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顶篷及设有该顶篷的儿童载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顶篷及设有该顶篷的儿童载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659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篷及设有该顶篷的儿童载具,所述顶篷包括篷布、至少连接于篷布外围前侧与左右两侧的一根第一尼龙顶篷条、至少一根连接于篷布且左右延伸的第二尼龙顶篷条,所述第二尼龙顶篷条位于篷布前侧与后侧之间;所述顶篷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的安装装置;所述儿童载具如此设置,使得收折顶篷时,可以将顶篷团成很小的一团,从而体积小,需要占用的空间小,进而使得设置有该顶篷的儿童载具在收合后整体体积也小如此,不管是单独的顶篷,还是设置该顶篷的儿童载具,其收纳、运输都很方便,而且收纳、运输成本也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幼儿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篷及设有该顶篷的儿童载具


技术介绍

1、传统用于儿童载具(图1所示为儿童推车,所述儿童载具也可以为儿童座椅、摇摇椅等等)的顶篷可给在坐/躺在儿童载具内的儿童遮阳、挡雨。顶篷一般包括篷布100、只连接并支撑于于篷布前端的前顶篷条200、只连接并支撑于于篷布后端的后顶篷条400、连接于篷布并位于前顶篷条200与后顶篷条400之间的一根或多根中顶篷条300,且所述前顶篷条200、中顶篷条300、后顶篷条400位于同一侧的下端枢接连接在一起再与一安装装置连接,或者前顶篷条200与一安装装置连接在一起,然后该安装装置再与儿童推车上的顶篷座(图未示)连接在一起。当要调整调整顶篷档位即顶篷遮挡面积时,可以直接拉动前顶篷条200或/和中顶篷条300前/后旋转,从而调整整个顶篷前后两端之间的遮挡范围以及遮挡面积。

2、传统顶篷中,其前顶篷条200一般为设置为铝条,其他的顶篷条为pe材质。

3、传统顶篷的这种设计,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4、1、各顶篷条的柔韧性与弹性不足,顶篷收折时,也只是使得几根顶篷条尽可能前后靠近,从而收折后的顶篷还是体积比较大,从而需要占用的空间大;而且携带也不方便,运输成本也高(如厂家发货到消费者,就需要较大的包装盒来装顶篷,从而不管是包装盒成本还是运输成本,都相对比较高);

5、2、长期使用,铝条也有可能脱落,而铝管毕竟是金属,重量也重,若脱落后砸中在儿童载具内的孩童,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顶篷及设有该顶篷的儿童载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顶篷,其可用于儿童载具,所述顶篷包括篷布、至少连接于所述篷布外围前侧与左右两侧的一根第一尼龙顶篷条、至少一根连接于所述篷布且左右延伸的第二尼龙顶篷条,所述第二尼龙顶篷条位于篷布前侧与后侧之间;所述顶篷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能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的安装装置。

4、所述顶篷后侧连接有第一连接件;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顶篷外围后侧;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被设置为能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

5、所述顶篷后侧还连接有一固定带,且所述固定带远离顶篷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篷后侧外围的中间位置;较佳的,所述第三连接件被设置为能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

6、所述安装装置连接于顶篷外围;较佳的,所述安装装置一侧与所述篷布或/和第一尼龙顶篷条连接;另一侧被设置为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

7、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第一安装件或/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或/和第二安装件一侧与所述篷布或/和第一尼龙顶篷条连接;另一侧被设置为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较佳的,所述篷布外围形成有与第一尼龙顶篷条位置对应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尼龙顶篷条位于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安装件或/和第二安装件位于容纳腔外,或,所述容纳腔开设有孔,所述第一安装件或/和第二安装件一侧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另一侧自所述孔中伸出于容纳腔外;较佳的,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为连接于所述顶篷的布套,所述布套朝向儿童载具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或,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为连接于所述顶篷的圈状松紧带。

8、一种儿童载具,包括上述顶篷。

9、所述儿童载具设置为儿童推车,所述儿童推车包括车架以及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座椅;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左右两顶篷座,所述顶篷左右两侧的安装装置分别可拆地连接于所述两顶篷座上,且所述顶篷罩设于座椅上方;较佳的,所述车架包括左右两推把,所述两推把上分别设置有所述顶篷座。

10、所述车架还包括连接于两推把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侧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一往上开口的储物袋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或,所述座椅包括背靠,且所述背靠可相对推把车架前后旋转;所述背靠与支撑件或/和左右两推把与之间连接有座布;较佳的,所述座布上侧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一往上开口的储物袋设置于所述座布后侧。

