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5366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涉及全彩模组技术领域。该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通过冷凝器和风扇的运行,对水箱内的水和防护框内进行降温,通过环形管和水泵对防护框内进行水冷,避免长时间使用时,温度检测装置主体温度升高,容易造成检测出的温度有偏差,通过降噪装置的设备,当温度检测器主体运行时,产生向下的作用,带动第二支撑板向下移动,第二支撑板带动第一支撑杆向下移动,第一支撑杆带动第一支撑板向下移动,第一支撑板带动阻尼器和缓冲弹簧进行压缩,同时第一支撑板带动第二支撑杆向下移动,第二支撑杆带动滑块向相远离的一侧进行移动,滑块带动复位弹簧进行压缩,从而减少自动控制装置在使用中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全彩模组,具体为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led模组按颜色种类可以分为单色、七彩、全彩单点控制三种,在对全彩模组进行温度检测时会使用到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参考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11904476u”的“一种温度检测装置”,该专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测量处理液的温度,使用将温度传感器与处理液直接接触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引发处理液被污染并对半导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因此,实际情况是需要一种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同时检测正确的处理液的温度的方式;

2、但由于温度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降温的功能,长时间使用时,温度检测装置主体温度升高,容易造成检测出的温度有偏差,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解决了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优选的,包括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降噪装置,所述降噪装置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贯穿支撑框并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器主体,所述防护框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防护框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水箱正表面的底部固定连通。

4、优选的,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外圈与过滤网板相接触,所述环形管远离出水管的一端与水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环形管的外圈套设有卡块,卡块的后侧与过滤网板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冷凝器,所述水箱顶部的后侧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的顶部放置有防尘板,所述阻尼器的外圈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与支撑框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板

6、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板相对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圈的左右两侧均滑动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滑块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支撑板活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滑杆外圈的左右两侧均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相远离的一侧与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相对应的一侧与滑块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底部与防护框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框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扇

9、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顶部开设有配合风扇使用的进风口,所述防护框的后侧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呈均匀分布

10、有益效果

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通过冷凝器和风扇的运行,对水箱内的水和防护框内进行降温,通过环形管和水泵对防护框内进行水冷,避免长时间使用时,温度检测装置主体温度升高,容易造成检测出的温度有偏差。

13、(2)、该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通过降噪装置的设备,当温度检测器主体运行时,产生向下的作用,带动第二支撑板向下移动,第二支撑板带动第一支撑杆向下移动,第一支撑杆带动第一支撑板向下移动,第一支撑板带动阻尼器和缓冲弹簧进行压缩,同时第一支撑板带动第二支撑杆向下移动,第二支撑杆带动滑块向相远离的一侧进行移动,滑块带动复位弹簧进行压缩,从而减少自动控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包括防护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降噪装置(11),所述降噪装置(11)包括支撑框(1101),所述支撑框(110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阻尼器(1102),所述阻尼器(11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107),所述第一支撑板(1107)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1108),所述第一支撑杆(1108)的顶部贯穿支撑框(1101)并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104),所述第二支撑板(110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器主体(8),所述防护框(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箱(3),所述防护框(1)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9),所述水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进水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远离水泵(4)的一端与水箱(3)正表面的底部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4)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远离水泵(4)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环形管(6),所述环形管(6)的外圈与过滤网板(9)相接触,所述环形管(6)远离出水管(5)的一端与水箱(3)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环形管(6)的外圈套设有卡块,卡块的后侧与过滤网板(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冷凝器(12),所述水箱(3)顶部的后侧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的顶部放置有防尘板(10),所述阻尼器(1102)的外圈套设有缓冲弹簧(1103),所述缓冲弹簧(1103)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板(1107)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1103)的底部与支撑框(110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110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板(1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板(1111)相对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杆(1105),所述滑杆(1105)外圈的左右两侧均滑动套设有滑块(1110),所述滑块(1110)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109),所述第二支撑杆(1109)远离滑块(1110)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支撑板(1107)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105)外圈的左右两侧均套设有复位弹簧(1106),所述复位弹簧(1106)相远离的一侧与第三支撑板(1111)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106)相对应的一侧与滑块(111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101)的底部与防护框(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框(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扇(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1)的顶部开设有配合风扇(7)使用的进风口,所述防护框(1)的后侧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呈均匀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包括防护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降噪装置(11),所述降噪装置(11)包括支撑框(1101),所述支撑框(110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阻尼器(1102),所述阻尼器(11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107),所述第一支撑板(1107)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1108),所述第一支撑杆(1108)的顶部贯穿支撑框(1101)并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104),所述第二支撑板(110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器主体(8),所述防护框(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箱(3),所述防护框(1)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9),所述水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进水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远离水泵(4)的一端与水箱(3)正表面的底部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4)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远离水泵(4)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环形管(6),所述环形管(6)的外圈与过滤网板(9)相接触,所述环形管(6)远离出水管(5)的一端与水箱(3)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环形管(6)的外圈套设有卡块,卡块的后侧与过滤网板(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全彩模组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冷凝器(12),所述水箱(3)顶部的后侧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利陈俊龙叶有通秦裕华辜孟林钟吉超杨竹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