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4833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天然产物提取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豆科植物果荚为原料,通过简便易行的方式从中筛选到了具有高活性的黄酮类单体化合物和黄酮类提取物,并且所述提取物中包含较高含量的高活性单体组合,能够实现抗氧化、抗炎、降血糖及减肥等效果,有望应用于食品、药品、日化用品及饲料等诸多领域中,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产物提取及生物医药,具体涉及一种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近年来,人们对富含生物活性化合物(包括益生元和天然抗氧化剂)的新型功能食品配方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关注,因为它们展示出维持人体健康、预防疾病以及降低慢性疾病风险的潜力。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包括多糖、多肽、酚类化合物和脂肪酸)存在于自然资源中,如水果、蔬菜、植物,或者是低成本的农业和工业副产品中。其中一些表现出引人注目的有益特性,包括益生元能力、抗高血压和抗血栓特性,以及/或抗氧化活性。

3、豆科植物是一大类以豆荚为共同特征的植物,是被子植物中第三大的植物家族,约有690属,超过17,600种,广泛分布于全球。豆科植物主要包括大豆、黑豆、红豆、绿豆、扁豆、豇豆、花生、蚕豆、菜豆、鹰嘴豆等。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食用豆科植物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降低存在正相关关系,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癌症。这与豆科植物富含多糖、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酚类化合物等有益营养因子有关。豆科植物果荚是豆科植物的种子包裹体。在非洲和亚洲医学中有很多豆科植物的果荚被用于治疗疾病,如花生壳被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此外,有研究表明,许多豆科植物果荚都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功效,被广泛用于食品、药物、化妆品等领域。

4、花生壳(ps)是花生(一种在热带和亚热带广泛种植的豆科植物)工业加工的副产品,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全球年产量约为4600万吨。花生壳约占整个花生重量的20%,大部分被废弃,仅有一部分被用作中密度纤维板、胶粘剂、塑料填料、固体燃料或牛饲料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花生壳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再利用,如使其成为一种易获取的天然抗氧化剂和/或功能性多糖,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有研究表明花生壳中的许多功能成分对人体是安全的。然而,截至目前,花生壳的功能成分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对花生壳进行高价值利用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5、氧化应激加剧了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疾病的病理过程,而膳食抗氧化剂可抵消这些有害过程。截止到目前为止,许多天然抗氧化剂已经从榛子、杏仁、腰果、巴西坚果、核桃等中被鉴定出来。研究发现花生壳也富含多酚类化学成分,是一种出色且易获得的天然抗氧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以豆科植物果荚为原料,提取制备得到富含高活性单体黄酮类的组合物成分,其具有抗氧化及抗炎症的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可用于降低血糖和减肥。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

2、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所述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中高活性单体黄酮的组合物占比达到30%以上;所述高活性单体黄酮组合物包括但不限于木犀草素、圣草酚、香叶木素、芹菜素、山奈酚、柚皮素、染料木素、5,7-二羟基色原酮和7-o-葡萄糖-色原酮。

4、所述豆科植物果荚包括但不限于花生壳、大豆壳、蚕豆壳、豌豆壳、赤豆壳、绿豆壳、决明子壳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豆科植物果荚为花生壳、大豆豆荚或绿豆豆荚;更进一步为花生壳。

5、经验证,上述豆科植物果荚的主要黄酮类单体化合物和黄酮类提取物同时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和减肥等功效。并且,所述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的抗氧化、抗炎、降血糖和减肥效果与上述九种高活性单体黄酮组合物具有正相关性。其中,花生壳提取物中,上述九种单体黄酮组合物的含量占所述提取物总量的30%以上,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占比为33%以上。

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所述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干燥的豆科植物果荚粉碎,过筛;随后,取细粉,加入溶剂进行提取;抽滤,合并滤液并减压浓缩,得到浸膏。

7、其中,所述溶剂可以为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腈、丙酮、异丙醇、乙醇、甲醇和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8、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过筛目数为50-100目,优选为80目;

9、所述细粉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8-12(g/ml),优选为1:10;

