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旋转舱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459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旋转舱体结构,涉及双舱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大舱体,所述大舱体的顶面设有按压泵头,所述大舱体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大舱体内壁的最下侧螺纹连接小舱体,所述小舱体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小舱体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本技术设备小舱体出料处的密封性容易好控制,解决了传统设备小舱体出料处的密封性容易好控制,并且按压手感大小不一的问题,增强了消费者体验感,而且本设备小舱体料体在未试用期也不容易渗到大舱体里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双舱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旋转舱体结构


技术介绍

1、双舱结构,就是双舱锁活设计,根据料体的不同活性成分的锁活条件,制定两个“无氧、避光、分隔”的密封舱,形成极具创新性的“内外双舱”结构,在独特“内外双舱”基础上,以“内舱”存储活性乳液精华,“外舱”存储氨基酸花萃精华,让活性精华以物理结构隔绝外界因素影响锁住活性成分,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

2、独具一格的“双舱双料”让一个产品能同时容纳两大不同活性配方,使用前“双舱双料”活性互不干扰,使用时轻轻一压,通过按压头帽将泵心下面套的一个双仓密封片按压打开后小舱体料体流入到大舱体里面混合,即可精准实现一泵双料,两大活性精华实现“即混即活即用”的效果。

3、传统设计小舱体出料处的密封性不好控制,并且按压手感大小不一,导致消费者体验感差,而且传统的设备小舱体料体在未试用期容易渗到大舱体里面,导致产品质量差,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旋转舱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设计小舱体出料处的密封性不好控制,并且按压手感大小不一,导致消费者体验感差,而且传统的设备小舱体料体在未试用期容易渗到大舱体里面,导致产品质量差,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旋转舱体结构,包括大舱体,所述大舱体的顶面设有按压泵头,所述大舱体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大舱体内壁的最下侧螺纹连接小舱体,所述小舱体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小舱体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杆壁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贯穿转筒的底面延伸至其内壁,所述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表面与转筒的内壁滑动连接。

3、优选的,所述转筒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顶面均与大舱体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对小舱体和大舱体进行转动限位,从而方便将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重合,方便快速使用设备。

4、优选的,所述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挡块,限位挡块使得套筒不会自转,从而使得活塞能够稳定的移动,保证设备的使用效果。

5、优选的,所述大舱体的顶面卡接有密封盖,密封盖保证设备的密封性,增大设备的商业价值。

6、优选的,所述大舱体表面的上侧设有开关键,开关键方便控制电机的启动。

7、优选的,所述大舱体与小舱体的材质均为hdpe。

8、优选的,所述大舱体的表面设有把手,把手方便拿取设备,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1、通过设置大舱体、按压泵头、密封板、第一出料口、小舱体、第二出料口、转筒、电机、螺杆、套筒、活塞,本设备小舱体出料处的密封性容易好控制,解决了传统设备小舱体出料处的密封性容易好控制,并且按压手感大小不一的问题,增强了消费者体验感,而且本设备小舱体料体在未试用期也不容易渗到大舱体里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11、2、通过设置转筒、限位槽、限位块、大舱体、套筒、限位挡块、密封盖、开关键、小舱体、把手,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对小舱体和大舱体进行转动限位,从而方便将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重合,方便快速使用设备,限位挡块使得套筒不会自转,从而使得活塞能够稳定的移动,保证设备的使用效果,密封盖保证设备的密封性,增大设备的商业价值,开关键方便控制电机的启动,设备具有较强的硬度和耐磨性,使设备不易损坏,从而提高设备的密封性,把手方便拿取设备,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旋转舱体结构,包括大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舱体(1)的顶面设有按压泵头(2),所述大舱体(1)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3),所述密封板(3)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出料口(4),所述大舱体(1)内壁的最下侧螺纹连接小舱体(5),所述小舱体(5)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出料口(6),所述小舱体(5)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转筒(8),所述转筒(8)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杆壁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的上端贯穿转筒(8)的底面延伸至其内壁,所述套筒(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2),所述活塞(12)的表面与转筒(8)的内壁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旋转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8)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3),两个所述限位槽(1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4),两个所述限位块(14)的顶面均与大舱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旋转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挡块(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旋转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舱体(1)的顶面卡接有密封盖(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旋转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舱体(1)表面的上侧设有开关键(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旋转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舱体(1)与小舱体(5)的材质均为HDPE。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旋转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舱体(1)的表面设有把手(1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旋转舱体结构,包括大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舱体(1)的顶面设有按压泵头(2),所述大舱体(1)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3),所述密封板(3)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出料口(4),所述大舱体(1)内壁的最下侧螺纹连接小舱体(5),所述小舱体(5)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出料口(6),所述小舱体(5)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转筒(8),所述转筒(8)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杆壁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的上端贯穿转筒(8)的底面延伸至其内壁,所述套筒(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2),所述活塞(12)的表面与转筒(8)的内壁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旋转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8)顶面的左右两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焕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劳仕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