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机动三轮车有关,尤其与前轮为两轮的机动三轮车有关。技术背景 已有的机动三轮车的车身直接与前后轮轴连接,由于车身较高,转变时离心力使 车身和位于转弯半径外侧的车轮同时侧倾,很容易造成翻车事故。车身直接与轮轴连接,在 行驶中震动很大,不舒适,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纵稳定性好,道路适应能力好,震动 小,安全的独立悬挂减震可侧倾式机动车。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本技术独立悬挂减震可侧倾式机动车,转板8与转向轴4固连,转向轴4上端 有方向盘25,下端与横杆6铰连,前轮轴12与轮盘26动配合,轮盘26与减振套27的下端 的侧壁固连,轮盘26的外缘与柱28固连,与水平凸块29固连,轴架14的底部有轴套13与 车身上的水平轴3动配合,其两侧翼与轴套11的外壁的圆环槽动配合,轴15穿过轴套11 中心的方孔,其下端与连接件30铰连或与曲杆或棱形连杆固连,连接件30与柱28铰连,水 平凸块29与横杆6的端部铰连,减振杆31穿过减振套27与其转动配合,减振杆31的下端 有万向节与连杆24的一端铰连,连杆24的另一端与轴架14的底部铰连,减振杆的外露段 套有减振弹簧17,其上端与轴架14的侧翼通过螺栓32连接,轴套11的外壁或轴与拉杆9 的一端连接,拉杆9的另一端与转板8连接。 轴套外壁与拉杆9的一端铰连,拉杆9的另一端与转8铰连。 转板8为水平板,转板8的两端有倾斜板20或倾斜滑槽,拉杆9为曲柄,其一端与轴套外壁固连,另一端有凸块23或滚轮与倾斜板20或倾斜滑槽配合,转板与轴架之间有左,右复位弹簧。 轮盘26外缘的柱28为水平柱与第三轴套3 ...
【技术保护点】
独立悬挂减震可侧倾式机动车,其特征在于转板(8)与转向轴(4)固连,转向轴(4)上端有方向盘(25),下端与横杆(6)铰连,前轮轴(12)与轮盘(26)转动配合,轮盘(26)与减振套(27)的下端的侧壁固连,轮盘(26)的外缘与柱(28)固连,与水平凸块(29)固连,轴架(14)的底部有第一轴套(13)与车身上的水平轴(3)转动配合,其两侧翼与第二轴套(11)的外壁的圆环槽转动配合,轴(15)穿过第二轴套(11)中心的孔与其固连,其下端与连接件(30)铰连或与曲杆或棱形连杆固连,连接件(30)与柱(28)铰连,曲杆或棱形连杆为方杆,其下段与柱(28)的轴向方孔轴向运动配合,水平凸块(29)与横杆(6)的端部铰连,减振杆(31)穿过减震套(27)与其动配合,减振杆(31)的下端有万向节与连杆(24)的一端动配合,连杆(24)的另一端与轴架(14)的底部铰连,减振杆的外露段套有减振弹簧(17),其上端与轴架(14)的侧翼通过螺栓(32)连接,第二轴套(11)的外壁或轴(15)与拉杆(9)的一端连接,拉杆(9)的另一端与转板(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独立悬挂减震可侧倾式机动车,其特征在于转板(8)与转向轴(4)固连,转向轴(4)上端有方向盘(25),下端与横杆(6)铰连,前轮轴(12)与轮盘(26)转动配合,轮盘(26)与减振套(27)的下端的侧壁固连,轮盘(26)的外缘与柱(28)固连,与水平凸块(29)固连,轴架(14)的底部有第一轴套(13)与车身上的水平轴(3)转动配合,其两侧翼与第二轴套(11)的外壁的圆环槽转动配合,轴(15)穿过第二轴套(11)中心的孔与其固连,其下端与连接件(30)铰连或与曲杆或棱形连杆固连,连接件(30)与柱(28)铰连,曲杆或棱形连杆为方杆,其下段与柱(28)的轴向方孔轴向运动配合,水平凸块(29)与横杆(6)的端部铰连,减振杆(31)穿过减震套(27)与其动配合,减振杆(31)的下端有万向节与连杆(24)的一端动配合,连杆(24)的另一端与轴架(14)的底部铰连,减振杆的外露段套有减振弹簧(17),其上端与轴架(14)的侧翼通过螺栓(32)连接,第二轴套(11)的外壁或轴(15)与拉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