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圆盘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268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圆盘辊结构,包括辊芯、水冷拉杆、冷却毛细管,所述辊芯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旋转接头,所述辊芯驱动侧设置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支撑辊供水孔,所述辊芯操作侧设置有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包括进水分配器、回水分配器,所述冷却毛细管与进水分配器、回水分配器相连通,所述水冷拉杆与进水分配器、回水分配器相连通。本技术布置合理,利用热辐射的原理提高支撑辊表面温冷却速度,有效降低支撑辊表面温度,从而改善支撑辊的使用性能,延长支撑辊使用时长;有效减少支撑辊变形、粘钢及压入等情况产生,提升钢板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圆盘辊,尤其涉及连续退火炉区域圆盘辊结构。


技术介绍

1、连续退火炉区域圆盘辊工况条件:炉温长期维持在1200℃左右,传输钢带板厚13mm以上占比约9%,13mm以下占比约91%,圆盘辊中心间距15米,炉辊长期在高温状态下输送厚板,存在圆盘支撑辊容易变形、表面容易粘钢及压入等问题,对支撑辊进行多次优化设计并采用新材料都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这些问题不仅仅影响辊子的使用寿命,增加检修工作量,还极大的影响钢板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结构圆盘辊,通过圆盘辊本体的优化升级来改善支撑辊的冷却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圆盘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芯、水冷拉杆、冷却毛细管,所述辊芯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旋转接头,所述辊芯驱动侧设置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支撑辊供水孔,所述辊芯操作侧设置有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包括进水分配器、回水分配器,所述冷却毛细管与进水分配器、回水分配器相连通,所述水冷拉杆与进水分配器、回水分配器相连通。

3、优选的:所述支撑辊供水孔通过软管与支撑辊旋转接头连通。

4、优选的:所述分配器上设置有球阀、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计。

5、优选的:所述冷却毛细管包括上部毛细管、下部毛细管,所述上部毛细管、下部毛细管分别设置在圆盘辊的两侧。

6、与传统结构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7、1、本技术结构新颖、布置合理,在圆盘辊上支撑辊对应位置增加冷却水管,冷却水管按照并联循环的方式连接在圆盘辊冷却回路中,增加冷却水管后可以利用热辐射的原理提高支撑辊表面温冷却速度,有效降低支撑辊表面温度,从而改善支撑辊的使用性能,延长支撑辊使用时长;有效减少支撑辊变形、粘钢及压入等情况产生,提升钢板品质;有效减少检修拆卸次数,降低作业强度。

8、2、本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取消二位六通阀,采用金属软管与支撑辊旋转接头直通,通过球阀直接单独控制水的通断,减少复杂管路对冷却水的影响。

9、3、管路中增加温度计和流量计等仪表,能够实时监测冷却水的回水温度、瞬时流量、单位时间内总流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圆盘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芯(2)、水冷拉杆(6)、冷却毛细管(5),所述辊芯(2)两端均设置有进水管、旋转接头(1),所述辊芯(2)驱动侧设置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支撑辊供水孔(9),所述辊芯(2)操作侧设置有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包括进水分配器(4)、回水分配器(3),所述冷却毛细管(5)与进水分配器(4)、回水分配器(3)相连通,所述水冷拉杆(6)与进水分配器(4)、回水分配器(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圆盘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供水孔(9)通过软管与支撑辊旋转接头(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圆盘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上设置有球阀、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圆盘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毛细管(5)包括上部毛细管、下部毛细管,所述上部毛细管、下部毛细管分别设置在圆盘辊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圆盘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芯(2)、水冷拉杆(6)、冷却毛细管(5),所述辊芯(2)两端均设置有进水管、旋转接头(1),所述辊芯(2)驱动侧设置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支撑辊供水孔(9),所述辊芯(2)操作侧设置有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包括进水分配器(4)、回水分配器(3),所述冷却毛细管(5)与进水分配器(4)、回水分配器(3)相连通,所述水冷拉杆(6)与进水分配器(4)、回水分配器(3)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庆郑瑜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高新窑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