且外接温度调节控制器,电源、智能开关;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测点有4个,第一个位于常温传热流体进口阀门(21)上,第二个位于常温传热流体出口阀门(15)上,第三个位于高温传热流体进口阀门(12)上,第四个位于高温传热流体出口阀门(22)上;常温传热流体进口(20)、常温传热流体出口(14)、高温传热流体进口(13)和高温传热流体出口(23)均做密封处理,第一导线与温度调节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相变储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石蜡储热层(6)、第二级石蜡储热层(5)和第三级石蜡储热层(4)内所封装的石蜡熔化温度分别是75℃、70℃和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相变储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石蜡储热层(6)、第二级石蜡储热层(5)和第三级石蜡储热层(4)的底面积相同为罐底面积的5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相变储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石蜡储热层(6)、第二级石蜡储热层(5)和第三级石蜡储热层(4)的高度为罐高度的20%、10%和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相变储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换热管束(17)等间距穿过分级相变储热层,四角的管束距金属外框(12)150 mm。常温换热盘管(18)呈弹簧形螺旋分布于分级相变储热层且直径为罐体(1)直径的62.5%,常温换热盘管(18)的垂直间距相等。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相变储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换热管束(17)和常温换热盘管(18)直径均在100-200 mm范围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级相变储热罐,包括罐体(1)、分级相变储热层(2)、换热管(16)、水体储热层(11)、信息采集控制系统(19)。分级相变储热层(2)包括金属外框(9)、金属隔板(7)、第一级石蜡储热层(6)、第二级石蜡储热层(5)和第三级石蜡储热层(4);换热管(16)包括高温换热管束(17)、常温换热盘管(18)、高温传热流体进口(13)、高温传热流体进口阀门(12)、高温传热流体出口(23)、高温传热流体出口阀门(22)、常温传热流体进口(20)、常温传热流体进口阀门(21)、常温传热流体出口(14)、常温传热流体出口阀门(15)、汇流器(3)、分流器(10)和金属支架(8);信息采集控制系统(19)包括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第一导线、数据处理器、电源、智能开关、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测点、温度调节控制器和第二导线。其特征在于:分级相变储热层(2)第一、二、三级石蜡为由下至上排列;高温换热管束(17)内嵌在分级相变储热层(2)中,高温传热流体进口(13)位于罐体(1)下部,高温传热流体出口(23)位于罐体(1)上部,汇流器(3)和分流器(10)分别位于分级相变储热层(2)上、下方;常温换热盘管(18)位于分级相变储热层中,常温换热盘管(18)使用金属支架(8)固定在分级相变储热层中,常温换热盘管起始段位于第三级石蜡储热层中部,其进口(20)于罐体(1)侧面伸出,常温换热盘管末段位于第一级石蜡储热层中部,其出口(14)于罐体(1)侧面伸出;分级相变储热层(2)的金属外框(9)和金属隔板(7)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金属外框(9)和金属隔板(7)由高热导率、耐腐蚀、抗压性能好和表面光滑的金属材料采用塑性加工法加工成型;第一导线上端焊接在高温传热流体进口(13)处、经过高温传热流体出口(23)和常温传热流体出口(14)、下端通过常温传热流体进口(20)引出接热电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洋洋牛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艾特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