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光伏发电站及其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5010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4
本技术公开一种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包括环套在水上光伏发电站的桩基上的内安装环、连接于所述内安装环的外壁上的多个弹性件,以及环绕设置于所述桩基外并与各所述弹性件的外端相连的外防护环,各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内安装环的周向分布,用于通过弹性形变吸收所述外防护环受到的外界冲击能量。本技术公开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不仅能够防止桩基因受浮冰等外界物体撞击而导致损坏,还能够大幅减小波浪拍击对桩基表面造成的冲击损害,提高桩基使用寿命。本技术还公开一种水上光伏发电站,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特别涉及一种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水上光伏发电站。


技术介绍

1、光伏发电站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并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

2、在可再生能源用地日趋紧张的背景下,海上光伏逐渐成为光伏发电站开发的新领地,成为全球普遍认可的应用形式。但发展前景向好的海上光伏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不仅项目案例少、经验不足,而且恶劣气象条件和海洋灾害等也带来了技术、经济等多方位的挑战。

3、目前,海上光伏发电站主要通过桩基直插海底,实现在海上的稳固安装,再在桩基顶部安装光伏板等发电设施,实现海上光伏发电。

4、然而,桩基虽然具有较强的抗海水腐蚀性能,但水面上经常存在固体漂浮物,尤其是高纬度地区海域,温度较低时水面上会有浮冰,而浮冰或其他固体漂浮物随着洋流可能会对桩基产生撞击,导致桩基出现破损,在长期使用下,桩基的结构强度可能会遭到破坏,进而造成使用寿命大幅下降。

5、因此,如何防止桩基因受外界物体撞击而导致损坏,提高桩基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能够防止桩基因受外界物体撞击而导致损坏,提高桩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上光伏发电站。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包括环套在水上光伏发电站的桩基上的内安装环、连接于所述内安装环的外壁上的多个弹性件,以及环绕设置于所述桩基外并与各所述弹性件的外端相连的外防护环,各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内安装环的周向分布,用于通过弹性形变吸收所述外防护环受到的外界冲击能量。

3、优选地,所述内安装环为弹性环,以通过弹性形变吸收沿所述弹性件传递的冲击能量。

4、优选地,所述内安装环可垂向滑动地环套在所述桩基上,以随水面升降而同步升降。

5、优选地,所述内安装环及所述外防护环沿所述桩基的高度方向至少分布有两层,且相邻两层所述外防护环的正对端面之间连接有外层环板,所述外层环板用于对相邻两层所述外防护环之间的桩基部分形成防护。

6、优选地,相邻两层所述内安装环的正对端面之间连接有内层环板,所述外层环板及所述内层环板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削弱波浪冲击的网孔。

7、优选地,所述内安装环包括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所述第一内环的两端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卡接凹槽,所述第二内环的两端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凸条,所述第一卡接凸条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凹槽形成卡接配合。

8、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凹槽的槽底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坑,所述第一卡接凸条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凹坑用于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以增加所述第一卡接凹槽与所述第一卡接凸条的接触面积。

9、优选地,所述外防护环包括第一外环和第二外环,所述第一外环的两端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卡接凹槽,所述第二外环的两端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接凸条,所述第二卡接凸条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接凹槽形成卡接配合。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接凹槽的槽底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坑,所述第二卡接凸条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凹坑用于与所述第二凸起配合,以增加所述第二卡接凹槽与所述第二卡接凸条的接触面积。

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水上光伏发电站,包括桩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桩基上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所述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