11、所述儿童载具设置为儿童座椅,所述儿童座椅包括背靠,所述背靠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顶篷座;所述顶篷左右两侧的安装装置分别与背靠左右两侧的顶篷座可拆连接;较佳的,所述背靠上侧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所述背靠后侧设置有往上开口的储物袋;较佳的,所述储物袋的上侧连接于所述背靠后侧的上侧。

12、所述儿童载具设置为儿童睡篮,所述儿童睡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顶篷座,所述顶篷左右两侧的安装装置分别与儿童睡篮左右两侧的顶篷座可拆连接;较佳的,所述儿童睡篮前后两侧中的一侧的上侧设置有可与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儿童睡篮于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的一侧的外侧设置有开口往上的储物袋。

13、所述儿童载具设置为儿童安全提篮,所述儿童安全提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顶篷座,所述顶篷左右两侧的安装装置分别与儿童安全提篮左右两侧的顶篷座可拆连接;较佳的,所述儿童安全提篮后侧的上侧设置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儿童安全提篮后侧设置有往上开口的储物袋。

14、一种儿童载具,其设置为儿童推车,其包括车架,还包括上述儿童座椅或儿童睡篮或儿童安全提篮,所述儿童座椅或儿童睡篮或儿童安全提篮连接于所述车架上。

15、所述儿童载具设置为汽车儿童安全座椅,所述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顶篷座,所述顶篷左右两侧的安装装置分别与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左右两侧的顶篷座可拆连接。

16、所述儿童载具设置为儿童摇摇床,其包括一供孩童坐/卧的床本体以及上端与所述床本体下端连接的底支架,所述床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顶篷座,所述顶篷左右两侧的安装装置分别与床本体左右两侧的顶篷座可拆连接;较佳的,所述床本体的上侧设置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床本体的后上侧设置有往上开口的储物袋。

17、所述儿童载具设置为儿童用床,所述儿童用床的左右两侧的分别设置有顶篷座,所述顶篷左右两侧的安装装置分别与儿童用床左右两侧的顶篷座可拆连接;较佳的,所述儿童用床前后两侧中的一侧的上侧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儿童用床于设置第二连接件的一侧的外侧设置有开口往上的储物袋。

18、所述顶篷座包括与所述儿童载具旋转连接的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配合部,所述安装装置与所述配合部可拆连接;较佳的,所述布套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地套接在所述顶篷座的配合部外;或,所述配合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件与配合部的安装孔插拔式可拆连接;较佳的,所述安装装置与安装孔设置为过渡配合;或,所述圈状松紧带能可拆地套接于所述顶篷座上。

19、本专利技术因为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

20、1、尼龙顶篷条的弹性以及柔韧性非常好,从而当要收折顶篷时,可以将顶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篷,其可用于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包括篷布、至少连接于所述篷布外围前侧与左右两侧的一根第一尼龙顶篷条、至少一根连接于所述篷布且左右延伸的第二尼龙顶篷条,所述第二尼龙顶篷条位于篷布前侧与后侧之间;所述顶篷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能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的安装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后侧连接有第一连接件;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顶篷外围后侧;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被设置为能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后侧还连接有一固定带,且所述固定带远离顶篷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篷后侧外围的中间位置;较佳的,所述第三连接件被设置为能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连接于顶篷外围;较佳的,所述安装装置一侧与所述篷布或/和第一尼龙顶篷条连接;另一侧被设置为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第一安装件或/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或/和第二安装件一侧与所述篷布或/和第一尼龙顶篷条连接;另一侧被设置为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较佳的,所述篷布外围形成有与第一尼龙顶篷条位置对应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尼龙顶篷条位于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安装件或/和第二安装件位于容纳腔外,或,所述容纳腔开设有孔,所述第一安装件或/和第二安装件一侧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另一侧自所述孔中伸出于容纳腔外;较佳的,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为连接于所述顶篷的布套,所述布套朝向儿童载具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或,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为连接于所述顶篷的圈状松紧带。

6.一种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顶篷。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儿童载具,所述儿童载具设置为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推车包括车架以及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座椅;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左右两顶篷座,所述顶篷左右两侧的安装装置分别可拆地连接于所述两顶篷座上,且所述顶篷罩设于座椅上方;较佳的,所述车架包括左右两推把,所述两推把上分别设置有所述顶篷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连接于两推把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侧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一往上开口的储物袋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或,所述座椅包括背靠,且所述背靠可相对推把车架前后旋转;所述背靠与支撑件或/和左右两推把与之间连接有座布;较佳的,所述座布上侧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一往上开口的储物袋设置于所述座布后侧;较佳的,所述储物袋的上侧连接于所述座布后侧的上侧;较佳的,所述储物袋后侧表面设置有可与所述固定带第三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四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可连接于所述顶篷的后侧或/和所述座布上侧。