10、所述提取可以为室温(如25℃)提取或加热回流(如50℃、80℃或100℃)提取,提取次数为2-5次,优选为3次;当所述提取为室温提取时,每次提取时间为6-20小时(优选12小时),当所述提取为加热回流提取时,每次提取时间可以适当缩短,控制为0.5-3小时(优选为1.5小时)。

11、进一步的,为有效提高黄酮类成分的提取效果,可通过超声或机械搅拌等方式辅助提取。

1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黄酮类单体成分分离制备方法,所述分离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第二方面得到的浸膏使用硅胶拌样,硅胶装柱,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二氯甲烷体系洗脱,分离得到如下黄酮类单体成分:木犀草素、圣草酚、香叶木素、芹菜素、山奈酚、柚皮素、染料木素、5,7-二羟基色原酮和7-o-葡萄糖-色原酮。

13、其中,所述硅胶拌样中硅胶与浸膏的质量比为1-5:1,优选为1-1.5:1;所述硅胶装柱中硅胶与浸膏的质量比为50-100:1。

14、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上述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和黄酮类单体成分在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应用:

15、(a)抗氧化或制备抗氧化产品;

16、(b)抗炎或制备抗炎产品;

17、(c)抑制酶活或制备酶抑制剂产品;

18、(d)降血糖或制备降血糖产品;

19、(e)减肥或制备减肥产品。

20、(f)治疗过氧化途径相关疾病的产品。

21、其中,所述(c)中,酶包括但不限于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剂和胰脂肪酶。

22、所述(f)中,过氧化途径相关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肥胖、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血管硬化)、免疫性疾病以及早衰等。

23、所述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食品、药品、日化用品和饲料。

24、所述食品包括普通食品和特殊食品,本专利技术所述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而普通食品时相对于特殊食品而言的,是适合所有人的食品。

25、进一步的,所述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和黄酮类单体成分可以与其他食品原料制成任何食品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汤剂、饮料、糖果、口服液、胶囊剂、片剂和粉剂。

26、所述药品的剂型是药剂学上可以接受的任何药物剂型。通过使用相应的药用载体或辅料(如崩解剂、稀释剂、润滑剂、粘合剂、湿润剂、矫味剂、助悬剂、表面活性剂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中高活性单体黄酮的组合物占比达到30%以上;所述高活性单体黄酮组合物包括木犀草素、圣草酚、香叶木素、芹菜素、山奈酚、柚皮素、染料木素、5,7-二羟基色原酮和7-O-葡萄糖-色原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植物果荚包括花生壳、大豆壳、蚕豆壳、豌豆壳、赤豆壳、绿豆壳、决明子壳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豆科植物果荚为花生壳、大豆豆荚或绿豆豆荚;更进一步为花生壳;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腈、丙酮、异丙醇、乙醇、甲醇和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筛目数为50-100目;

6.一种黄酮类单体成分分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制备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浸膏使用硅胶拌样,硅胶装柱,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二氯甲烷体系洗脱,分离得到如下黄酮类单体成分:木犀草素、圣草酚、香叶木素、芹菜素、山奈酚、柚皮素、染料木素、5,7-二羟基色原酮和7-O-葡萄糖-色原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拌样中硅胶与浸膏的质量比为1-5:1;所述硅胶装柱中硅胶与浸膏的质量比为50-100:1。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和黄酮类单体成分在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中,酶包括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剂和胰脂肪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食品、药品、日化用品和饲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中高活性单体黄酮的组合物占比达到30%以上;所述高活性单体黄酮组合物包括木犀草素、圣草酚、香叶木素、芹菜素、山奈酚、柚皮素、染料木素、5,7-二羟基色原酮和7-o-葡萄糖-色原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植物果荚包括花生壳、大豆壳、蚕豆壳、豌豆壳、赤豆壳、绿豆壳、决明子壳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豆科植物果荚为花生壳、大豆豆荚或绿豆豆荚;更进一步为花生壳;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豆科植物果荚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腈、丙酮、异丙醇、乙醇、甲醇和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筛目数为50-100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永宋淳赵宏宇张超张友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