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4391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0
本技术公开了微生物发酵装置,涉及乳酸菌发酵设备领域。本技术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通过固定件拆卸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入料口和加料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加料机构在安装顶盖前,首先需要将安装环通过螺纹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槽的内部,随后在通过酒精棉对密封膜进行消毒,之后在顶盖与罐体进行固定后,当乳酸菌的主料与水加入到罐体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这时需要给罐体内部的乳酸菌添加额外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扎入密封膜上的注入口,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罐体的内部环境被破坏,同时可以有效地加入营养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乳酸菌发酵设备领域,具体为微生物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1、微生物发酵装置一般是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在设计和加工中应注意结构严密,合理,而在目前现有的医用、食品用乳酸菌就需要采用微生物发酵装置进行生产。

2、现有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在发酵乳酸菌时,中途常常会添加其他物质,以提高乳酸菌的产品质量,或者生产速度,而再添加的过程中一般是直接打开加料口进行添加,而在打开加料口时就可能会破坏微生物发酵装置内部的发酵环境,而且还可能会导致外来菌种不小心飘入罐体内部,从而造成乳酸菌生产质量变差等情况,因此在对微生物发酵装置进行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如何在不破坏发酵装置内部的环境,同时可以进行加料。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微生物发酵装置,以解决传统微生物发酵装置在中途添加营养物质时,可能破坏发酵装置内部环境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通过固定件拆卸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入料口和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包括加料口,所述加料口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上开设有注入口,所述加料口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防尘盖。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罐体的顶部通过固定件拆卸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入料口和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包括加料口,所述加料口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上开设有注入口,因此在顶盖与罐体进行固定后,当乳酸菌的主料与水加入到罐体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这时需要给罐体内部的乳酸菌添加额外的营养物质,这时可以先打开防尘盖,随后将营养物质通过液体配比的方式调制好后,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扎入密封膜上的注入口,随后将营养物质计入罐体的内部,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罐体的内部环境被破坏,同时可以有效地加入营养物质,另外,在长期使用密封膜后,会导致密封膜的注入口被针眼逐渐破坏,这时可以先将顶盖打开,随后在旋转安装环将密封膜进行拆卸,从而可以更换新的密封膜。

4、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罐体并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下方设置有下搅拌棍,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底部设置有上搅拌棍,所述安装杆的一端拆卸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与罐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罐体并设置有转动杆,因此当电机启动后可以有效地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

6、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贯穿顶盖并设置有导热棒,所述导热棒为螺旋状设置,所述加料口的顶部拆卸连接有密封盖。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加热器的输出端贯穿顶盖并设置有导热棒,因此为了提供乳酸菌发酵最合适的发酵温度,这时可以启动加热器将导热棒加热到合适乳酸菌发酵的温度,以加快乳酸菌发酵的速度。

8、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外侧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架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罐体的一侧设置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的材质为工业玻璃,所述罐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气口。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罐体的外侧下方设置有支撑架,通过支撑架可以有效的将罐体进行支撑。

10、进一步的,所述刮板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刮板呈环形阵列等距排布。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刮板设置有三个,通过三个刮板可以快捷高效的将罐体内壁进行清洁。

12、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膜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所述安装环的材质为不锈钢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密封膜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因此密封膜可以有效的起到密封的效果。

14、进一步的,电机、加热器均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通过外部控制器可以有效的启动电机、加热器。

16、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技术通过设置加料机构,在安装顶盖前,首先需要将安装环通过螺纹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槽的内部,随后在通过酒精棉对密封膜进行消毒,之后在顶盖与罐体进行固定后,当乳酸菌的主料与水加入到罐体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这时需要给罐体内部的乳酸菌添加额外的营养物质,这时可以先打开防尘盖,随后将营养物质通过液体配比的方式调制好后,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扎入密封膜上的注入口,随后将营养物质计入罐体的内部,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罐体的内部环境被破坏,同时可以有效地加入营养物质,另外,在长期使用密封膜后,会导致密封膜的注入口被针眼逐渐破坏,这时可以先将顶盖打开,随后在旋转安装环将密封膜进行拆卸,从而可以更换新的密封膜;

18、2、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加热器、导热棒,在发酵乳酸菌时,为了加快乳酸菌的发酵一般需要通过搅拌的方式将水分以及培养基进行充分混合,以起到更加快速的发酵作用,而在电机可以有效地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随后转动杆可以有效地带动下搅拌棍以及安装杆转动,这时弧形设置的下搅拌棍可以有效地对罐体的底部进行充分搅拌,而通过安装杆底部的上搅拌棍可以有效地对罐体的中部和内部进行充分搅拌,而且为了提供乳酸菌发酵最合适的发酵温度,这时可以启动加热器将导热棒加热到合适乳酸菌发酵的温度,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乳酸菌发酵的速度,另外,在乳酸菌发酵完毕后,并通过出料口导出时,由于乳酸菌会附着于罐体的内壁,为了不浪费这部分乳酸菌,这时可以再次启动电机,这时安装杆会带动安装柱转动,随后安装柱会带动刮板转动,随后刮板可以有效地将附着于罐体内壁的乳酸菌刮落,进行收集避免浪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通过固定件(5)拆卸连接有顶盖(14),所述顶盖(14)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加热器(9),所述加热器(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入料口(7)和加料机构(8),所述加料机构(8)包括加料口(805),所述加料口(805)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801),所述安装槽(8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环(802),所述安装环(80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膜(803),所述密封膜(803)上开设有注入口(804),所述加料口(80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防尘盖(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3),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电机(301),所述电机(301)的输出端贯穿罐体(1)并设置有转动杆(302),所述转动杆(302)的外表面下方设置有下搅拌棍(303),所述转动杆(302)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安装杆(304),所述安装杆(304)的底部设置有上搅拌棍(305),所述安装杆(304)的一端拆卸连接有安装柱(306),所述安装柱(306)的一侧设置有刮板(307),所述刮板(307)与罐体(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电机(301)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9)的输出端贯穿顶盖(14)并设置有导热棒(13),所述导热棒(13)为螺旋状设置,所述加料口(805)的顶部拆卸连接有密封盖(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侧下方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架(2)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罐体(1)的一侧设置有可视窗(10),所述可视窗(10)的材质为工业玻璃,所述罐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气口(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307)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刮板(307)呈环形阵列等距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803)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所述安装环(802)的材质为不锈钢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301)、加热器(9)均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通过固定件(5)拆卸连接有顶盖(14),所述顶盖(14)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加热器(9),所述加热器(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入料口(7)和加料机构(8),所述加料机构(8)包括加料口(805),所述加料口(805)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801),所述安装槽(8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环(802),所述安装环(80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膜(803),所述密封膜(803)上开设有注入口(804),所述加料口(80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防尘盖(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3),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电机(301),所述电机(301)的输出端贯穿罐体(1)并设置有转动杆(302),所述转动杆(302)的外表面下方设置有下搅拌棍(303),所述转动杆(302)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安装杆(304),所述安装杆(304)的底部设置有上搅拌棍(305),所述安装杆(304)的一端拆卸连接有安装柱(306),所述安装柱(306)的一侧设置有刮板(30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洁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点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