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58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远程控制器,包括以下部件:外壳由底座和上盖组成,上盖的前侧面设有滑动小盖;电源转换系统置于底座下部的右侧;舵机伺服器置于底座下部的中间;PLC控制系统置于底座下部的左侧;控制操作机构置于舵机伺服器的上端,且位于滑动小盖正后方;微动开关置于控制操作机构的下端;电源输入端子,置于底座下部,且位于电源转换系统和舵机伺服器之间;操作显示板,至于控制操作机构右侧;远程控制接线端子,置于底座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远程控制器,可以匹配漏电断路器,小型断路器等终端保护电器使用,达到自动恢复终端保护电器合闸通电,用户也可设置为远程手动恢复合闸,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路终端电器,具体的说是一种远程控制器。技术背景现有的低压电路终端保护电器(如漏电断路器、小型断路器等) 在线路出现故障时,终端保护电器跳闸脱扣,通常情况下,排除故障 后,需要用户自己手动去合闸,如果保护电器是远距离安装,这给用 户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控 制器,可以匹配漏电断路器,小型断路器等终端保护电器使用,达到 自动恢复终端保护电器合闸通电,用户也可设置为远程手动恢复合 闸,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方便,可靠性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件外壳,由底座3和上盖2组成,上盖2的前侧面设有左右滑动的滑动小盖l;电源转换系统5,置于底座3下部的右侧; 舵机伺服器IO,置于底座3下部的中间;PLC控制系统ll,置于底座3下部的左侧; 控制操作机构8,置于舵机伺服器10的上端,且当滑动小盖1 闭合时位于滑动小盖1正后方;微动开关9,置于控制操作机构8的下端;电源输入端子6,置于底座3下部,且位于电源转换系统5和舵,且位于电源转换系统 5的上端;远程控制接线端子7,置于底座3上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控制操作机构8包括基座16,基座 16内设有转轴14,转轴14内设有齿轮A17,复位弹簧15套装在齿 轮A17右侧的圆柱形凸柱上,基座16、转轴14、齿轮A17依次穿装 在联接轴13上,且联接轴13的两端分别和基座16的左右侧壁固定 连接;基座16的下端设有微动开关9的安装槽,当微动开关9置于安 装槽内后,通过两个联接轴19与基座16连接;转轴14上设有用于嵌装磁铁12的安装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舵机伺服器10的顶面上通过螺丝钉 20固定有一齿轮B18,当控制操作机构8置于舵机伺服器10的上端 时,齿轮B18和齿轮A17啮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舵机伺服器10通过4只螺丝钉21固 定在底座3的垂直立柱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操作显示板4上设置有计数器复位按 钮22、指示灯23、合闸次数设置旋钮24、合闸延时时间设置旋钮25 和脱扣次数计数器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远程控制器,可以匹配漏电断路器,小型断路器等 终端保护电器使用,达到自动恢复终端保护电器合闸通电,用户也可 设置为远程手动恢复合闸,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方便,可靠性 高。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有如下附图-图l远程控制器的外观示意图图2远程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控制操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控制操作机构与舵机伺服器匹配结构示意图图5齿轮与舵机伺服器匹配结构示意图图6舵机伺服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操作显示板操作功能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l、 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远程控制器,包括以下部件外壳,由底座3和上盖2组成,上盖2的前侧面设有左右滑动的 滑动小盖l;电源转换系统5,置于底座3下部的右侧;舵机伺服器IO,置于底座3下部的中间;PLC控制系统ll,置于底座3下部的左侧;控制操作机构8,置于舵机伺服器10的上端,且当滑动小盖1 闭合时位于滑动小盖1正后方;微动开关9,置于控制操作机构8的下端;电源输入端子6,置于底座3下部,且位于电源转换系统5和舵 机伺服器10之间;操作显示板4,至于控制操作机构8右侧,且位于电源转换系统 5的上端;远程控制接线端子7,置于底座3上部。