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323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建筑,防水建筑包括:底板,设置有防水安装区;预埋结构,位于底板的顶部,预埋结构包括和底板连接的连接板以及连接于连接板顶部的竖杆;基座,对应防水安装区设置,基座位于底板的顶部并浇筑于预埋结构外;内防水结构,密封填充于底板和连接板之间,内防水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护层和内防水层,防护层将基座的底面完全覆盖,内防水层的截面尺寸大于防护层的截面尺寸;外防水结构,将基座的外表面和内防水结构完全覆盖。本技术通过内防水结构的防护层、内防水层配合,能避免防水长时间使用被损坏的情况,延长了防水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内外防水结构配合,能提高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防水,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建筑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使用寿命和防水性能越来越关注。在人工湖音乐喷泉建筑中,喷泉设施一般会预埋在底部的混凝土中,再后浇筑顶部的混凝土。由于分体两次浇筑,顶部混凝土和底部混凝土间必然存在浇筑缝隙,浇筑缝隙的存在会容易出现地下水向表面渗漏的情况,造成渗漏水问题,大大降低了喷泉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2、传统的喷泉建筑一般采用防水涂料整体包覆顶部的混凝土,但地下水能通过底部混凝土向上及两侧渗透。并且由于水汽压原因,防水涂料也存在起鼓、脱层及开裂的风险,导致喷泉建筑防水失效,防水涂料有效寿命较短。另外,由于喷泉建筑运行过程中,顶部的混凝土存在一定的振动,容易造成防水涂料因摩擦也容易造成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水建筑,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设施防水效果差和防水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建筑,所述防水建筑包括:底板,设置有防水安装区;预埋结构,位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预埋结构包括和所述底板连接的连接板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板顶部的竖杆;基座,对应所述防水安装区设置,所述基座位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并浇筑于所述预埋结构外;内防水结构,密封填充于所述底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内防水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护层和内防水层,所述防护层将所述基座的底面完全覆盖,所述内防水层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防护层的截面尺寸;外防水结构,将所述基座的外表面和所述内防水结构完全覆盖。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防水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外封闭层、中涂防水层和面涂防水层,所述外封闭层用于封闭和加固所述基座的外表面。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涂防水层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中涂防水层之间嵌设有外加强网格布。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对应所述内防水层的位置还覆盖有内封闭层,所述内封闭层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内防水层之间,并用于封闭和加固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封闭层和所述外封闭层均为渗透型环氧底涂层。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防水层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内防水层之间嵌设有内加强网格布;和/或,所述内防水层为聚脲防水涂层。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防水结构设置有供竖杆伸出的避让孔。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防水结构上设置有自所述基座向外延伸并覆盖于所述底板外表面的平面防水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为橡胶垫;和/或,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5mm~8mm。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外表面还包覆有找平层,所述找平层位于所述外防水结构和所述基座的外表面之间。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建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3、防水建筑装配时,可先布置底板,并对应防水安装区进行内防水结构施工。可先对内防水结构中的内防水层进行施工,再将防护层铺设于内防水层的上表面,将预埋件设置于内防水结构的上方,并将预埋件的连接板和底板连接,使预埋件初步固定后,可对应防水安装区进行基座浇筑,使防护层将所述基座的底面完全覆盖,通过防护层将基座和内防水层隔离,能有效保护内防水层,避免后期设施运营中因振动摩擦原因造成内防水层的损害,能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因摩擦造成防水开裂的情况,基座施工完成后,可在基座的外表面进行外防水结构施工,使外防水结构将所述基座的外表面和所述内防水结构完全覆盖,能对底板和基座交界部位进行防水,有效解决了因地下水汽上升原因导致基座上防水出现起鼓、开裂及脱层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内防水结构的防护层、内防水层配合,能避免防水长时间使用被损坏的情况,延长了防水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内外防水结构配合,能提高防水效果。

14、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建筑(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水结构(5)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外封闭层、中涂防水层和面涂防水层,所述外封闭层用于封闭和加固所述基座(3)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涂防水层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中涂防水层之间嵌设有外加强网格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对应所述内防水层(42)的位置还覆盖有内封闭层,所述内封闭层位于所述底板(1)和所述内防水层(42)之间,并用于封闭和加固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闭层和所述外封闭层均为渗透型环氧底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水层(4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内防水层(42)之间嵌设有内加强网格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水结构(5)设置有供竖杆(22)伸出的避让孔(5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水结构(5)上设置有自所述基座(3)向外延伸并覆盖于所述底板(1)外表面的平面防水部(5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41)为橡胶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的外表面还包覆有找平层,所述找平层位于所述外防水结构(5)和所述基座(3)的外表面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建筑(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水结构(5)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层叠设置的外封闭层、中涂防水层和面涂防水层,所述外封闭层用于封闭和加固所述基座(3)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涂防水层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中涂防水层之间嵌设有外加强网格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对应所述内防水层(42)的位置还覆盖有内封闭层,所述内封闭层位于所述底板(1)和所述内防水层(42)之间,并用于封闭和加固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闭层和所述外封闭层均为渗透型环氧底涂层。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弘勾云川高阳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