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中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848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9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中继技术领域,公开了无人机中继,包括天线机构和线路板,所述天线机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上端固定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天线机构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馈线。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DPS芯片,通过Mesh智组网技术,可快速布网,实现中继网关与中继基站、无线终端的快速组网、信号覆盖以及网络连接,中继传输距离远,可达30~50Km,同时支持mesh多节点智组网,实现与无线基站和终端的接入与交互,并且支持定位功能,应用广泛,可应用于多种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矿山、隧道、地铁、化工厂、森林消防、反恐、边防巡逻、应急救援、管廊、无线城市覆盖、智慧城市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中继,尤其涉及无人机中继。


技术介绍

1、中继通信,是专业无线通讯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近年来,地震、水灾、雪灾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在我国频繁发生,当地质灾害发生后,面对极其复杂的灾害现场,如何将灾害现场的信息采集后,以数字、文本、图片、语音和视频等方式第一时间传回指挥中心,供抢险救灾指挥部作出决策显得尤为重要,获得及时有效的灾害信息是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有力保证。在某突发事件时,传统的通讯及中继台可能已别破坏,新的应急中继由于距离原因无法与原有的中继或其它中继组网通讯,这时应急无人机中继紧急升空,悬停在300~500米高度,多架无人机升空通过mesh技术组网,即可为一座中型城市的应急救灾、森林防火、边防巡逻、反恐、电力巡检、农业巡检等提供网络支持,为应用层提供音视频以及数据信息。

2、现有的无人机中继,大多直接固定安装到无人机的表面进行工作使用,实际在使用过程中,无人机发生故障存在坠落的可能,现有的无人机中继无相关的防护机构,使用时坠落将导致无人机中继发生损伤,造成经济损失,且影响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无人机中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无人机中继,该无人机中继通过设置有dps芯片,通过mesh智组网技术,可快速布网,实现中继网关与中继基站、无线终端的快速组网、信号覆盖以及网络连接,中继传输距离远,可达30~50km,同时支持mesh多节点智组网,实现与无线基站和终端的接入与交互,并且支持定位功能,应用广泛,结合可进行大小及固定位置调节的安装机构,可应用于多种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矿山、隧道、地铁、化工厂、森林消防、反恐、边防巡逻、应急救援、管廊、无线城市覆盖、智慧城市领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无人机中继,包括天线机构和线路板,所述天线机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上端固定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天线机构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馈线,所述天线机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连接柱;

4、所述线路板上表面后端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触点,所述线路板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dps芯片,所述线路板上表面前端一侧固定设置有lan接口,所述线路板上表面前端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一端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输出接口,所述电源输出接口后端固定设置有电池组;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使用者将该装置整体固定设置到无人机的表面,实现该装置作为无人机中继基本的使用功能,并在该装置发生坠落时对该装置整体提供防护。

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正面一侧固定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控制箱正面中间偏一侧位置固定设置有开关,所述控制箱正面另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网口接口;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实现该装置进行使用时基本的控制功能。

8、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表面两侧中间位置均固定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防护箱两侧内表面上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一侧均铰接设置有上盖板;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对该装置进行使用时提供的防护功能。

1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上盖板底面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发声器,两个所述上盖板底端中间位置呈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绳,多个所述连接绳下端固定设置有降落伞,所述降落伞表面呈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多个灯带;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减少该装置进行使用时从高处坠落所受到的伤害,提升该装置进行使用时的安全性。

12、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导电针,所述底座上表面四周固定设置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上端固定设置有密封盖,所述防护外壳内表面底端活动设置有可燃混合气,所述防护外壳内表面滑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端固定设置有顶出杆;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可通过导电针将可燃混合气点燃膨胀,将顶出杆顶出,将上盖板顶开,实现使用功能。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外壳,所述连接外壳背面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表面滑动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端中间位置螺纹设置有第二固定旋钮;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将装置安装到无人机的表面,提升该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轨后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后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背面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第一滑轨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旋钮;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将装置整体和安装板进行固定安装,实现该装置的安装使用功能。

1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外壳两侧外表面底端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开槽,所述连接外壳底面前后端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卡槽;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提升连接外壳和各结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20、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机构包括天线主体,所述天线主体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接线柱,所述天线主体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实现该装置天线主体和其他结构的连接功能。