12、本技术所提供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主要包括内安装环、弹性件和外防护环。其中,内安装环呈环状,整体环套在水上光伏发电站的桩基上,实现与桩基的连接,主要作为本装置的基础安装部件,用于安装其余零部件。外防护环整体环绕设置在桩基外或者内安装环外,并不直接覆盖在内安装环外,而是与内安装环保持一定间距,形成内外两层结构,而弹性件就设置在内安装环与外防护环的内外间隙中。外防护环主要用于接受浮冰等水面漂浮物产生的撞击,并将外界冲击能量沿弹性件向内传递,防止浮冰等水面漂浮物直接对桩基造成撞击。弹性件设置有多个,各个弹性件均设置在内安装环与外防护环的内外间隙中,且沿着桩基的周向方向分布成一圈。同时,各个弹性件的内端与内安装环的外壁相连,各个弹性件的外端与外防护环的内壁相连,主要用于通过弹性形变吸收由外防护环传递的外界冲击能量,从而大幅削弱传递至内安装环及桩基上的冲击能量。如此,本技术所提供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通过外防护环和内安装环对桩基形成双层物理防护,能够有效防止浮冰等水面漂浮物直接撞击桩基,并由外防护环承受浮冰等水面漂浮物的直接撞击;同时,浮冰等水面漂浮物对外防护环产生的冲击能量,在由外至内的传递路径中,通过各个弹性件的弹性形变进行吸收、削弱,大幅减小传递到桩基上的冲击能量,因此能够防止桩基因受外界物体撞击而导致损坏,提高桩基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套在水上光伏发电站的桩基(1)上的内安装环(2)、连接于所述内安装环(2)的外壁上的多个弹性件(3),以及环绕设置于所述桩基(1)外并与各所述弹性件(3)的外端相连的外防护环(4),各所述弹性件(3)沿所述内安装环(2)的周向分布,用于通过弹性形变吸收所述外防护环(4)受到的外界冲击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安装环(2)为弹性环,以通过弹性形变吸收沿所述弹性件(3)传递的冲击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安装环(2)可垂向滑动地环套在所述桩基(1)上,以随水面升降而同步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安装环(2)及所述外防护环(4)沿所述桩基(1)的高度方向至少分布有两层,且相邻两层所述外防护环(4)的正对端面之间连接有外层环板(5),所述外层环板(5)用于对相邻两层所述外防护环(4)之间的桩基(1)部分形成防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内安装环(2)的正对端面之间连接有内层环板(6),所述外层环板(5)及所述内层环板(6)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削弱波浪冲击的网孔(7)。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安装环(2)包括第一内环(21)和第二内环(22),所述第一内环(21)的两端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卡接凹槽(23),所述第二内环(22)的两端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凸条(24),所述第一卡接凸条(24)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凹槽(23)形成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凹槽(23)的槽底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坑(231),所述第一卡接凸条(24)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241),所述第一凹坑(231)用于与所述第一凸起(241)配合,以增加所述第一卡接凹槽(23)与所述第一卡接凸条(24)的接触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环(4)包括第一外环(41)和第二外环(42),所述第一外环(41)的两端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卡接凹槽(43),所述第二外环(42)的两端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接凸条(44),所述第二卡接凸条(44)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接凹槽(43)形成卡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凹槽(43)的槽底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坑(431),所述第二卡接凸条(44)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441),所述第二凹坑(431)用于与所述第二凸起(441)配合,以增加所述第二卡接凹槽(43)与所述第二卡接凸条(44)的接触面积。

10.一种水上光伏发电站,包括桩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桩基(1)上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所述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具体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套在水上光伏发电站的桩基(1)上的内安装环(2)、连接于所述内安装环(2)的外壁上的多个弹性件(3),以及环绕设置于所述桩基(1)外并与各所述弹性件(3)的外端相连的外防护环(4),各所述弹性件(3)沿所述内安装环(2)的周向分布,用于通过弹性形变吸收所述外防护环(4)受到的外界冲击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安装环(2)为弹性环,以通过弹性形变吸收沿所述弹性件(3)传递的冲击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安装环(2)可垂向滑动地环套在所述桩基(1)上,以随水面升降而同步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安装环(2)及所述外防护环(4)沿所述桩基(1)的高度方向至少分布有两层,且相邻两层所述外防护环(4)的正对端面之间连接有外层环板(5),所述外层环板(5)用于对相邻两层所述外防护环(4)之间的桩基(1)部分形成防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内安装环(2)的正对端面之间连接有内层环板(6),所述外层环板(5)及所述内层环板(6)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削弱波浪冲击的网孔(7)。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桩基抗浮冰波浪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安装环(2)包括第一内环(21)和第二内环(22),所述第一内环(21)的两端端面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勤倪晟炜姜垚森周凯顾文杰王思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