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塘安澜景观树群消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139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0
本技术公开了海塘安澜景观树群消浪结构,它包括有岸滩主体、浪湾区海床、消浪景观树群结构、海浪流及潮水;所述消浪景观树群结构包括有第一排消浪景观树、第二排消浪景观树及海床防冲结构;第一排消浪景观树包括有景观树桩基结构、景观树底承台、景观树干结构、景观树消浪树杈、景观树顶衔接结构及景观树枝结构;景观树消浪树杈包括有树杈消浪主干、树杈消浪异形体及树杈仿生皮;树杈消浪异形体起到空间立体消浪作用。本技术将仿生学与空树杈异形消浪结构结合利用,整体结构简明、形象美观逼真,做到了生态美观与抗风浪及消浪的最佳结合,既能保护附近居民生命安全又能提供优越的休闲娱乐环境,优化了工程投资及运行管理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塘安澜景观树群空间消浪结构,具体涉及将仿生学及景观学相结合的海塘安澜景观树群消浪结构


技术介绍

1、鉴于目前我国部分沿海地区海塘滩涂为淤泥,且地基土为高盐质土,一般深厚淤泥滩涂中基本无天然大树生长,生态效果不好,凸显荒凉感,为了在深厚淤泥滩涂中打造海边棕榈树林、红树林景点,同时解决风暴潮对海岸线及相关建筑的冲击影响,本技术利用仿生学原理及空间立体消浪思路,结合岩土力学中桩基础、钢结构及复合材料学等,提出海塘安澜景观树群消浪结构,即在海塘安澜的外海侧深厚淤泥地基中设计逼真的仿生树林空间消浪结构,以减少风暴潮对海岸线及相关建筑的冲击影响,实现海塘安澜工程大融合设计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目前海塘安澜工程的外海侧深厚淤泥地基中基本无天然大树生长、生态效果不好、凸显荒凉感的问题,同时解决风暴潮对海岸线及相关建筑的冲击影响,本技术提出既美观并且可实现空间立体消浪的景观树群消浪结构。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海塘安澜景观树群消浪结构,包括有岸滩主体、浪湾区海床、消浪景观树群结构、海浪流及潮水;所述岸滩主体与所述浪湾区海床连接,所述潮水布置在所述浪湾区海床的顶面上,所述海浪流布置在所述潮水的顶面上,所述消浪景观树群结构分别与所述浪湾区海床及所述潮水连接。

4、所述消浪景观树群结构包括有第一排消浪景观树、第二排消浪景观树及海床防冲结构;第一排消浪景观树布置在第二排消浪景观树的外海侧,第一排消浪景观树、第二排消浪景观树的底部均与海床防冲结构连接,第一排消浪景观树与第二排消浪景观树呈交错布置;第一排消浪景观树、第二排消浪景观树及海床防冲结构分别与浪湾区海床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消浪景观树包括有景观树桩基结构、景观树底承台、景观树干结构、景观树消浪树杈、景观树顶衔接结构及景观树枝结构;景观树桩基结构的顶面与景观树底承台连接,景观树干结构布置在景观树底承台的顶面上,景观树消浪树杈与景观树干结构的侧壁四周连接,景观树顶衔接结构布置在景观树干结构的顶面上,景观树枝结构与景观树顶衔接结构连接,景观树桩基结构及景观树底承台均与所述浪湾区海床连接,景观树底承台与海床防冲结构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景观树干结构包括有树干主结构及树干仿生皮,树干仿生皮包裹在树干主结构的外周,树干主结构布置在所述景观树底承台的顶面上。

7、所述景观树消浪树杈包括有树杈消浪主干、树杈消浪异形体及树杈仿生皮;树杈消浪主干与树干主结构的侧壁四周连接,树杈消浪异形体与树杈消浪主干连接,树杈仿生皮包裹在树杈消浪主干、树杈消浪异形体的外周,树杈仿生皮与树干仿生皮连接。

8、所述景观树顶衔接结构包括有树顶衔接主结构及树顶衔接段果皮仿生体,树顶衔接主结构布置在树干主结构的顶面上,树顶衔接段果皮仿生体包裹在树顶衔接主结构的外周,树顶衔接段果皮仿生体与树干仿生皮连接。

