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6412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至少两组电池包组,电池包组包括串联的两个电池包;每组电池包组通过控制电路向设备供电;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调控电路和预充电路,电压采集电路采集电池包电压发送到控制单元;电池包通过控制电路向设备供电;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调控电路和预充电路;调控电路包括串联的两个功率管,两个功率管串接在电池包与设备之间;控制单元通过功率管控制流过调控电路的电流大小;预充电路具有一电控开关,控制单元通过该电控开关控制预充电路的关断。第一通信电路采集高位电池包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第二通信电路采集低位电池包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由于将电池包进行了串联,提高了电压平台,相同功率下电流减小,故损耗将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管理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设备中锂电池包的广泛运用,设备的功率需求随之越来越大,设备功耗持续升高,以前的单个电池包已经不能适应大功率需求,而且低电压平台电池包在大功率运用中存在损耗偏大问题。

2、现有方案为:将多个同电压等级的电池包并联技术,增大电池包容量,此技术存在环流风险,损坏电池包。2、重新设计电池包,以此增大电池包容量或者提高电压平台,此技术均会增加电池包的体积,会造成与以往电池包的不兼容,无法实现1电池包多用途特性。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3、包括控制单元和至少两组电池包组,所述电池包组包括串联的两个电池包;

4、每组所述电池包组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向所述设备供电;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调控电路和预充电路,所述电压采集电路采集电池包电压发送到所述控制单元;

5、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向所述设备供电;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调控电路和预充电路;

6、所述调控电路包括串联的两个功率管,两个功率管串接在电池包与设备之间;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功率管控制流过调控电路的电流大小;

7、所述预充电路具有一电控开关,所述控制单元通过该电控开关控制预充电路的关断。

8、所述第一通信电路采集高位电池包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所述第二通信电路采集低位电池包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

9、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可进一步地:

10、所述高位电池包具有第一通信端口,该第一通信端口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电路与控制单元通信;

11、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包括mos管q7和mos管q8,该mos管q7的栅极与电阻r6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68的第二端与电阻r67的第一端相连,该电阻r67的第二端为第一交互端口,该第一交互端口与第一通信端口通信,在所述mos管q7的栅极与漏级之间跨接有电阻r71;

12、所述mos管q7的漏级与电阻r65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65的第二端与电源相连,所述mos管q7的漏级与所述电阻r65的公共端为第一信息接收端口;

13、所述mos管q8的漏级与电阻r67和电阻r68的公共端相连,所述mos管q8的源级接地,该mos管q8的栅极与电阻r73的第一端相连,该电阻r73的第二端为第一信息发送端口,在所述mos管q8的栅极与源级之间跨接有电阻r74,所述第一信息接收端口与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端口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低位电池包上具有第二通信端口,该第二通信端口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电路与控制单元通信;

15、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包括mos管q13和mos管q14,该mos管q13的栅极与电阻r106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06的第二端与电阻r105的第一端相连,该电阻r105的第二端为第二交互端口,该第二交互端口与第二通信端口通信,在所述mos管q13的栅极与漏级之间跨接有电阻r107;

16、所述mos管q13的漏级与电阻r10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03的第二端与电源相连,所述mos管q13的源级与所述电阻r103的公共端为第二信息接收端口;

17、所述mos管q14的源级与电阻r106和电阻r105的公共端相连,所述mos管q14的漏级接地,该mos管q14的栅极与电阻r108的第一端相连,该电阻r108的第二端为第二信息发送端口,在所述mos管q14的栅极与漏级之间跨接有电阻r109,所述第一信息接收端口与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端口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调控电路包括串联在电池和设备之间的mos管q3和mos管q4,该mos管q3的源级与电池的正极相连,该mos管q3的漏级与mos管q4的漏级相连,该mos管q3的栅极与电阻r42的第一端相连,该电阻r42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端口相连,该mos管q4的源级与设备的输入端相连,该mos管q4的栅极与电阻r43的第一端相连,该电阻r43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端口相连,第二控制电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到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控制电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

19、进一步地:所述预充电路包括三极管q6和控制开关k1,该控制开关k1用于控制开关电路的开断,该三极管q6的基极与电阻r57的第一端相连,该电阻r57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端口相连,在三极管q6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有电阻r59,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控制开关的第一控制端相连,该控制开关的第二控制端与电源电压相连。

20、进一步地: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三极管g2,该三极管g2的发射极接地,该三极管g2的基极一支路经电阻r58接地,另一支路经电阻r52与第三控制端口相连。

21、所述三极管g2的集电极经并联的电阻r53、电阻r54、电阻r55、电阻r56与mos管q5的栅极相连,该mos管q5的源级与采样输入端口相连,该采样输入端口采集对应电池包电压;

22、该mos管q5的漏级经电阻r50与电阻r49相连,该电阻r49的另一端与采样输出端口相连。

23、进一步地:所述采样输出端口经并联的电容c47与电阻r51接地。

24、进一步地:所述高位电池包的信号通过隔离模块u5处理后与第二通信电路通信,降压模块u7为隔离模块u5供电。

25、其中,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26、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27、包括n组电池包组,n组电池包组为电池包组b1至电池包组bn;

28、电池包组bi用于表示电池包组b1至电池包组bn的任一电池包组;

29、所述电池包组bi包括电池包bi1和电池包bi2;

30、所述电池包组bi具有一电压采集电路ei、第一通信电路tai、第二通信电路tbi、供电电路ci,电池包bi通过供电电路ci与设备电连接;

31、所述高位电池包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电路tai与控制单元交互;

32、所述低位电池包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电路tbi与控制单元交互;

33、ci包括调控电路cai和预充电路cbi;

34、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调控电路cai和预充电路cbi的开断;

35、包括如下步骤:

36、s1:对于n路电池包组内的电池包组bi,电压采集电路ei采集所述电池包组bi的电压vi发送到控制单元,得到包含电压v1至电压vn的电池包组电压数据集,i依次取1至n;

37、s2:控制单元在电压数据组中选取最大电压va,当最大电压va>安全电压阈值vs,控制单元根据最大电压va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9.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池包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电池包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韵杜永强尧荣霄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瑜欣平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