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淤用绞吸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324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淤用绞吸船,包括安装柱、安装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螺杆、导向杆、移动座以及声呐装置;螺杆外周还套装有与螺杆同向延伸的第一可伸缩套管;导向杆外周还套装有与导向杆同向延伸的第二可伸缩套管;安装板上还设有多个对射装置。本技术的清淤用绞吸船,其能使螺杆与移动座的螺纹配合、移动座与导向杆的滑动配合都不会被绞散的底泥影响,可保证移动座能顺畅来回滑移;还能将附着在声呐装置上的底泥等污物冲走,可避免或减少出现因声呐装置被底泥附着而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可提高清淤深度的测量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淤用绞吸船


技术介绍

1、申请号为20182216542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清淤用绞吸船,其能对河底淤积的底泥进行清淤,并可检测清淤深度。

2、如图1至图3所示,该清淤用绞吸船包括:船体1,设于船体1前端的绞吸机构(包括绞吸头13),设于船体1下方的安装支架,设于船体1中且驱动安装支架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设于安装支架底部的丝杠传动机构,以及设于丝杠传动机构上的声呐装置;其中:

3、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设于船体1下方的平置长条形安装板3,以及底端与安装板3底面固接且顶端贯穿至船体1中的竖置安装柱2;

4、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安装柱2顶端的平置第二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2与安装柱2共轴心),与第二锥齿轮22啮合的竖置第一锥齿轮111,以及驱动第一锥齿轮111转动的平置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与船体1固接);

5、所述丝杠传动机构包括:固设在安装板3底面两端的第一固定板31和第二固定板32,穿设在第一固定板31、第二固定板32之间的螺杆311和导向杆313(导向杆313、螺杆311都沿安装板3长度方向设置),与螺杆311伸至第一固定板31外侧的一端连接且固设在安装板3底面的第二电机312,以及套设在导向杆313上且与螺杆311螺纹连接的移动座33(移动座33被螺杆311和导向杆313贯穿);

6、所述声呐装置包括:设于移动座33底端的声呐发射装置331以及声呐接收装置332。

7、该清淤用绞吸船使用时,随着船体1的单向行进,绞吸机构在河底清理出一条清淤槽;当需要检测清淤深度时,控制第一电机11通过第一锥齿轮111驱动第二锥齿轮22转动,第二锥齿轮22带动安装柱2、安装板3旋转,使安装板3旋转至与船体1的运动方向相垂直;然后控制第二电机312通过螺杆311驱动移动座33沿导向杆313来回滑移,且移动座33底端的声呐装置分别测量清淤槽133以及清淤槽133两侧的河底深度(移动座33来回滑移时,声呐发射装置331不停地朝河底发射声波,声呐接收装置332则负责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然后将两个测量值相减即可得到清淤深度。

8、但清淤的过程中,河底的底泥可能会被绞散;部分底泥可能会流动至螺杆311和/或导向杆313处,并附着在螺杆311和/或导向杆313上,进而可能会影响螺杆311与移动座33的螺纹配合和/或影响移动座33与导向杆313的滑动配合,使移动座33不能顺畅来回滑移;另外,部分底泥还可能会流动至声呐装置处,并附着在声呐发射装置331和/或声呐接收装置332上,进而可能会影响声呐装置的正常工作或影响清淤深度的测量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清淤用绞吸船,包括:船体,设于船体前端的绞吸机构(包括绞吸头),设于船体下方的安装支架,设于船体中且驱动安装支架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设于安装支架底部的丝杠传动机构,以及设于丝杠传动机构上的声呐装置;其中:

2、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设于船体下方的平置长条形安装板,以及底端与安装板底面固接且顶端贯穿至船体中的竖置安装柱;

3、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安装柱顶端的平置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安装柱共轴心),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竖置第一锥齿轮,以及驱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的平置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船体固接);

4、所述丝杠传动机构包括:固设在安装板底面两端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穿设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螺杆和导向杆(导向杆、螺杆都沿安装板长度方向设置),与螺杆伸至第一固定板外侧的一端连接且固设在安装板底面的第二电机,以及套设在导向杆上且与螺杆螺纹连接的移动座(移动座被螺杆和导向杆贯穿);