9.根据权利要求6的儿童载具,所述儿童载具设置为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座椅包括背靠,所述背靠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顶篷座;所述顶篷左右两侧的安装装置分别与背靠左右两侧的顶篷座可拆连接;较佳的,所述背靠上侧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所述背靠后侧设置有往上开口的储物袋;较佳的,所述储物袋的上侧连接于所述背靠后侧的上侧;较佳的,所述储物袋后侧表面设置有可与所述固定带第三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四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篷的后侧或/和所述背靠上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儿童载具,所述儿童载具设置为儿童睡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睡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顶篷座,所述顶篷左右两侧的安装装置分别与儿童睡篮左右两侧的顶篷座可拆连接;较佳的,所述儿童睡篮前后两侧中的一侧的上侧设置有可与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儿童睡篮于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的一侧的外侧设置有开口往上的储物袋;较佳的,所述储物袋后侧表面设置有可与所述固定带第三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四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篷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的一侧或/和儿童睡篮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睡篮包括上框架,所述上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顶篷座;较佳的,所述儿童睡篮于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的一侧的外侧设置有开口往上的储物袋,所述储物袋的上侧连接于儿童睡篮该一侧的上方;较佳的,所述儿童睡篮上连接有座布,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上框架或/和座布位于上框架的部位上;较佳的,所述儿童睡篮还包括下框架,所述座布同时与上框架、下框架连接,所述储物袋的上侧与所述座布上侧或/和上框架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篷,其可用于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包括篷布、至少连接于所述篷布外围前侧与左右两侧的一根第一尼龙顶篷条、至少一根连接于所述篷布且左右延伸的第二尼龙顶篷条,所述第二尼龙顶篷条位于篷布前侧与后侧之间;所述顶篷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能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的安装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后侧连接有第一连接件;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顶篷外围后侧;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被设置为能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后侧还连接有一固定带,且所述固定带远离顶篷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篷后侧外围的中间位置;较佳的,所述第三连接件被设置为能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连接于顶篷外围;较佳的,所述安装装置一侧与所述篷布或/和第一尼龙顶篷条连接;另一侧被设置为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第一安装件或/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或/和第二安装件一侧与所述篷布或/和第一尼龙顶篷条连接;另一侧被设置为与所述儿童载具可拆连接;较佳的,所述篷布外围形成有与第一尼龙顶篷条位置对应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尼龙顶篷条位于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安装件或/和第二安装件位于容纳腔外,或,所述容纳腔开设有孔,所述第一安装件或/和第二安装件一侧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另一侧自所述孔中伸出于容纳腔外;较佳的,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为连接于所述顶篷的布套,所述布套朝向儿童载具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或,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为连接于所述顶篷的圈状松紧带。

6.一种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顶篷。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儿童载具,所述儿童载具设置为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推车包括车架以及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座椅;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左右两顶篷座,所述顶篷左右两侧的安装装置分别可拆地连接于所述两顶篷座上,且所述顶篷罩设于座椅上方;较佳的,所述车架包括左右两推把,所述两推把上分别设置有所述顶篷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连接于两推把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侧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一往上开口的储物袋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或,所述座椅包括背靠,且所述背靠可相对推把车架前后旋转;所述背靠与支撑件或/和左右两推把与之间连接有座布;较佳的,所述座布上侧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一往上开口的储物袋设置于所述座布后侧;较佳的,所述储物袋的上侧连接于所述座布后侧的上侧;较佳的,所述储物袋后侧表面设置有可与所述固定带第三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四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可连接于所述顶篷的后侧或/和所述座布上侧。

9.根据权利要求6的儿童载具,所述儿童载具设置为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座椅包括背靠,所述背靠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顶篷座;所述顶篷左右两侧的安装装置分别与背靠左右两侧的顶篷座可拆连接;较佳的,所述背靠上侧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所述背靠后侧设置有往上开口的储物袋;较佳的,所述储物袋的上侧连接于所述背靠后侧的上侧;较佳的,所述储物袋后侧表面设置有可与所述固定带第三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四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篷的后侧或/和所述背靠上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儿童载具,所述儿童载具设置为儿童睡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睡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顶篷座,所述顶篷左右两侧的安装装置分别与儿童睡篮左右两侧的顶篷座可拆连接;较佳的,所述儿童睡篮前后两侧中的一侧的上侧设置有可与第一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儿童睡篮于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的一侧的外侧设置有开口往上的储物袋;较佳的,所述储物袋后侧表面设置有可与所述固定带第三连接件可拆连接的第四连接件;较佳的,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篷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的一侧或/和儿童睡篮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儿童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睡篮包括上框架,所述上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伍光增刘国媛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童音母婴用品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