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状产品的展示用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41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状产品的展示用包装结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成本较高等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一方型一体设置的纸盒,纸盒由背板和沿背板向左右两侧延伸部分分别向内折叠形成的左半盒和右半盒拼组构成,纸盒横截面呈横置“日”字型,左右半盒沿背板左右两侧向外依次分别由相互连接外侧板、与背板相对设置的前面板和与外侧板相对设置的内侧板构成,左右半盒至少相对两外侧板分别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多个置物孔。需展示的筒状产品一端能插入置物孔内,一部分置于盒内,另一部分向上倾斜露在盒外,通过置物孔边缘支撑筒状产品,排列整齐展示效果强,由于采用纸板一次成型制作,结构简单,抗拉强度较强,制造成本较低,重量较小便于运输和使用时安装。(*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结构,尤其是用于展示筒状产品的包装结构。
技术介绍
采用筒状包装盛装产品的方式越来越多,但由于这种筒状包装产品普遍尺寸较小,不易于立置,平放于盒内并不利于其展示,致使消费者忽视它的存在,而一般展示用产品大都采用塑料,或铁架,此种结构制造成本较高,且不利于加工生产,另外也不方便运输及使用时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结构简单、展示效果强并且成本较低的筒状产品的展示用包装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筒状产品的展示用包装结构,包括一方型一体设置的纸盒,所述纸盒由背板和沿所述背板向左右两侧延伸板分别向内折叠形成的左半盒和右半盒拼组构成,所述纸盒横截面呈横置日字型,其中所述左半盒和右半盒沿所述背板左右两侧向外依次分别由相互连接外侧板、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的前面板和与所述外侧板相对设置的内侧板构成,其中,在所述左半盒和右半盒相对两外侧板、两前面板和/或背板上分别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容置筒状产品的置物孔。 进一步地,所述置物孔内分别设置有限制筒状产品容置空间的延伸面板,所述延伸面板为形成所述左、右半盒延伸板的一部分折叠形成。 其中,所述置物孔边缘至少有一部分呈直线,所述延伸面板为沿所述置物孔直线边缘为折痕线折叠形成。 特别是,所述的置物孔边缘延伸至所述前面板上,所述折痕线为位于所述前面板上自位于所述外侧板上置物孔边缘向下倾斜的直线段,所述延伸面板内折于所述置物孔内,位于所述外侧板上的置物孔上部边缘通过限制所述延伸面板的内折角度来限制筒状产品容置空间。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前面板上的置物孔边缘由上下两倾斜段和连接两倾斜段的弯曲段构成,呈角状,其中上倾斜段为折痕线,所述延伸面板形状与所述置物孔边缘相适配。 其中,所述的置物孔上部边缘为凸弧状曲线,下部边缘为凹弧状曲线。 特别是,所述的背板顶端向上延伸有上盖,所述上盖顶部向上延伸有插接部;所述背板中部至少设置有一个缺口 ,所述缺口下边为折痕线,沿所述折痕线向内设置有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为所述背板缺口内的部分;所述左半盒和右半盒内侧面均与所述插接部和支撑面板插接。 上述的结构,需要展示的筒状产品一端能插入设置在所述左右半盒外侧板上的多个置物孔内,筒状产品一部分置于左半盒或右半盒内,另一部分向上倾斜露在左半盒或右半盒外,通过置物孔边缘及内侧板和/或延伸面板固定并支撑所述筒状产品,排列整齐,外露部分展示效果较强,由于采用纸板一次成型制作,结构简单,抗拉强度较强,制造成本较低,重量较小,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第一状态参考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第二状态参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筒状产品的展示用包装结构,包括一方型一体设置的纸盒,所述纸盒由背板11和沿所述背板向左右两侧延伸部分分别向内折叠形成的左半盒和右半盒拼组构成,所述纸盒横截面呈横置日字型,其中所述左半盒沿所述背板左侧向外依次由相互连接外侧板21、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的前面板22和与所述外侧板相对设置的内侧板23构成,右半盒沿所述背板右侧向外依次由相互连接外侧板31、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的前面板32和与所述外侧板相对设置的内侧板33构成,其中,所述左半盒和右半盒相对两外侧板、两前面板和/或背板上分别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容置筒状产品的置物孔4。 上述的结构,需要展示的筒状产品一端能插入设置在所述左右半盒外侧板上的多个置物孔内,筒状产品一部分置于左半盒或右半盒内,另一部分向上倾斜露在左半盒或右半盒外,通过置物孔边缘及内侧板固定并支撑所述筒状产品,置物孔为内置物提供支撑边缘,内侧板保证产品不会因自身重力而上下移动,使得产品能够得以平衡,排列整齐,外露部分展示效果较强,由于采用纸板一次成型制作,结构简单,抗拉强度较强,制造成本较低,重量较小,运输或存放时占用空间较小,使用时再进行折叠组装,简单方便,成本较低。 