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及叶片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及叶片技术

技术编号:4134032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及叶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根据设计要求,参考过往产品,计算出叶片的直径、弦长数据;S20、建立叶片的三维模型,并通过Ansys Fluent计算叶片的运行参数;S30、设计并进行不同直径处的翼型安装角对叶片效率的单因素实验;S40、根据单因素试验得到的结果,设计并进行响应面试验;S50、进行显著性分析得到回归方程,进行响应面分析并预测最优解;S60、根据最优解建立相应的三维模型,并进行实际测试,若满足设计需求,则进行开模,若不满足,则重新进行步骤S30~S50。本技术方案考虑到单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结合软件预测优化得到理论最优解,大大减少试验次数,降低开发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流风机,具体涉及一种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及叶片


技术介绍

1、在叶片正向设计中,决定叶片性能的参数有很多,如弦长、翼型安装角、叶栅稠度、入口几何角、出口几何角、叶栅轴线、以及叶片安装角等,不同的参数组合能够得到完全不同的曲面,不同的曲面效果也同样不同。

2、而在曲面的设计上,现有方式大多为纯理论设计计算,通过仿真,试验得到结果,并进行优化,以此往复循环。相比以前,仿真大大降低了正向开发的时间周期,然而由于客户的需求不同,一种风叶往往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对产品的迭代更新及更新速度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如何使用合适的方法,减少试验次数及计算次数,来提高开发速度成为各个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及叶片,旨在解决叶片正向设计中,产品的迭代开发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0、根据设计要求,参考过往产品,计算出叶片的直径、弦长数据;

4、s20、建立叶片的三维模型,并通过ansys fluent计算叶片的运行参数;

5、s30、设计并进行不同直径处的翼型安装角对叶片效率的单因素实验;

6、s40、根据所述单因素试验得到的结果,设计并进行响应面试验;

7、s50、进行显著性分析得到回归方程,进行响应面分析并预测最优解;</p>

8、s60、根据最优解建立相应的三维模型,并进行实际测试,若满足设计需求,则进行开模,若不满足,则重新进行步骤s30~s50。

9、可选地,所述步骤s40包括:步骤s41、根据单因素试验得到的结果,设计多因素多水平一响应值的试验。

10、可选地,所述步骤s41中,所述试验为三因素三水平一响应值的试验。

11、可选地,所述步骤s41中,所述多因素为叶片的不同直径处。

12、可选地,所述步骤s41中,所述多水平为叶片不同直径处的翼弦安装角。

13、可选地,所述步骤s41中,所述响应值为叶片效率。

14、可选地,所述步骤s40包括:步骤s42、根据所述多因素多水平一响应值的试验,通过ansys fluent计算出叶片效率。

15、可选地,所述步骤s50包括:步骤s51、根据所述响应面试验得到的结果,通过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

16、可选地,所述步骤s50包括:步骤s52、将所述响应面试验的结果输入到响应面分析软件中,优化预测出最优解。

17、可选地,所述s52中,所述响应面分析软件为design export13。

18、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叶片,所述叶片由上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设计而成。

1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考虑到单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结合软件预测优化得到理论最优解,大大减少试验次数,降低开发时间,提高了企业开发能力、产品性能及核心竞争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包括:步骤S41、根据单因素试验得到的结果,设计多因素多水平一响应值的试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1中,所述试验为三因素三水平一响应值的试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1中,所述多因素为叶片的不同直径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1中,所述多水平为叶片不同直径处的翼弦安装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1中,所述响应值为叶片效率。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包括:步骤S42、根据所述多因素多水平一响应值的试验,通过Ansys Fluent计算出叶片效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包括:步骤S51、根据所述响应面试验得到的结果,通过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包括:步骤S52、将所述响应面试验的结果输入到响应面分析软件中,优化预测出最优解。

10.一种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由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设计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包括:步骤s41、根据单因素试验得到的结果,设计多因素多水平一响应值的试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1中,所述试验为三因素三水平一响应值的试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1中,所述多因素为叶片的不同直径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1中,所述多水平为叶片不同直径处的翼弦安装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正向设计翼弦安装角优化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鹏程刘伟张职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贸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