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工程轮胎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工程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255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轮胎。工程轮胎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上胎面和下胎面,沿着轮胎厚度方向划分为中间的胎冠和位于胎冠两侧的胎肩;所述胎肩总厚与胎冠总厚的比值a为1.25‑1.35,所述胎冠处下胎面厚度与胎冠总厚的比值b为8%‑15%,所述胎肩处上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值c为30%‑36%,所述胎肩处下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值d为30%‑36%。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轮胎使用中的磨冠和肩空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轮胎


技术介绍

1、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工程轮胎可以承受车辆或设备自身与负荷的质量,保持其运行性能,缓冲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与震动,保持行驶的稳定性和平顺性,保证整个轮胎可靠的与地面接触,发挥改善车辆设备的牵引性、通过性和制动性。

3、现有的轮胎结构中,胎肩总厚和胎冠总厚的比例范围、胎冠处下胎面厚度与胎冠总厚的比例范围以及胎肩处上胎面厚度、下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例范围未得到合理的优化,导致轮胎难以同时兼顾磨冠和肩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轮胎,以解决轮胎使用中的磨冠和肩空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工程轮胎,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上胎面和下胎面,沿着轮胎厚度方向划分为中间的胎冠和位于胎冠两侧的胎肩;所述胎肩总厚与胎冠总厚的比值a为1.25-1.35,所述胎冠处下胎面厚度与胎冠总厚的比值b为8%-15%,所述胎肩处上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值c为30%-36%,所述胎肩处下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值d为30%-36%。

4、优选的,所述胎冠处下胎面厚度与胎冠总厚的比值b为8%-11%。

5、优选的,所述胎肩处上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值c为30%-34%。

6、优选的,所述胎肩处下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值d为34%-36%。

7、优选的,所述胎肩总厚与胎冠总厚的比值a为1.3,所述胎冠处下胎面厚度与胎冠总厚的比值b为10.9%,所述胎肩处上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值c为33.3%,所述胎肩处下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值d为34.7%。

8、优选的,胎冠总厚55mm,胎肩总厚72mm,胎冠处下胎面厚度6mm,胎肩处上胎面厚度24mm,胎肩处下胎面厚度25mm。

9、优选的,所述轮胎具有内衬层,所述轮胎下胎面内的胎体和内衬层之间设置有填充胶。

10、优选的,所述内衬层厚度为15mm,所述填充胶厚度为8mm。

11、优选的,所述轮胎外侧面为胎侧,所述胎侧上设置有防擦台,所述防擦台厚度与胎侧总厚的比值e为15%-20%。

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3、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结构降低了胎肩总厚与胎冠总厚的比例,在此基础上,减小胎冠处下胎面厚度占胎冠总厚的比例,减薄胎肩处上胎面厚度,同时加厚胎肩处下胎面厚度,保证胎冠具有较高磨耗性能,并且胎肩位置处保留部分耐磨性,同时不容易出现肩空,提高了轮胎的整体使用寿命。

14、本专利技术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上胎面和下胎面,沿着轮胎厚度方向划分为中间的胎冠和位于胎冠两侧的胎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处下胎面厚度与胎冠总厚的比值b为8%-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处上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值c为30%-3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处下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值d为34%-3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总厚与胎冠总厚的比值a为1.3,所述胎冠处下胎面厚度与胎冠总厚的比值b为10.9%,所述胎肩处上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值c为33.3%,所述胎肩处下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值d为34.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轮胎,其特征在于,胎冠总厚55mm,胎肩总厚72mm,胎冠处下胎面厚度6mm,胎肩处上胎面厚度24mm,胎肩处下胎面厚度2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具有内衬层,所述轮胎下胎面内的胎体和内衬层之间设置有填充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厚度为15mm,所述填充胶厚度为8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外侧面为胎侧,所述胎侧上设置有防擦台,所述防擦台厚度与胎侧总厚的比值e为15%-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上胎面和下胎面,沿着轮胎厚度方向划分为中间的胎冠和位于胎冠两侧的胎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处下胎面厚度与胎冠总厚的比值b为8%-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处上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值c为30%-3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处下胎面厚度与胎肩总厚的比值d为34%-3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总厚与胎冠总厚的比值a为1.3,所述胎冠处下胎面厚度与胎冠总厚的比值b为10.9%,所述胎肩处上胎面厚度与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宾利许庆彬姬新生胡源晋琦冯志强潘迪宿郑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通力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