所述的置物孔边缘根据展示的筒状产品的具体形状以及斜置时与所述外侧板交接线进行设置,具体为圆形、椭圆形、方型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 作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置物孔内分别设置有限制筒状产品容置空间的延伸面板6,所述延伸面板为形成所述左、右半盒延伸板的一部分折叠形成。其中,所述置物孔边缘至少有一部分呈直线,所述延伸面板为沿所述置物孔直线边缘为折痕线折叠形成。 上述结构的延伸面板,为筒状产品提供一个支撑面,为外侧板的一部分或前面板的一部分,或为部分外侧板和部分前面板共同构成,在制作过程中,首先将设置好的纸板进行一次切割成型,然后进行折叠,所述延伸面板的形状在一次成型制作中已经完成,所以当选择延伸板由部分外侧板和部分前面板共同构成时,所述的延伸面板上不存在折痕,由于所述延伸板折一端悬置,所述沿折痕线折叠角度能进行调整,保证筒状产品不从置物孔内掉落,增强稳固性。 所述的置物孔边缘延伸至所述前面板上,所述折痕线为位于所述前面板上自位于所述外侧板上置物孔边缘向下倾斜的直线段,所述延伸面板内折于所述置物孔内,位于所述外侧板上的置物孔上部边缘41通过限制所述延伸面板的内折角度来限制筒状产品容置4空间。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前面板上的置物孔边缘由上倾斜段61、下倾斜段64和连接两倾斜段的弯曲段63构成,呈角状,其中上倾斜段为折痕线,所述延伸面板形状与所述置物孔边缘相适配。 上述的结构,所述延伸面板上部边缘62与所述置物孔上部边缘41之间设置空隙,便于延伸面板向内折合后与所述置物孔上部边缘配合并置于所述左半盒或右半盒围置的内部空间,所述延伸面板折合后位于所述前面板和背板之间并能垂直设置,使所述延伸面板与所述折痕线相对的边缘折叠后与所述外侧板内壁接触,起到较好支撑效果,并且结构简单,容易制作。 进一步地,为了使筒状产品外部边缘与所述置物孔边缘配合更好,进一步加强固定效果,所述的置物孔上边缘41为凸弧状曲线,下部边缘42为凹弧状曲线。为了适合不同形状的筒状产品的使用,还可以根据筒状产品的外壁形状具体设置。 其中,为稳定所述左、右半盒结构,增加强度和展示效果,在所述的背板顶端向上延伸有上盖12,所述上盖顶部向上延伸有插接部13,所述插接部13中部设置有插接口 1 ;所述背板中部至少设置有一个缺口 ,所述缺口下边为折痕线,沿所述折痕线向内设置有支撑面板,支撑板上设置有插接口 5,所述支撑面板为所述背板缺口内的部分,采用成型切割;所述左半盒内侧面23和右半盒内侧面33均设置有插接口 3和插接口 7,所述插接口 7分别与所述插接口 l插接,所述插接口 3分别与所述插接口 5插接。分别形成纵向和横向支撑,增加拉强度。 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做任何变化,凡是利用上述的筒状产品的展示用包装结构都是本技术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落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状产品的展示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方型一体设置的纸盒,所述纸盒由背板和沿所述背板向左右两侧延伸板分别向内折叠形成的左半盒和右半盒拼组构成,所述纸盒横截面呈横置“日”字型,其中所述左半盒和右半盒沿所述背板左右两侧向外依次分别由相互连接外侧板、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的前面板和与所述外侧板相对设置的内侧板构成,其中,在所述左半盒和右半盒相对两外侧板、两前面板和/或背板上分别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容置筒状产品的置物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筒状产品的展示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方型一体设置的纸盒,所述纸盒由背板和沿所述背板向左右两侧延伸板分别向内折叠形成的左半盒和右半盒拼组构成,所述纸盒横截面呈横置“日”字型,其中所述左半盒和右半盒沿所述背板左右两侧向外依次分别由相互连接外侧板、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的前面板和与所述外侧板相对设置的内侧板构成,其中,在所述左半盒和右半盒相对两外侧板、两前面板和/或背板上分别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容置筒状产品的置物孔。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产品的展示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孔内分别 设置有限制筒状产品容置空间的延伸面板,所述延伸面板为形成所述左、右半盒延伸板的 一部分折叠形成。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状产品的展示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孔边缘至 少有一部分呈直线,所述延伸面板为沿所述置物孔直线边缘为折痕线折叠形成。4. 如权利要3所述的筒状产品的展示用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物孔边缘延 伸至所述前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征新
申请(专利权)人:爱生雅保定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