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925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巡检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包括云台和升降云台,所述云台设置在升降云台上,所述升降云台的下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中心伸缩杆,所述中心伸缩杆由n节直径不等的套管穿套在一起组成,n节所述套管由下而上依次穿套组合;所述中心伸缩杆的上部连接所述升降云台,所述中心伸缩杆的下部连接有机座。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升降链条、驱动机构、若干根侧部伸缩杆。该结构通过设置由多节套管组成的伸缩杆,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可控制伸缩的速度、灵活度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巡检机器人,具体涉及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


技术介绍

1、巡检机器人主要通过自主充电、路径规划、自主导航定位、图像识别分析、环境感知等技术实现巡检任务的设备,无需人工干预,为企业提供设备故障的判别和自动报警,帮助企业更好的自动化管理。

2、巡检机器人通过搭载云台摄像机实现巡检,在不同场景巡检时,需要通过调整云台摄像机高度才能寻找到更合适的视野范围。尤其是在狭小走廊空间内巡检时,机器人底盘移动范围较小,故需要一种结构紧凑、灵活度高的云台升降装置,扩大巡检机器人视野,拓宽巡检机器人的适用场景。

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包括云台和升降云台,所述云台设置在升降云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云台的下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中心伸缩杆,所述中心伸缩杆由n节直径不等的套管穿套在一起组成,n节所述套管由下而上依次穿套组合;所述中心伸缩杆的上部连接所述升降云台,所述中心伸缩杆的下部连接有机座。

4、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升降链条,所述升降链条设置于所述中心伸缩杆内,且所述升降链条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最上端的一节套管内,所述升降链条的另一端在最下端的一节所述套管的下方通过收卷机构卷绕收纳。

5、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升降链条相啮合。

6、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若干根侧部伸缩杆,所述侧部伸缩杆的结构和中心伸缩杆的结构相同;所述侧部伸缩杆的上部连接所述升降云台,所述侧部伸缩杆的下部连接有机座;若干根所述侧部伸缩杆以中心伸缩杆为中心均布分布设置于机座上。

7、所述侧部伸缩杆内形成竖直腔体,所述竖直腔体内设有走线机构,所述走线机构包括走线弹簧,所述走线弹簧的上部连接所述侧部伸缩杆的最上端的一节套管的顶部,所述走线弹簧的下部连接所述机座上,所述走线弹簧内设有通过云台电线的空间。

8、进一步,每一节所述套管的下端均设有直径与相邻下一节套管的内径相吻合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供升降链条通过的套管贯通孔。

9、进一步,除最上端的所述套管外,其它所述套管的的上端向内卷边,所述卷边所形成的孔径与相邻上一节所述套管的外径相吻合。

10、进一步,最上端的一节套管连接有上部连接座,所述上部连接座的内侧中部连接所述升降链条,所述上部连接座的外侧连接所述升降云台。

11、进一步,所述上部连接座的中部设有上部贯通孔,所述上部贯通孔用于通过云台电线。

12、进一步,所述最下端的一节套管连接有下部连接座,所述下部连接座的外侧连接所述机座。

13、进一步,所述下部连接座的中部设有下部贯通孔,所述下部贯通孔用于通过走线弹簧或升降链条。

14、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电机轴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设有所述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升降链条相啮合。

15、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机座和电机罩壳,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上,所述电机座的前侧设有电机罩壳,所述电机罩壳包裹所述驱动齿轮和升降链条。

16、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升降装置伸缩高度的测量传感器。

1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专利技术为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该结构通过设置由多节套管组成的伸缩杆,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可控制伸缩的速度、灵活度高等特点。其中在中心伸缩杆内设计由升降链条和驱动机构等零件组成的升降结构,很好地控制云台的升降。另外通过设计多根侧部伸缩杆,在侧部伸缩杆的套管内设置走线机构和检测所述升降装置伸缩高度的测量传感器。其中走线机构用于通过云台电线,这样测量传感器、升降链条和走线弹簧安装于不同的伸缩杆内,相互不干涉,且在由于走线机构设计成走线弹簧,该走线弹簧补单可以配合套管进行升降伸缩运动,而且利用走线弹簧形成的通过云台电线的空间,该走线的空间可通过云台上的设备零件的电线,电线本身为柔性物质,方便通过,因此该结构设计新颖巧妙,也不会让电线打结或者缠绕在一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包括云台和升降云台,所述云台设置在升降云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云台的下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中心伸缩杆,所述中心伸缩杆由n节直径不等的套管穿套在一起组成,n节所述套管由下而上依次穿套组合;所述中心伸缩杆的上部连接所述升降云台,所述中心伸缩杆的下部连接有机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节所述套管的下端均设有直径与相邻下一节套管的内径相吻合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供升降链条通过的套管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除最上端的所述套管外,其它所述套管的的上端向内卷边,所述卷边所形成的孔径与相邻上一节所述套管的外径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最上端的一节套管连接有上部连接座,所述上部连接座的内侧中部连接所述升降链条,所述上部连接座的外侧连接所述升降云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座的中部设有上部贯通孔,所述上部贯通孔用于通过云台电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下端的一节套管连接有下部连接座,所述下部连接座的外侧连接所述机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连接座的中部设有下部贯通孔,所述下部贯通孔用于通过走线弹簧或升降链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电机轴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设有所述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升降链条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机座和电机罩壳,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上,所述电机座的前侧设有电机罩壳,所述电机罩壳包裹所述驱动齿轮和升降链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升降装置伸缩高度的测量传感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包括云台和升降云台,所述云台设置在升降云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云台的下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中心伸缩杆,所述中心伸缩杆由n节直径不等的套管穿套在一起组成,n节所述套管由下而上依次穿套组合;所述中心伸缩杆的上部连接所述升降云台,所述中心伸缩杆的下部连接有机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节所述套管的下端均设有直径与相邻下一节套管的内径相吻合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供升降链条通过的套管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除最上端的所述套管外,其它所述套管的的上端向内卷边,所述卷边所形成的孔径与相邻上一节所述套管的外径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最上端的一节套管连接有上部连接座,所述上部连接座的内侧中部连接所述升降链条,所述上部连接座的外侧连接所述升降云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明刘裕涛季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骠马智能工业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