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996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中框、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通过第一折叠装置转动配合,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通过第三折叠装置转动配合。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二中框、第三中框及第一折叠装置配合,当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转动使第一折叠装置展开时,第一折叠装置通过驱动机构使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相对转动以展开,分别拉动第三中框和第一中框,就能够使第一中框相对第二中框、第三中框相对第二中框同时展开至展平,实现整机的一次性展平,展开过程简单连贯且便捷,显著提升了展开过程的顺滑性,实现折叠状态至展平状态的快速切换,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终端,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柔性显示屏技术的逐渐成熟,促使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式发生非常巨大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可折叠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出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柔性显示屏可根据不同使用场景灵活变化切换模式,同时还具有高的占屏比和清晰度,如以可折叠手机为例,手机折叠后可以只有传统手机大小,方便携带,而展平后却可以有平板的显示尺寸,这些特点使可折叠设备成为深受人们追捧的产品之一。

2、目前三个中框两次折叠或展开的可折叠电子设备也已逐渐出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有三个中框和两个折叠装置,例如,三个中框可以为第一中框、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之间可以通过一个转动机构实现转动配合,使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能够相对发生转动,从而相互折叠或展开,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之间通过另一个转动机构实现转动配合,使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能够相对发生转动,可以相互折叠或展开。当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折叠,且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折叠时,电子设备可以处于折叠状态,当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展开,且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展开时,电子设备可以处于展平状态。

3、而上述的电子设备在展平时往往需要分别进行两次展开,如先使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相对转动以展开,再使第三中框和第二中框相对转动以展开,使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打开至展平状态的过程较为繁琐,影响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开合顺滑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通过一次展开操作就能够实现三折或三折以上电子设备从折叠状态至展平状态的切换,简化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展开过程,提升电子设备的开合顺滑性。

2、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中框、第二中框、第三中框、第一折叠装置和第二折叠装置,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分别位于第一折叠装置的两侧,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通过第一折叠装置转动配合,实现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间的相对转动。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分别位于第二折叠装置的两侧,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通过第二折叠装置转动配合,实现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间的相对转动,进而使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开合。

3、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配合,驱动机构还与第一折叠装置配合,当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相对转动以展开时,就会使第一折叠装置随之展开,第一折叠装置展开动作作用于驱动机构,使驱动机构发生变化(如驱动机构中各部件的配合状态、配合关系等在第一折叠装置展开的作用下发生改变),进而通过驱动机构使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相对转动以展开。也就是说,在使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展开至展平状态时,仅需施力于第一中框(如握持第三中框),使第一中框相对第二中框转动,然后分别拉动第三中框和第一中框,就能够使第一中框相对第二中框展开至展平,同时第三中框相对第二中框展开至展平,使电子设备处于展平状态,实现整机的一次性展平,展开过程简单连贯且便捷,显著提升了展开过程的顺滑性,实现折叠状态至展平状态的快速切换,提升使用体验。

4、而且,实现了第一折叠装置展开与驱动机构间的联动,使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相对转动以展开,无需另外设置驱动结构来驱动驱动机构实现第三中框与第二中框间的转动,在实现电子设备整机一次快速展平的条件下,降低了电子设备的成本,且便于电子设备的中框内的空间布局,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磁体结构和第二磁体结构,第一磁体结构位于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的其中一个上,第二磁体结构位于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的其中另一个上。

6、第一折叠装置与第一磁体结构连接,第一折叠装置展开时带动第一磁体结构移动,第一磁体结构的移动会改变第一磁体结构和第二磁体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就能够改变第一磁体结构和第二磁体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如减小两者间的相互吸引作用或增大两者间的相互排斥作用等,如在弯折的柔性显示屏的反弹力和/或第一磁体结构和第二磁体结构的排斥作用力下就可以使第二中框和第三中框相对转动以展开。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磁体结构包括第一磁极端,第二磁体结构包括第二磁极端,第一磁极端和第二磁极端极性相反,当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磁极端和第二磁极端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竖直方向垂直于第二中框面向第三中框的一面,第一磁体结构和第二磁体结构相互吸引,第一磁体结构和第二磁体结构的吸引力可以用于抵消弯折柔性显示屏的反弹力,使电子设备稳定的保持折叠状态。

8、当第一折叠装置展开时,第一折叠装置带动第一磁体结构移动以拉远第一磁极端和第二磁极端间的距离,就会使第一磁体结构和第二磁体结构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减弱或消失,在弯折的柔性显示屏的反弹作用下就能够使第三中框相对第二中框转动而展开。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磁体结构还包括第三磁极端,第三磁极端和第二磁极端分别位于第二磁体结构沿水平方向上的两侧,当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水平方向平行于第二中框面向第三中框的一面,第三磁极端和第一磁极端的极性相同。

10、当第一折叠装置展开时,第一折叠装置带动第一磁体结构沿水平方向移动,使第一磁极端与第三磁极端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第一磁体结构与第二磁体结构相互排斥。在相互排斥作用及弯折的柔性显示屏的反弹力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更好的使第三中框相对第二中框转动而弹开,保证在使第一中框相对第二中框转动时,能够很好的带动第三中框相对第二中框转动,进一步提升整机展开的顺滑性。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折叠装置包括主轴机构、分别位于主轴机构两侧的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第一中框通过第一转动机构与主轴机构转动配合,第二中框通过第二转动机构与主轴机构转动配合,从而实现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之间的转动配合。

12、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联动配合,第二转动机构与第一磁体结构配合。第一转动机构相对主轴机构转动时,第一转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二转动机构相对主轴机构发生转动,第二转动机构转动就能够带动第一磁体结构移动,从而改变第一磁体结构和第二磁体结构间的相互作用,进而使第三中框和第二中框相对转动,便于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间的展开控制实现,更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一次快速展平。

