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697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8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包括主体、垂直注入腔、侧向注入腔和连通管道,垂直注入腔和侧向注入腔分为位于主体内部和两侧位置,连通管道和侧向注入腔相通连接,其特征在于:侧向注入腔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对接结构和第二对接结构。通过直径不同的第一对接环和第二对接内环,在两者连接处形成支撑空间,达到便于第二对接环内端设置的定位脚嵌入其位置,使得两组对接结构相互嵌合保持整体性的效果,同时该种嵌合支撑有利于保持密封位置的稳定性,通过螺纹层配合定位脚达到便于两组对接结构进行螺纹连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的,具体涉及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


技术介绍

1、在石油领域,压裂是指采油或采气过程中,利用水力作用,使油气层形成裂缝的一种方法,又称水力压裂;压裂是人为地使地层产生裂缝,改善油在地下的流动环境,使油井产量增加,对改善油井井底流动条件、减缓层间和改善油层动用状况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压裂用地面工具设备主要有封井器、井口球阀、投球器、活动弯头、油壬、蜡球管汇、压裂管汇等,为井口以上地面控制类工具。

2、现有技术中,压裂头为了放置使用过程中由于注入孔密封连接效果不理想,而导致发生漏液的情况,通过在密封连接位置设置环形密封圈从而增强密封效果,存在的问题是,该种环形密封圈通常尺寸一致,且针对于环形密封圈的限位处理,要么未设置对应的限位结构,要么通过在内壁设置环形凹槽,而常见的内壁环形凹槽在对受到挤压状态下的环形密封环无法形成有效的限位作用,因此在同时设置多组环形密封圈,压裂头和外部连通管道通过连接结构进行连接时,使得多组环形密封圈在无限位或者限位不稳定的情况下过度挤压叠加产生过度形变,从而未全面贴合内壁形成密封,使得密封连接位置出现渗漏,同时使用过程中压裂头以及管道内部存在一定压力,普通压裂头密封连接位置为普通螺纹连接,连接位置结构较为薄弱,不利于压裂头的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其中多组密封圈结构处于限位的前提下,在连接位置形成套接状态,随着和管道密封连接,其挤压受力状态为垂直受力,能够有效的保证连接位置密封性和稳定性,在连接位置设置对接内环和限位槽,保证密封圈结构之间状态稳定的时候,增强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延长压裂头使用寿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包括主体、垂直注入腔、侧向注入腔和连通管道,垂直注入腔和侧向注入腔分别位于主体内部和两侧位置,连通管道和侧向注入腔相通连接,侧向注入腔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对接结构和第二对接结构,第一对接结构和第二对接结构配套设置,第二对接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结构,第一对接结构包括有第一对接环、支脚、第一对接内环、第一限位座和嵌入密封环,支脚设置两组突出设置在第一对接环的外端两侧,同时嵌入主体内部,第一对接内环和第一对接环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座和第一对接内环固定连接,嵌入密封环嵌入第一限位座,第一对接内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层。

4、第二对接结构包括有第二对接环、辅助密封环、第二对接内环、第二限位座和包围密封环,第二对接环和第二对接内环固定连接,辅助密封环嵌入第二对接内环中,第二限位座和第二对接内环固定连接,包围密封环嵌入第二限位座,固定结构包括有固定外架、第一固定头和第二固定头,第一固定头和第二固定头固定连接在固定外架的两端,第二对接环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槽,第二对接环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定位脚。

5、进一步的,第一对接环直径大于第一对接内环的直径,第一对接环和第一对接内环焊接配套设置,螺纹层位于第一对接内环的表面内侧位置,靠近和第一对接环的连接处。

6、进一步的,第一限位座沿第一对接内环的表面两侧水平突出设置,整体为梯形座体,嵌入密封环整体二分之一嵌入其中。

7、进一步的,嵌入密封环整体设置为软性橡胶环,且两侧位置呈弧形凸起设置,内圈呈圆形设置,外圈呈椭圆形设置。

8、进一步的,定位脚整体位于第二对接环的内端两侧位置,水平突出设置,且内侧表面对应螺纹层设置对应螺纹。

9、进一步的,包围密封环整体设置为软性橡胶环,且两侧位置呈弧形凸起设置,内圈呈圆形设置,外圈呈椭圆形设置,同时包围密封环内圈尺寸大于嵌入密封环,包围密封环和嵌入密封环呈套接设置。

10、进一步的,辅助密封环整体贴合第二对接内环内壁设置,呈套接状态位于包围密封环外侧。

11、进一步的,第二限位座沿第二对接内环的表面两侧水平突出设置,整体为梯形座体,包围密封环整体三分之一嵌入其中。

12、进一步的,固定外架、第一固定头和第二固定头三者配套设置,第二固定头同时嵌入限位槽中,位于第二对接环的外侧位置,而第一固定头表面开设螺孔,呈水平状态位于主体两侧水平位置。