5、所述声呐装置包括:设于移动座底端的声呐发射装置和声呐接收装置;

6、所述螺杆外周套装有与螺杆同向延伸的第一可伸缩套管;第一可伸缩套管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移动座固接的第一管段,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移动座固接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第二管段都为可伸缩管。

7、优选的,所述导向杆外周套装有与导向杆同向延伸的第二可伸缩套管;第二可伸缩套管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移动座固接的第三管段,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移动座固接的第四管段;第三管段、第四管段都为可伸缩管。

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对射装置,且该多个对射装置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对射装置包括:分设在安装板宽度方向两侧且相向设置(可对射)的一对喷头,以及各喷头尾端分别设置的输气管;各输气管分别与安装板的侧边连接;该对喷头的对射路径能被来回滑移的声呐发射装置(声呐发射装置和声呐接收装置)遮挡;安装柱顶端还固接有竖置连接管,连接管顶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供气管;安装柱内设有将连接管与安装板连通的第一输气通道,安装板内设有将第一输气通道与各输气管连通的第二输气通道。

9、优选的,所述输气管为l形,包括:底端与喷头尾端连接的竖管段,以及两端与竖管段顶端、安装板侧边分别连接的横管段。

10、优选的,所述供气管还连接供气装置;供气装置与船体固接。

11、优选的,所述供气管上设有供气阀。

12、优选的,所述供气管通过竖架与船体固接。

13、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清淤用绞吸船,其能使螺杆与移动座的螺纹配合、移动座与导向杆的滑动配合都不会被绞散的底泥影响,可保证移动座能顺畅来回滑移;还能将附着在声呐装置上的底泥等污物冲走,可避免或减少出现因声呐装置被底泥附着而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可提高清淤深度的测量准确性。

14、本技术是对申请号为201822165424.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清淤用绞吸船进行局部改进,主要是增设了第一可伸缩套管、第二可伸缩套管、对射装置等。本技术并没有对该专利的其他部分进行改进,清淤用绞吸船的其他部分可参考该专利的说明书,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淤用绞吸船,包括:设于船体下方的平置长条形安装板,底端与安装板底面固接且顶端贯穿至船体中的竖置安装柱,固设于安装柱顶端的平置第二锥齿轮,固设在安装板底面两端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穿设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螺杆和导向杆,套设在导向杆上且与螺杆螺纹连接的移动座,以及设于移动座底端的声呐发射装置和声呐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用绞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外周套装有与导向杆同向延伸的第二可伸缩套管;第二可伸缩套管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移动座固接的第三管段,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移动座固接的第四管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用绞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对射装置,且该多个对射装置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对射装置包括:分设在安装板宽度方向两侧且相向设置的一对喷头,以及各喷头尾端分别设置的输气管;各输气管分别与安装板的侧边连接;该对喷头的对射路径能被来回滑移的声呐发射装置遮挡;安装柱顶端还固接有竖置连接管,连接管顶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供气管;安装柱内设有将连接管与安装板连通的第一输气通道,安装板内设有将第一输气通道与各输气管连通的第二输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淤用绞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为L形,包括:底端与喷头尾端连接的竖管段,以及两端与竖管段顶端、安装板侧边分别连接的横管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淤用绞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还连接供气装置;供气装置与船体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淤用绞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上设有供气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淤用绞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通过竖架与船体固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淤用绞吸船,包括:设于船体下方的平置长条形安装板,底端与安装板底面固接且顶端贯穿至船体中的竖置安装柱,固设于安装柱顶端的平置第二锥齿轮,固设在安装板底面两端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穿设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螺杆和导向杆,套设在导向杆上且与螺杆螺纹连接的移动座,以及设于移动座底端的声呐发射装置和声呐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用绞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外周套装有与导向杆同向延伸的第二可伸缩套管;第二可伸缩套管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移动座固接的第三管段,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移动座固接的第四管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用绞吸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对射装置,且该多个对射装置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对射装置包括:分设在安装板宽度方向两侧且相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忆平孟晓宇徐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上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