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766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包括上槽体和设置于上槽体底部的下槽体,开设于下槽体内部的安装槽,设置于安装槽内的导体,还包括设置于安装槽中部的散热部件;散热部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槽中部的安装板,对称设置于安装板两侧的压缩组件,对称设置于压缩组件两侧的封堵组件,以及对称设置于下槽体上的散热组件;压缩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安装板一侧的两根压缩件,设置于压缩件一侧的压缩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散热部件可以解决母线槽内高温高压的情况,将母线槽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组件扩散出去,降低母线槽内的温度,避免母线槽内热量的堆积导致的温度过高,造成导体和绝缘材料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限于母线槽散热,尤其涉及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母线槽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重要设备。它通常被安装在开关站、变电站等电力系统中,用于连接各种电器设备和线路。母线槽通常由导体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在室内和室外的环境下长时间运行。

2、但现有技术仍存在以下缺陷:

3、1.母线槽的中部为密封型,虽然密封性较高,可以与外界空气进行隔绝,但是若其底部受到火烧受热时,其内部的升高,导致其内部的热量越积越多,高温导致母线槽内的压强会逐渐增大,高温高压会对母线槽内部正常的工作环境造成影响,导致内部器件和绝缘材料的变形和损坏,降低了工作的安全性和母线槽的使用寿命;

4、2.一般的母线槽顶部为水平状,母线槽安装在室外时,雨水会堆积在其顶部,长时间的堆积会对母线槽造成侵蚀和挤压,造成母线槽的损坏,也会导致母线槽的使用寿命降低,以及降低了其在外部环境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问题存在散热性能和防水性能差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当母线槽受热时,通过散热部件将其内部的高温高压气体排出,提高内部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延迟其使用寿命。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3、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包括上槽体和设置于上槽体底部的下槽体,开设于下槽体内部的安装槽,设置于安装槽内的导体,还包括设置于安装槽中部的散热部件;

4、所述散热部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槽中部的安装板,对称设置于安装板两侧的压缩组件,对称设置于压缩组件两侧的封堵组件,以及对称设置于下槽体上的散热组件;

5、所述压缩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安装板一侧的两根压缩件,设置于压缩件一侧的压缩板,开设于压缩板中部的移动孔,且移动孔的侧壁与导体滑动连接,移动孔的侧壁与导体的四周紧密贴合。

6、上述方案中,所述压缩板的侧壁与安装槽滑动连接,且压缩板的四周与安装槽的槽壁紧密贴合。

7、上述方案中,所述压缩件共八根,对称设置在导体的两侧。

8、上述方案中,所述封堵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板一侧的第一封堵板,设置于第一封堵板一侧的第二封堵板,分别开设于第一封堵板和第二封堵板相反一侧的连通孔,开设于第一封堵板一侧的滑动槽,且第二封堵板的两侧与滑动槽滑动连接,对称开设于滑动槽底部的滑动孔,对称开设于第二封堵板两侧的移动槽,以及对称设置于移动槽上的移动条,且移动条与滑动孔滑动连接,第一封堵板的一侧与安装槽的一侧紧密贴合。

9、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呈线性阵列开设于下槽体上的散热孔,设置于散热孔一侧的第一拐点,设置于第一拐点一侧的第二拐点,以及设置于第二拐点处的过滤件。

10、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热孔为管状结构,其中,一端与下槽体上的开设的孔相通,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槽。

11、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热孔所在位置与压缩组件所在位置对应。

12、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热部件的顶部设置有防水部件;所述防水部件包括呈线性阵列设置于上槽体顶部的防水组件和对称开设于下槽体上的滑落面。

13、上述方案中,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对称开设于上槽体两侧的落雨孔,开设于落雨孔上方的斜面一,以及开设于滑落面一侧的斜面二。

14、上述方案中,所述落雨孔为倾斜孔,孔口向下。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散热部件可以解决母线槽内高温高压的情况,将母线槽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组件扩散出去,降低母线槽内的温度,避免母线槽内热量的堆积导致的温度过高,造成导体和绝缘材料的损坏。

