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技术_技高网

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5972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母种培养基中接种红托竹荪母种组织块后培养得到红托竹荪母种;2)将红托竹荪母种接种于免煮培养基中,培养至菌丝球悬浮量体积比大于等于总体积的60%时,得到一级液体菌种;3)将一级液体菌种接种于免煮培养基中,避光培养得到二级液体菌种;4)二级液体菌种接种于菌包培养料中,恒温避光培养至满袋得到红托竹荪菌包。该方法在菌种制作过程中,配方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均不需要进行热水浸提,仅需使用常温水即可完全溶解并使用,过程简便可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红托竹荪生产,特别是一种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红托竹荪(phallus rubrovolvatus),隶属于鬼笔科(phallaceae)、鬼笔属(phallus),又名竹笙、竹参,子实体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矿质元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具有气息清香、味道鲜美、肥厚脆嫩、久煮不烂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我国是世界上栽培和食用竹荪最早的国家,竹荪在国内被驯化栽培已有将近40年的历史,目前主要栽培品种包括:红托竹荪phallus rubrovolvatus、长裙竹荪phallusindusiatus、棘托竹荪phallus echinovolvatus三个物种,是我国人工栽培竹荪中品质最好,价格最高,因其独特的外形有一层形如伞状的菌裙,被誉为“蘑菇皇后、雪裙仙子、真菌之花”。

3、现有技术中红托竹荪栽培主要采用液体菌种制作菌包的方式,例如cn202010782441.7中公开了一种红托竹荪菌种快速繁殖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从试管母种至一级液体菌种,再到生产用二级液体菌种只需要39~42天,其中,二级液体菌种11~12天长好。cn201810728784.8中公开了一种红托竹荪液体菌种快繁方法,该方法一级液体菌种需要25天左右才能长满、二级液体菌种需要8天才能长好,共33天。传统红托竹荪固体菌种从母种到原种再到生产用栽培种,共需要215至250天左右,相比而言,采用液体菌种作为过渡种生产菌包,周期更短。

4、但现有液体菌种普遍通过在pda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待特殊处理的营养物,如木屑、麸皮、玉米粉、豆粕、竹叶或马铃薯中的一种或几种,才能得到满足红托竹荪生长营养需求的加富pda培养基。

5、由于额外加入的碳水化合物均为固体形态,无法直接用于液体培养中,此类物质都需要经过沸水蒸煮、过滤,才能得到过滤液。所得过滤液与液体菌种配方中的速溶试剂如葡萄糖、蔗糖、酵母粉、磷酸二氢钾溶解混匀后,制得液体培养基。例如cn201110136667.0中公开了红托竹荪液体发酵用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中采用玉米粉、豆饼粉、氯化钠、毛竹碎屑水提取物与水混合后,调节ph值为4.5~5.5后,依然需要在121℃下灭菌20~40min再冷却,才能投入使用,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

6、对于规模化、工厂化的大型液体菌种发酵模式来说,利用木屑、竹屑、玉米芯、豆粕、马铃薯或玉米粉等培养料煮营养汁过程,操作过于繁琐,蒸煮后的培养料还需要将过滤液与液体菌种配方中的速溶试剂再次溶解混匀,灭菌后使用,整体处理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生产效率。

7、同时按照上述方法所得红托竹荪液体培养基中所用培养料,木屑、竹屑、玉米芯、豆粕、马铃薯或玉米粉等培养料的热水浸提和过滤,其中为了保证过滤效率和保留营养成分,过滤操作主要采用纱布,这导致过滤后物料中原有的色素类物质或微小颗粒基质容易进入培养液中,所的过滤液中含多种培养料成分、高浓度原料浸提液,致使液体培养基在未接种前已呈深褐色、混浊、模糊的状态。红托竹荪接种于此类培养基中,难以在培养期间观察菌种是否正常萌发、培养液中是否发生细菌、真菌的隐性污染,而培养过程中一旦发生杂菌污染,会导致该批次产品的产量下降、品质下降。同时采用现有蒸煮提取方法,培养料中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较低,采用该液体培养基培养所得二级液体菌种用于菌包生产时,萌发时间长、菌包长满时间长。

8、现有所用培养料中,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主要成分为大豆的植物残渣,新鲜度差,其形状通常为不规则的粒状或碎片状,豆粕粒本身质地坚硬,必须经过高温蒸煮消毒处理导致红托竹荪的液体菌种生产周期延长,且当使用大型发酵罐进行液体菌种的扩大培养时,若将粒状或碎片状的豆粕加入发酵罐中,容易导致发酵罐的接种口或接种枪堵塞而无法正常接种菌包,因此无法直接应用在液体培养基中。

9、公开于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该免煮培养基颜色较浅,且在未接种前颜色较淡,呈清晰透明的状态,更便于观察红托竹荪液体菌种培养期间菌丝体生长情况,并及时发现、剔除污染的、液体菌种,避免给菌种生产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采用该液体培养基培养所得二级液体菌种用于菌包生产时,菌包中菌种的萌发时间短、菌包长满时间短。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在母种培养基中接种红托竹荪母种组织块后培养得到红托竹荪母种;