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本技术,通过直径不同的第一对接环和第二对接内环,在两者连接处形成支撑空间,达到便于第二对接环内端设置的定位脚嵌入其位置,使得两组对接结构相互嵌合保持整体性的效果,同时该种嵌合支撑有利于保持密封位置的稳定性,通过螺纹层配合定位脚达到便于两组对接结构进行螺纹连接的效果。

15、本技术,通过第一限位座达到对嵌入密封环进行限位固定的效果。

16、本技术,外圈椭圆形设置的嵌入密封环在嵌入第一限位座内部的时候,能够有效的保持其限位稳定性,避免出现挤压过度形变和脱落的情况。

17、本技术,在两组对接结构相互嵌合的时候,通过内侧设置螺纹的定位脚配合螺纹层,达到使两组对接结构进行螺纹连接的效果,同时定位脚和螺纹层接触位置处于第一对接内环和第一对接环之间高度差位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18、本技术,首先通过第二限位座达到限位固定包围密封环的效果,而在两组对接结构进行对接的时候,通过包围密封环实现对嵌入密封环的套接叠加,同时通过辅助密封环作为最外层密封结构,对包围密封环外侧进行套接,此时三组密封环结构形成套接结构,能够良好保持连接位置的密封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压稳定性。

19、本技术,通过第二固定头配合限位槽和第二对接结构进行限位固定,配合第一固定头完成第二对接结构和主体的连接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包括主体(1)、垂直注入腔(2)、侧向注入腔(3)和连通管道(4),垂直注入腔(2)和侧向注入腔(3)分别位于主体(1)内部和两侧位置,连通管道(4)和侧向注入腔(3)相通连接,其特征在于:侧向注入腔(3)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对接结构(5)和第二对接结构(6),第一对接结构(5)和第二对接结构(6)配套设置,第二对接结构(6)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结构(7),第一对接结构(5)包括有第一对接环(8)、支脚(9)、第一对接内环(10)、第一限位座(12)和嵌入密封环(13),支脚(9)设置两组突出设置在第一对接环(8)的外端两侧,同时嵌入主体(1)内部,第一对接内环(10)和第一对接环(8)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座(12)和第一对接内环(10)固定连接,嵌入密封环(13)嵌入第一限位座(12),第一对接内环(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环(8)直径大于第一对接内环(10)的直径,第一对接环(8)和第一对接内环(10)焊接配套设置,螺纹层(11)位于第一对接内环(10)的表面内侧位置,靠近和第一对接环(8)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座(12)沿第一对接内环(10)的表面两侧水平突出设置,整体为梯形座体,嵌入密封环(13)整体二分之一嵌入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密封环(13)整体设置为软性橡胶环,且两侧位置呈弧形凸起设置,内圈呈圆形设置,外圈呈椭圆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脚(23)整体位于第二对接环(14)的内端两侧位置,水平突出设置,且内侧表面对应螺纹层(11)设置对应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密封环(18)整体设置为软性橡胶环,且两侧位置呈弧形凸起设置,内圈呈圆形设置,外圈呈椭圆形设置,同时包围密封环(18)内圈尺寸大于嵌入密封环(13),包围密封环(18)和嵌入密封环(13)呈套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密封环(15)整体贴合第二对接内环(16)内壁设置,呈套接状态位于包围密封环(18)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座(17)沿第二对接内环(16)的表面两侧水平突出设置,整体为梯形座体,包围密封环(18)整体三分之一嵌入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架(19)、第一固定头(20)和第二固定头(21)三者配套设置,第二固定头(21)同时嵌入限位槽(22)中,位于第二对接环(14)的外侧位置,而第一固定头(20)表面开设螺孔,呈水平状态位于主体(1)两侧水平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包括主体(1)、垂直注入腔(2)、侧向注入腔(3)和连通管道(4),垂直注入腔(2)和侧向注入腔(3)分别位于主体(1)内部和两侧位置,连通管道(4)和侧向注入腔(3)相通连接,其特征在于:侧向注入腔(3)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对接结构(5)和第二对接结构(6),第一对接结构(5)和第二对接结构(6)配套设置,第二对接结构(6)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结构(7),第一对接结构(5)包括有第一对接环(8)、支脚(9)、第一对接内环(10)、第一限位座(12)和嵌入密封环(13),支脚(9)设置两组突出设置在第一对接环(8)的外端两侧,同时嵌入主体(1)内部,第一对接内环(10)和第一对接环(8)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座(12)和第一对接内环(10)固定连接,嵌入密封环(13)嵌入第一限位座(12),第一对接内环(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环(8)直径大于第一对接内环(10)的直径,第一对接环(8)和第一对接内环(10)焊接配套设置,螺纹层(11)位于第一对接内环(10)的表面内侧位置,靠近和第一对接环(8)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工程的压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座(12)沿第一对接内环(10)的表面两侧水平突出设置,整体为梯形座体,嵌入密封环(13)整体二分之一嵌入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立功裴向兵张满乾王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博达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