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亲水性多肽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亲水性多肽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4780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亲水性多肽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现有技术下乳化溶剂挥发法进行了改进,开发了针对亲水性多肽的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使用低毒类有机溶剂,工艺简单,通过微球表观形貌、载药率、药物释放、稳定性等实验的测定,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缓释微球,具有包封率高、载药量高、药物稳定性好、可进行辐照终端灭菌等优势,同时能够克服药物微球的突释现象并且可以实现不同时间的延迟释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疾病尤其是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亲水性多肽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多肽在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免疫防御、肿瘤病变等在内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全球上市的多肽药物有80多个,并有大量多肽药物在进行临床研究。多肽类药物具有独特的优势:活性高、特异性强、毒性较弱,在体内不易产生蓄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比较少。不过多肽在体内的半衰期短,口服的生物利用率低,在很多适应症上需要多次重复注射,给医生和患者带了极大的不便。

2、例如,天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多肽类似物亮丙瑞林、曲普瑞林、戈舍瑞林等,是治疗前列腺癌、乳腺癌、中枢性性早熟、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不孕和子宫肌瘤等适应症的有效药物,不过此类药物半衰期很短,在体内极易降解,必须频繁给药才能取得疗效。另外,多肽疫苗目前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伴随着肿瘤抗原、抗原递呈、t细胞识别机制的研究,发现抗肿瘤多肽疫苗能够通过肿瘤抗原多肽识别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形成肽-mhc-t细胞受体复合物,从而引起相应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然而,疫苗的注射一般在完成第一剂后,需要在后续固定的时间点上重复多次注射加强针。目前已商品化的治疗性抗肿瘤多肽疫苗provenge,需要每隔2周进行一次注射,总共注射3次才能达到疗效。多肽疫苗较长的治疗周期和多次重复注射也同样给医生和患者带来较大的不便,不能确保患者的依从性。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使用长效缓释制剂,如微球制剂,来实现药物在注射后长时间的可控释放,从而避免多次的重复注射。

3、针对gnrh多肽类似物的微球研发,目前有多个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产品上市,能够实现1-6个月的缓释周期,不过均存在很多问题,如产品稳定性差不能进行终端灭菌,工艺复杂且需要无菌操作,微球的药物突释大生物利用率低,等等。而针对多肽疫苗,目前则还没有商品化技术和产品能够实现疫苗所需的脉冲式的药物释放。

4、美国专利us 2021/0205444 a1描述了一种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粒的制备方法,通过微注塑和3d打印技术,能够将药物注入到plga微颗粒的中心位置中,从而实现注射后药物不立刻释放,而是在10-90天后才延迟释放,从而可以通过混合不同延迟周期释放的微球来实现脉冲式的药物释放。不过该技术需要用到复杂的设备,成本高、技术难度大、产能极低,产业化难度高,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而传统的plga微球制备技术,如复乳法、熔融挤出法、喷雾干燥法、膜分离法、凝聚法、相分离法等,在制备过程中控制变量较多且可控性差,药物载药率和包封率相对较低,很大一部分药物会分布在微球表面及近表面,且由于固化过程中容易产生微孔结构,所包载的药物会存在突释以及较快的前期释放,很难实现疫苗所需的延迟释放或者脉冲式的药物释放。

5、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的早期研究(中国专利文献cn 114588115 a)公开了一种改进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缓释微球的方法,制备时向配制的油相溶液中加入药物颗粒或者药物水溶液,持续搅拌得到均匀的药物乳液或药物颗粒混悬体系,再向该体系加入反转相溶液,经乳化及相反转,得到半固化微球。该方法适用于曲安奈德、地塞米松等疏水性药物,无法用于制备亲水性药物微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对现有技术下乳化溶剂挥发法进行了改进,开发了针对亲水性多肽的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新型“相反转”法制备亲水性多肽-plga长效缓释微球。本专利技术采用降解性能优异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共聚物(plga)作为微球的基质材料,以醋酸曲普瑞林多肽药物为例,制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界面调节剂和表面活性剂等,通过调节油水两相的界面性质,并通过“相反转”一步法形成微球,最终获得粒径均一、载药率高、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可辐照灭菌的长效缓释微球,并且能够实现低突释持续缓慢释放以及不同时间长度的延迟释放。

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亲水性多肽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包括以下步骤:

4、(1)溶液配制:

5、配制内水相:将亲水性多肽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调节ph3.0-7.0,得内水相溶液配制油相: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澄清透明溶液,制得油相,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甲酸乙酯,甲酸甲酯,乙酸甲酯,丁酮,四氢呋喃,丙酮,乙腈、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6、配制反转相:将界面反转调节剂a和b溶于去离子水中并调节ph3.0-7.0,优选5.0;所述界面反转调节剂a和b选自聚乙烯醇和甘露醇组合或者泊洛沙姆和甘露醇组合;

7、配制固化相:将表面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固化相;

8、(2)乳化:将步骤(1)配制的油相和内水相混合,优选通入高纯氮气,持续搅拌得到均匀的乳液;

9、(3)相反转:搅拌步骤(2)制得的乳液并加入反转相,经相反转得到半固化载药微球;

10、(4)固化:对步骤(3)制得的微球进行均匀分散,经过升温和减压,得到固化的缓释微球。

11、优选的,步骤(1)所述的内水相中亲水性多肽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0%-30%,优选17%;油相中plga质量百分浓度为20%-60%,优选40%;固化相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1%-20%,优选为15%。

12、优选的,步骤(1)所述反转相溶液中界面调节剂a和界面调节剂b的质量比为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反转相溶液中界面调节剂a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优选的,所述固化相中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吐温、pva、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几种。

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步骤(2)乳化时间为5min-15min,优选5min。

14、优选的,内水相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柠檬酸、冰乙酸等一种或多种溶液调节ph。

15、优选的,机械搅拌设备选择具有力矩搅拌功能的搅拌桨,搅拌速度优选为2000-4000rpm,优选2500rpm。

16、优选的,所述亲水性多肽为亮丙瑞林、曲普瑞林、戈舍瑞林或其药学上可成的盐。

17、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还包括进一步对步骤(4)得到的缓释微球分离、洗涤、浓缩、干燥的步骤。

18、以醋酸曲普瑞林为例,一个具体示例如下:

19、(1)溶液配制:将多肽醋酸曲普瑞林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调节ph3.0-7.0,得内水相溶液;将plga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得油相溶液;将界面调节剂a泊洛沙姆和界面调节剂b甘露醇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调节ph3.0-7.0,得反转相溶液;将表面活性剂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固化相溶液。

20、(2)乳化:在恒温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油相和内水相,并通入高纯氮气,对料液进行持续机械搅拌,当搅拌力矩达到一定数值后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亲水性多肽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内水相中亲水性多肽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0%-30%,油相中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0%-60%固化相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反转相溶液中界面调节剂A和界面调节剂B的质量比为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相溶液中界面调节剂A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界面调节剂B的质量百分浓度为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化相中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吐温、PVA、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几种,质量体积百分浓度为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乳化时间为5min-15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或(3)搅拌速度为1000-4000rp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多肽为亮丙瑞林、曲普瑞林、戈舍瑞林或其药学上可成的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进一步对步骤(4)得到的缓释微球分离、洗涤、浓缩、干燥的步骤。

10.一种亲水性多肽缓释微球,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亲水性多肽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内水相中亲水性多肽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0%-30%,油相中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0%-60%固化相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反转相溶液中界面调节剂a和界面调节剂b的质量比为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相溶液中界面调节剂a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界面调节剂b的质量百分浓度为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化相中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海影方文航潘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