4、2)将红托竹荪母种接种于免煮培养基中,培养至菌丝球悬浮量体积比大于等于总体积的60%时,得到一级液体菌种;

5、3)将一级液体菌种接种于免煮培养基中,避光培养得到二级液体菌种;

6、4)二级液体菌种接种于菌包培养料中,恒温避光培养至满袋得到红托竹荪菌包;

7、母种培养基按以下步骤制得:在1l水中溶解总体积1~2%的葡萄糖、总体积0.5~1%的蔗糖、总体积0.1~0.3%的酵母粉、总体积0.1~0.3%的无渣豆浆粉、总体积0.1~0.15%的磷酸二氢钾、总体积0.1~0.15%的硫酸镁、总体积1.5~2%的琼脂,混匀,灭菌,降温至60℃时分装,冷却得到母种培养基;

8、免煮培养基按以下步骤制得:在1l水中溶解总体积0.1~0.3%的木质纤维素、总体积0.1~0.3%的无渣豆浆粉、总体积0.1~0.3%的玉米淀粉或小麦淀粉、总体积1~1.5%的葡萄糖、总体积0.1~0.15%的磷酸二氢钾、总体积0.1~0.15%的硫酸镁,混匀、灭菌、冷却后得到免煮培养基。

9、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级红托竹荪菌种培养时间仅为6天,相对现有的提取方法平均培养时间缩短2天,制备二级红托竹荪菌种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且所得菌丝球的直径缩小至2.91mm,培养结束后单位体积培养液中菌种浓度也就更高,接种菌包后萌发点更多,更能形成菌种优势,不易污染。

10、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培养红托竹荪,由于所用液体培养基在未接种前颜色较淡,呈清晰透明的状态,更便于红托竹荪液体菌种培养期间的观察记录,并及时发现和剔除污染的、液体菌种。而现有方法所得培养基(对照)在未接种前呈深褐色、混浊、模糊的状态,不便于后续观察液体菌种在培养期间是否正常萌发或发生细菌、真菌的隐性污染。

11、优选地,母种培养基按以下步骤制得:在1l水中溶解总体积1.5%的葡萄糖、总体积0.5%的蔗糖、总体积0.2%的酵母粉、总体积0.1%的无渣豆浆粉、总体积0.1%的磷酸二氢钾、总体积0.1%的硫酸镁、总体积1.8%的琼脂,混匀,灭菌,降温至60℃时分装,冷却得到母种培养基。采用该配方的培养基培养效果最优。

12、优选地,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母种培养基按以下步骤制得:在1L水中溶解总体积1.5%的葡萄糖、总体积0.5%的蔗糖、总体积0.2%的酵母粉、总体积0.1%的无渣豆浆粉、总体积0.1%的磷酸二氢钾、总体积0.1%的硫酸镁、总体积1.8%的琼脂,混匀,灭菌,降温至60℃时分装,冷却得到母种培养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免煮培养基按以下步骤制得:在1L水中溶解总体积0.1%的木质纤维素、总体积0.3%的无渣豆浆粉、总体积0.2%的玉米淀粉或小麦淀粉、总体积1.5%的葡萄糖、总体积0.1%的磷酸二氢钾、总体积0.1%的硫酸镁,混匀、灭菌、冷却后得到免煮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菌包培养料包括:58%的木屑、25%的玉米芯、16%的麦麸、0.8%石膏、0.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含水量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4)中所用培养基的灭菌操作为在121℃的温度下灭菌3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母种培养条件为在20~25℃下恒温避光培养20~30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液体菌种、二级液体菌种的培养条件为:在150~160r·min-1转速,20~25℃下培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菌包培养料的灭菌操作为在121℃下灭菌2~2.5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菌包培养料中接种量为每袋接种35~45mL的二级液体菌种;菌包的培养条件为:在20~25℃下恒温避光培养至满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菌包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母种培养基按以下步骤制得:在1l水中溶解总体积1.5%的葡萄糖、总体积0.5%的蔗糖、总体积0.2%的酵母粉、总体积0.1%的无渣豆浆粉、总体积0.1%的磷酸二氢钾、总体积0.1%的硫酸镁、总体积1.8%的琼脂,混匀,灭菌,降温至60℃时分装,冷却得到母种培养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免煮培养基按以下步骤制得:在1l水中溶解总体积0.1%的木质纤维素、总体积0.3%的无渣豆浆粉、总体积0.2%的玉米淀粉或小麦淀粉、总体积1.5%的葡萄糖、总体积0.1%的磷酸二氢钾、总体积0.1%的硫酸镁,混匀、灭菌、冷却后得到免煮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免煮培养基的红托竹荪菌包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菌包培养料包括:58%的木屑、25%的玉米芯、16%的麦麸、0.8%石膏、0.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含水量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达锋华蓉岳万松刘绍雄张晓华李建英李雪松高章会罗孝坤岳婷松袁绍保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