17、2.本专利技术中滑动槽,滑动孔,移动条和移动槽的设置使得第一封堵板和第二封堵在初始状态时,对散热组件的一侧进行封堵,尽可能将母线槽的内部与外界空气进行隔离开来,兼顾了母线槽内部的散热和干燥性的需求,避免外界的潮气和灰尘大范围的进入到母线槽内,对母线槽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提高了母线槽工作的安全性和其内部的清洁性。

18、3.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的设置,避免雨水从散热孔内直接进入到母线槽内,第二拐点处设置的过滤件起过滤作用,当母线槽底部被火烧时,会产生许多烟尘,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以及过滤件可以对飘进的烟尘进行初步和进一步的过滤,避免烟尘的进入,提高母线槽内部的清洁度。

19、4.本专利技术中斜面一和斜面二的设置使得落在母线槽顶部的雨水都可以从落雨孔被排出,降低了雨水堆积在母线槽顶部的概率,提高排水效率,增强防水性能。

20、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散热部件可以解决母线槽内高温高压的情况,将母线槽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组件扩散出去,降低母线槽内的温度,避免母线槽内热量的堆积导致的温度过高,造成导体和绝缘材料的损坏。

21、6.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压缩组件内设置有压缩件弹簧,从而能够对压缩板进行复位,确保在正常情况下结合封堵组件,将母线槽的内部与外界空气进行隔离开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包括上槽体(1)和设置于上槽体(1)底部的下槽体(2),开设于下槽体(2)内部的安装槽(3),设置于安装槽(3)内的导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安装槽(3)中部的散热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板(52)的侧壁与安装槽(3)滑动连接,且压缩板(52)的四周与安装槽(3)的槽壁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件(51)共八根,对称设置在导体(4)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6)包括设置于安装板(10)一侧的第一封堵板(61),设置于第一封堵板(61)一侧的第二封堵板(62),分别开设于第一封堵板(61)和第二封堵板(62)相反一侧的连通孔(63),开设于第一封堵板(61)一侧的滑动槽(64),且第二封堵板(62)的两侧与滑动槽(64)滑动连接,对称开设于滑动槽(64)底部的滑动孔(65),对称开设于第二封堵板(62)两侧的移动槽(66),以及对称设置于移动槽(66)上的移动条(67),且移动条(67)与滑动孔(65)滑动连接,第一封堵板(61)的一侧与安装槽(3)的一侧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7)包括呈线性阵列开设于下槽体(2)上的散热孔(71),设置于散热孔(71)一侧的第一拐点(72),设置于第一拐点(72)一侧的第二拐点(73),以及设置于第二拐点(73)处的过滤件(7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71)为管状结构,其中,一端与下槽体(2)上的开设的孔相通,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槽(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71)所在位置与压缩组件(5)所在位置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的顶部设置有防水部件;所述防水部件包括呈线性阵列设置于上槽体(1)顶部的防水组件(8)和对称开设于下槽体(2)上的滑落面(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8)包括对称开设于上槽体(1)两侧的落雨孔(81),开设于落雨孔(81)上方的斜面一(82),以及开设于滑落面(9)一侧的斜面二(8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雨孔(81)为倾斜孔,孔口向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包括上槽体(1)和设置于上槽体(1)底部的下槽体(2),开设于下槽体(2)内部的安装槽(3),设置于安装槽(3)内的导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安装槽(3)中部的散热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板(52)的侧壁与安装槽(3)滑动连接,且压缩板(52)的四周与安装槽(3)的槽壁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件(51)共八根,对称设置在导体(4)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散热防水型母线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6)包括设置于安装板(10)一侧的第一封堵板(61),设置于第一封堵板(61)一侧的第二封堵板(62),分别开设于第一封堵板(61)和第二封堵板(62)相反一侧的连通孔(63),开设于第一封堵板(61)一侧的滑动槽(64),且第二封堵板(62)的两侧与滑动槽(64)滑动连接,对称开设于滑动槽(64)底部的滑动孔(65),对称开设于第二封堵板(62)两侧的移动槽(66),以及对称设置于移动槽(66)上的移动条(67),且移动条(67)与滑动孔(65)滑动连接,第一封堵板(61)的一侧与安装槽(3)的一侧紧密贴合。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国军沈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培麟畅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