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4541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属于隧道支撑技术领域,该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具有支撑机构、上连接柱、防震机构、底座以及固定机构;支撑机构为拱形结构,支撑机构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中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固定机构由固定板与竖直杆组成,固定机构穿过内螺纹结构与隧道衬砌抵接;上连接柱、防震机构以及底座依次连接,上连接柱、防震机构以及底座分别设置有2组,对称设置在支撑机构的下端;上连接柱包括连接杆、上空心球、第一活动空间以及柱体;能够解决现有的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多为刚性支撑,易存在列车经过等大面积震动情况发生时,上部刚性支撑结构发生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隧道支撑,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隧道衬砌是在隧道中建造的,用于防止岩石和土壤流失,支撑系统则是用于支撑隧道衬砌的结构。隧道衬砌需要足够强度来支撑其自身重量和地下水的压力。如果衬砌不足以承受这些压力,它可能会破裂或变形,导致隧道坍塌或破裂。因此,隧道衬砌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撑其自身重量和地下水的压力。隧道衬砌需要与支撑结构紧密连接。隧道衬砌的结构通常由一系列石头、钢筋和混凝土组成。支撑系统则由支撑柱、连接器和其他结构组成。这些结构必须紧密配合,以确保隧道衬砌与支撑系统之间的紧密连接。隧道衬砌和支撑系统之间的联系还需要考虑到隧道的使用环境。例如,在寒冷地区,隧道衬砌需要具有更高的抗冻性能,以确保隧道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仍然能够安全使用。同样,在潮湿环境中,隧道衬砌需要具有更高的耐水性能,以确保隧道不会被水侵蚀。隧道衬砌必须足够强大来支撑其自身重量和地下水的压力,并且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撑其自身重量和地下水的压力。同时,支撑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持隧道衬砌的结构,并在恶劣的环境中提供支持。

2、目前,现有的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多为刚性支撑,易存在列车经过等大面积震动情况发生时,上部刚性支撑结构发生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多为刚性支撑,易存在列车经过等大面积震动情况发生时,上部刚性支撑结构发生损坏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其中,具有支撑机构、上连接柱、防震机构、底座以及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为拱形结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中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固定机构由固定板与竖直杆组成,所述固定机构穿过所述内螺纹结构与隧道衬砌抵接;所述上连接柱、所述防震机构以及所述底座依次连接,所述上连接柱、所述防震机构以及所述底座分别设置有2组,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的下端。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的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其中,所述上连接柱包括连接杆、上空心球、第一活动空间以及柱体;所述柱体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上空心球固定连接;所述柱体与所述支撑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承重杆、下空心球、第二活动空间以及承重底座;所述承重底座通过所述承重杆与所述下空心球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底座为梯形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防震机构包括上球槽、下球槽、第一卡接块、第二卡接块以及下连接柱;所述第一卡接块与所述第二卡接块均为2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空心球与所述下空心球的两侧,所述上球槽与所述第一卡接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球槽与所述第二卡接块通过螺栓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柱的上端设置有所述上球槽,所述下连接柱的下端设置有所述下球槽;所述第一卡接块的内径小于所述上球槽的内径,所述第二卡接块的内径小于所述下球槽的内径,所述第一卡接块、所述上球槽与所述上空心球围绕形成所述第一活动空间;所述第二卡接块、所述下球槽与所述下空心球围绕形成所述第二活动空间。

9、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卡接块、所述上球槽与所述上空心球围绕形成所述第一活动空间;所述第二卡接块、所述下球槽与所述下空心球围绕形成所述第二活动空间,使得当下连接柱和承重底座受到外力震动时,能够分别在第一活动空间与第二活动空间之间转动,缓冲掉震动力,保证上层结构不受影响。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块设置在所述上空心球的上半部分两侧;所述第二卡接块设置在所述下空心球的下半部分两侧。

11、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卡接块设置在所述上空心球的上半部分两侧;所述第二卡接块设置在所述下空心球的下半部分两侧,保证上空心球与下空心球不会从上球槽与下球槽中脱落,增强装置稳定性。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机构的固定板曲度与隧道衬砌曲度相适应;所述固定机构竖直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机构通过旋转的方式与隧道衬砌抵接。

13、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固定机构的固定板曲度与隧道衬砌曲度相适应,能够增大固定机构与隧道衬砌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固定支撑隧道衬砌;通过设置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能够分别根据隧道衬砌的各个部位的不同情况进行固定,同时,能够调节适应隧道衬砌的不同宽度增强装置的可调节性。

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通过手动旋转与隧道衬砌抵接,所述固定机构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为棍状结构,横向设置,用于辅助人工旋转所述固定机构。

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通过电动旋转与隧道衬砌抵接,所述旋钮的下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

