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360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6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管廊构筑物的上方从上至下依次层叠铺设路基填料层和褥垫层;褥垫层下方于管廊构筑物两侧区域沿道路横向间隔布设长、短管桩。有益效果为:长管桩主要负责控制沉降形变,短管桩主要负责提高地基承载力,长短桩复合地基结构充分发挥桩间土的作用,大大提高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和承载力,满足了道路的沉降要求,长、短管桩为管廊构筑物的沉降和道路的沉降提供缓慢的过渡,配合作为水平向增强体的褥垫层,能够有效地协调管廊构筑物与道路之间的沉降差异,避免道路表面在管廊侧壁处产生纵向裂缝,实现保证下卧有管廊构筑物等地下设施时市政道路质量,也利于城市道路交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施工,具体涉及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地下管线日趋复杂,为了避免重复开挖、降低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和优化各种管道线缆设置,在市政道路下设置综合管廊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尽管现有的地基处理方法种类繁多,而针对下卧管廊构筑物的深厚软土区地基处理方案研究尚不够深入,如果道路路基处理不善,使得管廊和道路之间存在不均匀沉降,会引起在管廊构筑物侧壁上方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直接影响到道路通行的舒适性,严重情况下,影响城市交通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包括:管廊构筑物,管廊构筑物的上方从上至下依次层叠铺设路基填料层和褥垫层;褥垫层下方于管廊构筑物两侧区域沿道路横向间隔布设长、短管桩,长管桩的桩底支承在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层上,短管桩的桩底穿过浅层最软弱土层,所有管桩的桩顶均伸入褥垫层内。

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4、进一步,褥垫层下方于管廊构筑物两侧的区域为桩加密区,其他区域为桩普通区;桩加密区内管桩的桩间距小于桩普通区内管桩的桩间距。进一步,桩加密区的长管桩与桩普通区的长管桩的参数均相同;桩加密区的短管桩与桩普通区的短管桩的参数均相同。

5、更进一步:桩普通区内管桩的桩间距为桩加密区内管桩的桩间距的1.5~2.5倍。

6、进一步,所有管桩的桩顶均平整。

7、进一步,褥垫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铺设的第二碎石垫层、第三砂垫层、第二土工格栅、第二砂垫层、第一土工格栅、第一砂垫层和第一碎石垫层。

8、进一步,所有管桩的桩顶均伸入第一碎石垫层内。

9、进一步,第二碎石垫层和第一碎石垫层均采用级配碎石;第二土工格栅和第一土工格栅断面均为矩形,内孔为等边三角形,外边为正六边形;第三砂垫层、第二砂垫层和第一砂垫层均采用中粗砂。

10、进一步,第三砂垫层、第二砂垫层和第一砂垫层的总厚度为200mm~350mm。

11、进一步,第二碎石垫层、第三砂垫层、第二土工格栅、第二砂垫层、第一土工格栅、第一砂垫层和第一碎石垫层均满铺在道路路基内。

12、进一步,第二土工格栅和第一土工格栅的质控拉伸强度均不小于185kn/m。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长管桩主要负责控制沉降形变,短管桩主要负责提高地基承载力,长短桩复合地基结构充分发挥桩间土的作用,大大提高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和承载力,满足了道路的沉降要求,长、短管桩为管廊构筑物的沉降和道路的沉降提供缓慢的过渡,配合作为水平向增强体的褥垫层,能够有效地协调管廊构筑物与道路之间的沉降差异,避免道路表面在管廊侧壁处产生纵向裂缝,实现保证下卧有管廊构筑物等地下设施时市政道路质量,也利于城市道路交通安全;

15、2)对比全长桩路基,本技术通过长、短管桩搭配,在保证地基承载力的前提下,既能降低施工难度和节约了工程材料,又可以显著缩短工期和降低项目投资,尤其适用于道路下方敷设大型地下构筑物、路基沉降变形控制较严格的地基处理,为现代化城市内复杂条件下深厚软土区、下卧大型地下构筑物的复合地基处理,提供了一种安全、合理、可靠的方案选择;

16、3)满铺的第二土工格栅和第一土工格栅能有效的提高加筋褥垫层的嵌锁、咬合作用、极大程度的增强地基的承载力、有效的约束褥垫层内材料的侧向位移,增强地基稳固性能;同时使得管廊结构与周围土体形成一个整体受力系统,可以将管廊结构上部荷载扩散到地基土体中,起到应力扩散和削弱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廊构筑物(1),所述管廊构筑物(1)的上方从上至下依次层叠铺设路基填料层(2)和褥垫层(3);所述褥垫层(3)下方于管廊构筑物(1)两侧区域沿道路横向间隔布设长、短管桩(6),长管桩(6)的桩底支承在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层上,短管桩(6)的桩底穿过浅层最软弱土层,所有管桩(6)的桩顶均伸入褥垫层(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褥垫层(3)下方于管廊构筑物(1)两侧的区域为桩加密区(4),其他区域为桩普通区(5);桩加密区(4)内管桩(6)的桩间距小于所述桩普通区(5)内管桩(6)的桩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加密区(4)的长管桩(6)与所述桩普通区(5)的长管桩(6)的参数均相同;所述桩加密区(4)的短管桩(6)与所述桩普通区(5)的短管桩(6)的参数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普通区(5)内管桩(6)的桩间距为桩加密区(4)内管桩(6)的桩间距的1.5~2.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褥垫层(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铺设的第二碎石垫层(310)、第三砂垫层(320)、第二土工格栅(330)、第二砂垫层(340)、第一土工格栅(350)、第一砂垫层(360)和第一碎石垫层(3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管桩(6)的桩顶均伸入第一碎石垫层(370)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碎石垫层(310)和第一碎石垫层(370)均采用级配碎石;所述第二土工格栅(330)和第一土工格栅(350)断面均为矩形,内孔为等边三角形,外边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三砂垫层(320)、第二砂垫层(340)和第一砂垫层(360)均采用中粗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砂垫层(320)、第二砂垫层(340)和第一砂垫层(360)的总厚度为200mm~350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碎石垫层(310)、第三砂垫层(320)、第二土工格栅(330)、第二砂垫层(340)、第一土工格栅(350)、第一砂垫层(360)和第一碎石垫层(370)均满铺在道路路基内。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土工格栅(330)和第一土工格栅(350)的质控拉伸强度均不小于185kN/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廊构筑物(1),所述管廊构筑物(1)的上方从上至下依次层叠铺设路基填料层(2)和褥垫层(3);所述褥垫层(3)下方于管廊构筑物(1)两侧区域沿道路横向间隔布设长、短管桩(6),长管桩(6)的桩底支承在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层上,短管桩(6)的桩底穿过浅层最软弱土层,所有管桩(6)的桩顶均伸入褥垫层(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褥垫层(3)下方于管廊构筑物(1)两侧的区域为桩加密区(4),其他区域为桩普通区(5);桩加密区(4)内管桩(6)的桩间距小于所述桩普通区(5)内管桩(6)的桩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加密区(4)的长管桩(6)与所述桩普通区(5)的长管桩(6)的参数均相同;所述桩加密区(4)的短管桩(6)与所述桩普通区(5)的短管桩(6)的参数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普通区(5)内管桩(6)的桩间距为桩加密区(4)内管桩(6)的桩间距的1.5~2.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褥垫层(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铺设的第二碎石垫层(310)、第三砂垫层(3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周旭李明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