远程控制接线端子7上 共有6个接线端口,如图2所示,从左到右分别为辅助常闭端口 27,辅助输出公共端口28,辅助常开端口29,合闸端口30,跳闸端6口31,合闸信号公共端口3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 4所示,控制操作机构8包 括基座16,基座16内设有转轴14,转轴14内设有齿轮A17,复位 弹簧15套装在齿轮A17右侧的圆柱形凸柱上,基座16、转轴14、齿 轮A17依次穿装在联接轴13上,且联接轴13的两端分别和基座16 的左右侧壁固定连接;基座16的下端设有微动开关9的安装槽,当微动开关9置于安 装槽内后,通过两个联接轴19与基座16连接;转轴14上设有用于嵌装磁铁12的安装孔,用于嵌装磁铁12的 安装孔位于转轴14的控制柄一侧。磁铁12在转轴14转动回位后会 发信号给PLC控制系统11,计算后达到发出信号给舵机伺服器10的 目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4、 5所示,舵机伺服器10的顶 面上通过螺丝钉20固定有一齿轮B18,当控制操作机构8置于舵机 伺服器10的上端时,齿轮B18和齿轮A17啮合。如图所示,齿轮B18 和齿轮A17为变向完美匹配咬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舵机伺服器10通过4 只螺丝钉21固定在底座3的垂直立柱上。4只螺丝钉21分别位于舵 机伺服器10的四角。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操作显示板4上设置有 计数器复位按钮22、指示灯23、合闸次数设置旋钮24、合闸延时时 间设置旋钮25和脱扣次数计数器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远程控制器工作过程如下1、将电源输入端子6与电源连接,电源经电源转换系统5后, 输出电压给PLC控制系统11,此时即可通过操作显示板4上的合闸 次数设置旋钮24、合闸延时时间设置旋钮25设定好相应的参数,PLC 控制系统内的CPU从操作显示板4上的EEPROM中取出累计的脱扣次数和合闸状态,然后显示在脱扣次数计数器26上;2、 读入微动开关9的状态,读入远程控制接线端子7上的是否 合闸信号(合闸端口 30),读入磁铁12的到位状态,读入操作显示 板4的设定值(合闸次数和合闸延时时间);3、 当微动开关9合上后,如果磁铁12的状态归位,等待设定的 合闸延时时间,PLC控制系统内的CPU控制给舵机伺服器10供电, 同时发脉冲给舵机伺服器10,舵机伺服器10正向旋转90度带动控 制操作机构8转动,接着舵机伺服器10反向转动90度归位,这时匹 配的漏电开关或空气开关就可以合闸。4、 同时,辅助输出公共端口 28与辅助常闭端口 27处于常闭状 态、与辅助常开端口 29处于常开状态。5、 用户可接指示灯或5A以下的负载;当保护电器因故障在短时 间内脱扣的次数超过合闸次数设置旋钮24设定的次数,辅助输出公 共端口 28与辅助常闭端口 27处于常开状态,与辅助常开端口 29处 于常闭状态;这时,远程控制器不再进行合闸,用户可通过远程控制 操作合闸,将合闸信号公共端口 32与合闸端口 30联接时,远程控制 器将立即合闸;当合闸信号公共端口 32与跳闸端口 31联接时,远程 控制器将进行跳闸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远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件: 外壳,由底座(3)和上盖(2)组成,上盖(2)的前侧面设有左右滑动的滑动小盖(1); 电源转换系统(5),置于底座(3)下部的右侧; 舵机伺服器(10),置于底座(3)下部的中间;  PLC控制系统(11),置于底座(3)下部的左侧; 控制操作机构(8),置于舵机伺服器(10)的上端,且当滑动小盖(1)闭合时位于滑动小盖(1)正后方; 微动开关(9),置于控制操作机构(8)的下端; 电源输入端子 (6),置于底座(3)下部,且位于电源转换系统(5)和舵机伺服器(10)之间; 操作显示板(4),至于控制操作机构(8)右侧,且位于电源转换系统(5)的上端; 远程控制接线端子(7),置于底座(3)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件外壳,由底座(3)和上盖(2)组成,上盖(2)的前侧面设有左右滑动的滑动小盖(1);电源转换系统(5),置于底座(3)下部的右侧;舵机伺服器(10),置于底座(3)下部的中间;PLC控制系统(11),置于底座(3)下部的左侧;控制操作机构(8),置于舵机伺服器(10)的上端,且当滑动小盖(1)闭合时位于滑动小盖(1)正后方;微动开关(9),置于控制操作机构(8)的下端;电源输入端子(6),置于底座(3)下部,且位于电源转换系统(5)和舵机伺服器(10)之间;操作显示板(4),至于控制操作机构(8)右侧,且位于电源转换系统(5)的上端;远程控制接线端子(7),置于底座(3)上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操作机 构(8)包括基座(16),基座(16)内设有转轴(14),转轴(14) 内设有齿轮A (17),复位弹簧(15)套装在齿轮A (17)右侧的圆柱 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维峰林凯杨海荪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奥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