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料设备,具体的,涉及一种三级托板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设备的生产和装配中会用到大量的圆柱状结构,如轴类、紧固件、支撑杆等。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圆柱状的原材料进行上料,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上料完成后圆柱状的原材料有序的排列在带加工工装一侧。但现有的上料装置,无法在上料完成后有序的排列圆柱状原材料,多需要人工进行排列,劳动强度大的同时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三级托板自动上料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圆柱状原材料上料完成后无法有序排列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三级托板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4、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
5、承接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
6、固定架,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架平行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均向远离所述承接板的一侧倾斜,多个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承接板依次呈阶梯状间隔排列,每个所述固定架的高度均高于所述承接板;
7、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上端,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承接板的一端向下倾斜;
8、升降板,具有多个,每个所述升降板均滑动设置在多个所述固定架和所述承接板之间;
9、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
10、输送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一侧,所述输送件的上表面与最后一个远离所述承接板的所述固定架上表面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12、导轨,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
13、升降架,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轨上,每个所述升降板均与所述升降架固定连接;
14、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15、摇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
16、驱动杆,两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升降架和所述摇杆的另一端。
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件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还包括
18、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机具有两个输出轴,所述摇杆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摇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减速机的两个输出轴连接。
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承接板包括
20、第一接料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多个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接料板依次呈阶梯状间隔排列;
21、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与所述第一接料板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端相连;
22、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料板上方;
23、第二接料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二接料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接料板和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二接料板之间均具有入料空间。
2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接料板一端为半圆形,还包括
25、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一接料板的半圆形内;
26、拨料板,具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拨料板均与圆周间隔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
27、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9、本技术中,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圆柱状原材料上料时无法有序排列的问题,通过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在固定架、导向板和升降板,可将圆柱状原材料稳定的从承接板输送到输送件上;通过第一接料板、连接板、限位板和第二接料板的设置,可以避免圆柱状原材料两端分别朝向第二接料板的两端时将其输送到升降板上,进一步保证上料时的有序性;通过转动轴和拨料板的设置,能够方便的控制上料的速度,且避免大量的物料堆积在第二接料板上,使上料过程全程有序可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级托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托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级托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10)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之间,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托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级托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5)靠近所述第一接料板(14)一端为半圆形,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级托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托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级托板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10)位于两个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开玄,赵现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博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