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918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9
本技术涉及电阻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位器。包括壳体、轮部、位于所述轮部内的基板、接触所述基板的电刷、带动所述轮部旋转的调整件和连接所述基板的引脚;所述电刷设置在所述轮部内;调整件啮合所述轮部;所述引脚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基板;所述轮部嵌入所述壳体并沿所述壳体旋转,所述轮部带动所述电刷沿所述基板移动。解决了现有方案中壳体内的安装空间被占用,使得电位器体积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阻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位器


技术介绍

1、电位器是具有三个引出端、电阻值可以进行变化的电阻元件。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专利名称为:一种电位器,专利号为:2022103091670的专利。其是利用螺杆带动转盘旋转,转盘带动电刷沿基板移动完成电阻的调整。

2、但其基板是安装在壳体的下端的,引脚是通过铆钉固定在基板上,转盘是旋转设置在基板的上方,这些都会占用壳体内的安装空间,使得电位器体积较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壳体内的安装空间被占用,使得电位器体积较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位器;

4、包括壳体、轮部、位于所述轮部内的基板、接触所述基板的电刷、带动所述轮部旋转的调整件和连接所述基板的引脚;所述电刷设置在所述轮部内;调整件啮合所述轮部;所述引脚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基板;所述轮部嵌入所述壳体并沿所述壳体旋转,所述轮部带动所述电刷沿所述基板移动。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内围绕所述轮部开设有壳槽;所述轮部上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壳槽。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刷包括接触所述基板的第一刷部、连接在所述轮部上的第二刷部和抵靠所述轮部的第三刷部;所述第三刷部分别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刷部和所述第二刷部。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刷包括刷口;所述刷口并列开设在所述第一刷部上,使得所述第一刷部多位置接触所述基板。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轮部内设置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将所述轮部内两侧形成阶梯形空间;所述壳体内设置壳台;所述轮部旋转时,所述壳台沿所述空间移动;所述轮部旋转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壳台抵靠所述支撑筋。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调整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端部、杆部和尾部;所述端部和所述尾部旋转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杆部啮合所述轮部。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弹性装置并套设在所述杆部两端;所述弹性装置之间连接有联动件;所述弹性装置分别抵靠所述端部和所述尾部;所述弹性装置挤压或伸出时,通过联动件带动另一个所述弹性装置作相同动作。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轮部为齿轮;所述杆部为螺杆。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1)由于轮部直接沿着壳体内旋转保证了轮部旋转的稳定性;同时基板是置于轮部内的,缩小了壳体内的安装体积,实现电位器进一步的小型化;(2)可以采用冲压的方式将引脚的上端压在基板上,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引脚连接在基板上,从而避免了额外采用铆钉的方式来固定连接引脚和基板,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3)为了基板将置于轮部内,来实现缩小壳体内的安装体积的目的;将传统结构取消,采用凸起嵌入壳槽,通过对轮部边缘位置进行限制,从而使得轮部可以平稳的旋转,同时给轮部的中间位置留足了放置基板的位置;(4)当第一刷部接触基板时,轮部旋转带动电刷沿基板移动,第一刷部和基板之间发生摩擦,第一刷部会受挤压变形,通过第三刷部抵靠轮部对第一刷部形成限制,避免了第一刷部的变形,延长了电位器的使用寿命;(5)同时通过弹性装置提供的弹性阻力,使得旋动调整件后,调整件并不会发生松动,保证了电刷和基板之间稳定接触;通过联动件将两组弹性装置连动,使得两组弹性装置同时作用,提高了弹性装置的弹性力,进一步保证调整件旋转的平稳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6)、轮部(1)、位于所述轮部(1)内的基板(2)、接触所述基板(2)的电刷(3)、带动所述轮部(1)旋转的调整件(4)和连接所述基板(2)的引脚(5);所述电刷(3)设置在所述轮部(1)内;调整件(4)啮合所述轮部(1);所述引脚(5)穿过所述壳体(6)连接所述基板(2);所述轮部(1)嵌入所述壳体(6)并沿所述壳体(6)旋转,所述轮部(1)带动所述电刷(3)沿所述基板(2)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内围绕所述轮部(1)开设有壳槽(61);所述轮部(1)上形成有凸起(11);所述凸起(11)嵌入所述壳槽(6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3)包括接触所述基板(2)的第一刷部(31)、连接在所述轮部(1)上的第二刷部(32)和抵靠所述轮部(1)的第三刷部(33);所述第三刷部(33)分别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刷部(31)和所述第二刷部(3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3)包括刷口(34);所述刷口(34)并列开设在所述第一刷部(31)上,使得所述第一刷部(31)多位置接触所述基板(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部(1)内设置支撑筋(12);所述支撑筋(12)将所述轮部(1)内两侧形成阶梯形空间(13);所述壳体(6)内设置壳台(62);所述轮部(1)旋转时,所述壳台(62)沿所述空间(13)移动;所述轮部(1)旋转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壳台(62)抵靠所述支撑筋(12)。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4)包括依次设置的端部(41)、杆部(42)和尾部(43);所述端部(41)和所述尾部(43)旋转连接在所述壳体(6)上;所述杆部(42)啮合所述轮部(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内设置有弹性装置(63)并套设在所述杆部(42)两端;所述弹性装置(63)之间连接有联动件(64);所述弹性装置(63)分别抵靠所述端部(41)和所述尾部(43);所述弹性装置(63)挤压或伸出时,通过联动件(64)带动另一个所述弹性装置(63)作相同动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部(1)为齿轮;所述杆部(42)为螺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6)、轮部(1)、位于所述轮部(1)内的基板(2)、接触所述基板(2)的电刷(3)、带动所述轮部(1)旋转的调整件(4)和连接所述基板(2)的引脚(5);所述电刷(3)设置在所述轮部(1)内;调整件(4)啮合所述轮部(1);所述引脚(5)穿过所述壳体(6)连接所述基板(2);所述轮部(1)嵌入所述壳体(6)并沿所述壳体(6)旋转,所述轮部(1)带动所述电刷(3)沿所述基板(2)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内围绕所述轮部(1)开设有壳槽(61);所述轮部(1)上形成有凸起(11);所述凸起(11)嵌入所述壳槽(6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3)包括接触所述基板(2)的第一刷部(31)、连接在所述轮部(1)上的第二刷部(32)和抵靠所述轮部(1)的第三刷部(33);所述第三刷部(33)分别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刷部(31)和所述第二刷部(3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3)包括刷口(34);所述刷口(34)并列开设在所述第一刷部(31)上,使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戴鑫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索力德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