16、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电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卡接块、所述上球槽与所述上空心球围绕形成所述第一活动空间;所述第二卡接块、所述下球槽与所述下空心球围绕形成所述第二活动空间,使得当下连接柱和承重底座受到外力震动时,能够分别在第一活动空间与第二活动空间之间转动,缓冲掉震动力,保证上层结构不受影响;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卡接块设置在所述上空心球的上半部分两侧;所述第二卡接块设置在所述下空心球的下半部分两侧,保证上空心球与下空心球不会从上球槽与下球槽中脱落,增强装置稳定性;通过设置所述固定机构的固定板曲度与隧道衬砌曲度相适应,能够增大固定机构与隧道衬砌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固定支撑隧道衬砌;通过设置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能够分别根据隧道衬砌的各个部位的不同情况进行固定,同时,能够调节适应隧道衬砌的不同宽度增强装置的可调节性;能够解决现有的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多为刚性支撑,易存在列车经过等大面积震动情况发生时,上部刚性支撑结构发生损坏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机构(1)、上连接柱(2)、防震机构(3)、底座(4)以及固定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1)为拱形结构,所述支撑机构(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中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固定机构(5)由固定板与竖直杆组成,所述固定机构(5)穿过所述内螺纹结构与隧道衬砌抵接;所述上连接柱(2)、所述防震机构(3)以及所述底座(4)依次连接,所述上连接柱(2)、所述防震机构(3)以及所述底座(4)分别设置有2组,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1)的下端;所述上连接柱(2)包括连接杆(21)、上空心球(22)、第一活动空间(23)以及柱体(24);所述柱体(24)通过所述连接杆(21)与所述上空心球(22)固定连接;所述柱体(24)与所述支撑机构(1)的下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包括承重杆(41)、下空心球(42)、第二活动空间(43)以及承重底座(44);所述承重底座(44)通过所述承重杆(41)与所述下空心球(42)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底座(44)为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机构(3)包括上球槽(31)、下球槽(32)、第一卡接块(33)、第二卡接块(34)以及下连接柱(35);所述第一卡接块(33)与所述第二卡接块(34)均为2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空心球(22)与所述下空心球(42)的两侧,所述上球槽(31)与所述第一卡接块(3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球槽(32)与所述第二卡接块(34)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柱(35)的上端设置有所述上球槽(31),所述下连接柱(35)的下端设置有所述下球槽(32);所述第一卡接块(33)的内径小于所述上球槽(31)的内径,所述第二卡接块(34)的内径小于所述下球槽(32)的内径,所述第一卡接块(33)、所述上球槽(31)与所述上空心球(22)围绕形成所述第一活动空间(23);所述第二卡接块(34)、所述下球槽(32)与所述下空心球(42)围绕形成所述第二活动空间(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块(33)设置在所述上空心球(22)的上半部分两侧;所述第二卡接块(34)设置在所述下空心球(42)的下半部分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机构(5)的固定板曲度与隧道衬砌曲度相适应;所述固定机构(5)竖直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固定机构(5)与所述支撑机构(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机构(5)通过旋转的方式与隧道衬砌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通过手动旋转与隧道衬砌抵接,所述固定机构(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旋钮(7),所述旋钮(7)为棍状结构,横向设置,用于辅助人工旋转所述固定机构(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通过电动旋转与隧道衬砌抵接,所述旋钮(7)的下端设置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与所述旋钮(7)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与所述伺服电机(6)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机构(1)、上连接柱(2)、防震机构(3)、底座(4)以及固定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1)为拱形结构,所述支撑机构(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中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固定机构(5)由固定板与竖直杆组成,所述固定机构(5)穿过所述内螺纹结构与隧道衬砌抵接;所述上连接柱(2)、所述防震机构(3)以及所述底座(4)依次连接,所述上连接柱(2)、所述防震机构(3)以及所述底座(4)分别设置有2组,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1)的下端;所述上连接柱(2)包括连接杆(21)、上空心球(22)、第一活动空间(23)以及柱体(24);所述柱体(24)通过所述连接杆(21)与所述上空心球(22)固定连接;所述柱体(24)与所述支撑机构(1)的下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包括承重杆(41)、下空心球(42)、第二活动空间(43)以及承重底座(44);所述承重底座(44)通过所述承重杆(41)与所述下空心球(42)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底座(44)为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机构(3)包括上球槽(31)、下球槽(32)、第一卡接块(33)、第二卡接块(34)以及下连接柱(35);所述第一卡接块(33)与所述第二卡接块(34)均为2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空心球(22)与所述下空心球(42)的两侧,所述上球槽(31)与所述第一卡接块(3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球槽(32)与所述第二卡接块(34)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柱(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中宇工程咨询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