2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1、本技术提出的无人机中继,相较于现有的无人机中继,该无人机中继通过设置有dps芯片,通过mesh智组网技术,可快速布网,实现中继网关与中继基站、无线终端的快速组网、信号覆盖以及网络连接,中继传输距离远,可达30~50km,同时支持mesh多节点智组网,实现与无线基站和终端的接入与交互,并且支持定位功能,应用广泛,结合可进行大小及固定位置调节的安装机构,可应用于多种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矿山、隧道、地铁、化工厂、森林消防、反恐、边防巡逻、应急救援、管廊、无线城市覆盖、智慧城市领域。

24、2、本技术提出的无人机中继,相较于现有的无人机中继,该无人机中继通过在其上端设置有防护机构,使用者在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控制导电针通电,产生电火花,引燃防护外壳内的可燃混合气,使其发生爆炸膨胀,将顶出杆顶出,将上盖板掀开,降落伞弹出,实现对装置整体的安全防护,避免装置发生故障坠落直接掉落到地面发生损坏,提升装置进行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装置的表面设置有灯带和发声器,便于使用者在外界环境下寻找到坠落的该装置,提升该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人机中继,包括天线机构(4)和线路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机构(4)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1),所述控制机构(1)上端固定设置有防护机构(2),所述天线机构(4)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馈线(5),所述天线机构(4)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连接柱(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1)包括控制箱(103),所述控制箱(103)正面一侧固定设置有充电接口(102),所述控制箱(103)正面中间偏一侧位置固定设置有开关(101),所述控制箱(103)正面另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网口接口(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防护箱(205),所述防护箱(205)内表面两侧中间位置均固定设置有顶出机构(204),所述防护箱(205)两侧内表面上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轴(203),两个所述连接轴(203)一侧均铰接设置有上盖板(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中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盖板(202)底面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发声器(201),两个所述上盖板(202)底端中间位置呈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绳(206),多个所述连接绳(206)下端固定设置有降落伞(207),所述降落伞(207)表面呈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多个灯带(20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204)包括底座(20403),所述底座(20403)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导电针(20407),所述底座(20403)上表面四周固定设置有防护外壳(20402),所述防护外壳(20402)上端固定设置有密封盖(20401),所述防护外壳(20402)内表面底端活动设置有可燃混合气(20406),所述防护外壳(20402)内表面滑动设置有活动板(20405),所述活动板(20405)上端固定设置有顶出杆(204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外壳(301),所述连接外壳(301)背面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安装机构(304),所述安装机构(304)包括第二滑块(30407),所述第二滑块(30407)表面滑动设置有第二滑轨(30406),所述第二滑轨(30406)上端中间位置螺纹设置有第二固定旋钮(304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30406)后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30408),所述连接块(30408)后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滑轨(30404),所述第一滑轨(30404)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30403),所述第一滑块(30403)背面固定设置有安装板(30402),所述第一滑轨(30404)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旋钮(3040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外壳(301)两侧外表面底端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开槽(302),所述连接外壳(301)底面前后端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卡槽(3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机构(4)包括天线主体(403),所述天线主体(403)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接线柱(401),所述天线主体(403)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402)。

...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人机中继,包括天线机构(4)和线路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机构(4)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1),所述控制机构(1)上端固定设置有防护机构(2),所述天线机构(4)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馈线(5),所述天线机构(4)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连接柱(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1)包括控制箱(103),所述控制箱(103)正面一侧固定设置有充电接口(102),所述控制箱(103)正面中间偏一侧位置固定设置有开关(101),所述控制箱(103)正面另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网口接口(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防护箱(205),所述防护箱(205)内表面两侧中间位置均固定设置有顶出机构(204),所述防护箱(205)两侧内表面上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轴(203),两个所述连接轴(203)一侧均铰接设置有上盖板(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中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盖板(202)底面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发声器(201),两个所述上盖板(202)底端中间位置呈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绳(206),多个所述连接绳(206)下端固定设置有降落伞(207),所述降落伞(207)表面呈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多个灯带(20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204)包括底座(20403),所述底座(20403)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导电针(20407),所述底座(20403)上表面四周固定设置有防护外壳(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禅王卿斌杨卫军王瑜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智之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