13、而且通过第一转动机构的转动来带动第一磁体结构移动,无需增加其他的联动结构等,整体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实现,且有利于降低成本,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减薄化。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转动机构包括联动件和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二中框连接,联动件和第一转动机构转动配合。

15、联动件包括转动端和滑动端,转动端与主轴机构转动配合,滑动端与连接件沿垂直于主轴机构的轴线方向滑动配合,滑动端与第一磁体结构连接。利用第二转动机构转动时联动件与连接件之间的相对滑动实现第一磁体结构的移动,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实现,且使第一磁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移动稳定性,便于电子设备的一次快速展平。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件上开设有配位槽,配位槽从连接件面向主轴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中框(10)、第二中框(20)、第三中框(30)、第一折叠装置(40)和第二折叠装置(50),所述第一中框(10)和所述第二中框(2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折叠装置(40)的两侧,所述第一中框(10)和所述第二中框(20)通过所述第一折叠装置(40)转动配合,所述第二中框(20)和所述第三中框(30)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折叠装置(50)的两侧,所述第二中框(20)和所述第三中框(30)通过所述第二折叠装置(50)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0)包括第一磁体结构(71)和第二磁体结构(72),所述第一磁体结构(71)位于所述第二中框(20)和所述第三中框(30)的其中一个上,所述第二磁体结构(72)位于所述第二中框(20)和所述第三中框(30)的其中另一个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71)包括第一磁极端(71a),所述第二磁体结构(72)包括第二磁极端(72a),所述第一磁极端(71a)和所述第二磁极端(72a)极性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结构(72)还包括第三磁极端(72b),所述第三磁极端(72b)和所述第二磁极端(72a)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磁体结构(72)沿水平方向上的两侧,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水平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中框(20)面向所述第三中框(30)的一面,所述第三磁极端(72b)和所述第一磁极端(71a)的极性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装置(40)包括主轴机构(41)、分别位于所述主轴机构(41)两侧的第一转动机构(42)和第二转动机构(43),所述第一中框(10)通过所述第一转动机构(42)与所述主轴机构(41)转动配合,所述第二中框(20)通过所述第二转动机构(43)与所述主轴机构(41)转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43)包括联动件(432)和连接件(431),所述连接件(431)与所述第二中框(20)连接,所述联动件(432)和所述第一转动机构(42)转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31)上开设有配位槽(431a),所述配位槽(431a)从所述连接件(431)面向所述主轴机构(41)一端延伸至背向所述主轴机构(41)的一端,所述滑动端(432a)沿所述配位槽(431a)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43)还包括摆动件(433),所述摆动件(433)位于所述连接件(431)面向所述主轴机构(41)的一侧,所述摆动件(433)的第一端与所述主轴机构(41)转动配合,所述摆动件(433)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件(431)转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框(20)上开设有容纳槽(21),所述第一磁体结构(71)在所述容纳槽(21)内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结构(72)包括并列的第一磁体(721)和第二磁体(722),所述第一磁体(721)和所述第二磁体(722)位于同一侧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二磁极端(72a)和所述第三磁极端(72b)。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71)包括并列的第一增强磁体(712)、第一磁性主体(711)和第二增强磁体(713),所述第一增强磁体(712)和所述第二增强磁体(71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磁性主体(711)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结构(72)包括并列的第三增强磁体(723)、第二磁性主体(724)和第三磁性主体(725),所述第二磁性主体(724)和所述第三磁性主体(725)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增强磁体(723)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71)还包括第一金属板(714),所述第一增强磁体(712)、所述第一磁性主体(711)和所述第二增强磁体(713)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板(714)上,所述第一磁极端(71a)位于所述第一磁性主体(711)上背向所述第一金属板(714)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71)和所述第二磁体结构(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中框(10)、第二中框(20)、第三中框(30)、第一折叠装置(40)和第二折叠装置(50),所述第一中框(10)和所述第二中框(2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折叠装置(40)的两侧,所述第一中框(10)和所述第二中框(20)通过所述第一折叠装置(40)转动配合,所述第二中框(20)和所述第三中框(30)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折叠装置(50)的两侧,所述第二中框(20)和所述第三中框(30)通过所述第二折叠装置(50)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0)包括第一磁体结构(71)和第二磁体结构(72),所述第一磁体结构(71)位于所述第二中框(20)和所述第三中框(30)的其中一个上,所述第二磁体结构(72)位于所述第二中框(20)和所述第三中框(30)的其中另一个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结构(71)包括第一磁极端(71a),所述第二磁体结构(72)包括第二磁极端(72a),所述第一磁极端(71a)和所述第二磁极端(72a)极性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结构(72)还包括第三磁极端(72b),所述第三磁极端(72b)和所述第二磁极端(72a)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磁体结构(72)沿水平方向上的两侧,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水平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中框(20)面向所述第三中框(30)的一面,所述第三磁极端(72b)和所述第一磁极端(71a)的极性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装置(40)包括主轴机构(41)、分别位于所述主轴机构(41)两侧的第一转动机构(42)和第二转动机构(43),所述第一中框(10)通过所述第一转动机构(42)与所述主轴机构(41)转动配合,所述第二中框(20)通过所述第二转动机构(43)与所述主轴机构(41)转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43)包括联动件(432)和连接件(431),所述连接件(431)与所述第二中框(20)连接,所述联动件(432)和所述第一转动机构(42)转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31)上开设有配位槽(431a),所述配位槽(431a)从所述连接件(431)面向所述主轴机构(41)一端延伸至背向所述主轴机构(41)的一端,所述滑动端(432a)沿所述配位槽(431a)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卫东毛维华黄波钟鼎谢小飞查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