9、所述景观树枝结构包括有树枝仿生体及树叶仿生体,树枝仿生体与树顶衔接主结构连接,树叶仿生体与树枝仿生体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树杈消浪异形体包括有树杈消浪齿及树杈消浪齿连接头;树杈消浪齿通过树杈消浪齿连接头与所述树杈消浪主干连接,树杈消浪齿在空间上呈异形排列,以起到空间立体消浪作用。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排消浪景观树、第二排消浪景观树及海床防冲结构均设置有两个以上。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技术利用仿生学原理,解决了一般深厚淤泥滩涂中基本无天然大树生长、生态效果不好、凸显荒凉感的问题,实现在深厚淤泥滩涂中打造海边棕榈树林、红树林等度假胜地的设想。

14、2、本技术将仿生学与空树杈异形消浪结构结合利用,整体结构简明、形象美观逼真,做到了生态美观与抗风浪及消浪的最佳结合,同时解决了风暴潮对海岸线及相关建筑的冲击影响,既可保护附近居民生命安全又可提供优越的休闲娱乐环境,优化工程投资及运行管理维护费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海塘安澜景观树群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岸滩主体(1)、浪湾区海床(2)、消浪景观树群结构(3)、海浪流(4)及潮水(5);所述岸滩主体(1)与所述浪湾区海床(2)连接,所述潮水(5)布置在所述浪湾区海床(2)的顶面上,所述海浪流(4)布置在所述潮水(5)的顶面上,所述消浪景观树群结构(3)分别与所述浪湾区海床(2)及所述潮水(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塘安澜景观树群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消浪景观树(31)包括有景观树桩基结构(311)、景观树底承台(312)、景观树干结构(313)、景观树消浪树杈(314)、景观树顶衔接结构(315)及景观树枝结构(316);景观树桩基结构(311)的顶面与景观树底承台(312)连接,景观树干结构(313)布置在景观树底承台(312)的顶面上,景观树消浪树杈(314)与景观树干结构(313)的侧壁四周连接,景观树顶衔接结构(315)布置在景观树干结构(313)的顶面上,景观树枝结构(316)与景观树顶衔接结构(315)连接,景观树桩基结构(311)及景观树底承台(312)均与所述浪湾区海床(2)连接,景观树底承台(312)与海床防冲结构(3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塘安澜景观树群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树干结构(313)包括有树干主结构(3131)及树干仿生皮(3132),树干仿生皮(3132)包裹在树干主结构(3131)的外周,树干主结构(3131)布置在所述景观树底承台(312)的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塘安澜景观树群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杈消浪异形体(3142)包括有树杈消浪齿(31421)及树杈消浪齿连接头(31422);树杈消浪齿(31421)通过树杈消浪齿连接头(31422)与所述树杈消浪主干(3141)连接,树杈消浪齿(31421)在空间上呈异形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塘安澜景观树群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排消浪景观树(31)、第二排消浪景观树(32)及海床防冲结构(33)均设置有两个以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海塘安澜景观树群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岸滩主体(1)、浪湾区海床(2)、消浪景观树群结构(3)、海浪流(4)及潮水(5);所述岸滩主体(1)与所述浪湾区海床(2)连接,所述潮水(5)布置在所述浪湾区海床(2)的顶面上,所述海浪流(4)布置在所述潮水(5)的顶面上,所述消浪景观树群结构(3)分别与所述浪湾区海床(2)及所述潮水(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塘安澜景观树群消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消浪景观树(31)包括有景观树桩基结构(311)、景观树底承台(312)、景观树干结构(313)、景观树消浪树杈(314)、景观树顶衔接结构(315)及景观树枝结构(316);景观树桩基结构(311)的顶面与景观树底承台(312)连接,景观树干结构(313)布置在景观树底承台(312)的顶面上,景观树消浪树杈(314)与景观树干结构(313)的侧壁四周连接,景观树顶衔接结构(315)布置在景观树干结构(313)的顶面上,景观树枝结构(316)与景观树顶衔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煊袁文喜龚伟杰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