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蛙泳辅助脚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707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蛙泳辅助脚蹼,包括脚套、腿套和连接带,所述脚套和腿套均为筒形,且所述脚套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所述腿套竖向设置,所述脚套的后端与所述腿套的下端连接成“┘”形,所述脚套穿戴在脚掌上,所述腿套穿戴在小腿上,所述连接带的前端与所述脚套的前上端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后端与所述腿套的前上端连接,所述连接带用以将所述脚套和腿套之间的夹角进行限位,其结构简单,如此可将脚套穿戴在脚掌上,而腿套穿戴上小腿上,而连接带两端分别与脚套和腿套连接,以对脚套和腿套形成拉拽作用,以对脚掌相对于小腿之间的夹角限位为锐角,这样使得游泳者在蛙泳时处于勾脚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脚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蛙泳辅助脚蹼


技术介绍

1、蛙泳学习除了学习腿部“收、翻、蹬、夹”外,还需始终保持脚掌处于勾脚姿势,只要在勾脚姿势下的蛙泳才能确保其蛙泳速度快,但日常游泳练习以及教学中,对于年龄较小的初学者学员而言,其在练习“收、翻、蹬、夹”的姿势时,通常忽视了勾脚,而广大教练员为了使练习者做出勾脚动作,也想出过很多办法,如使用胶带固定练习者脚背处等,但目前并没有一款辅助器械能够帮助练习者正确做出蛙泳勾脚动作,虽然文献号为cn200980927y《蛙泳脚蹼》中公开了一种蛙泳脚蹼,但其仍无法对游泳者的脚掌相对于小腿的角度进行限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穿戴方便,同时可以将脚掌限制在处于勾脚状态的蛙泳辅助脚蹼。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蛙泳辅助脚蹼,包括脚套、腿套和连接带,所述脚套和腿套均为筒形,且所述脚套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所述腿套竖向设置,所述脚套的后端与所述腿套的下端连接成“┘”形,所述脚套穿戴在脚掌上,所述腿套穿戴在小腿上,所述连接带的前端与所述脚套的前上端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后端与所述腿套的前上端连接,所述连接带用以将所述脚套和腿套之间的夹角进行限位。

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如此可将脚套穿戴在脚掌上,而腿套穿戴上小腿上,而连接带两端分别与脚套和腿套连接,以对脚套和腿套形成拉拽作用,以对脚掌相对于小腿之间的夹角限位为锐角,这样使得游泳者在蛙泳时处于勾脚状态。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脚套和腿套均为硅胶件或乳胶件。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具有涨缩性,能稳定的穿戴的脚掌和小腿上。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脚套的前端封口且为扁平状。

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脚套的前端在水下的阻力更小。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脚套和腿套连接处对应脚后跟处敞口。

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其穿戴更方便。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腿套的侧边竖向设置有贯穿其上端的开口缝,所述开口缝的两侧通过拉链连接。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进一步的提高其穿戴的便捷性。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脚套的长度为5-10cm。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长度适中,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学习者的需求。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腿套的前上端设置有环套,所述连接带的后端与所述环套系接。

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带为硅胶带或乳胶带。

1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绷紧力度大。

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腿套的上端沿环向设置魔术贴公贴,所述连接带的后端设置有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内设置有环形的魔术贴母贴,所述环形套套设在所述腿套上,且所述魔术贴公贴和魔术贴母贴贴合。

1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连接带的后端与腿套的连接效果更佳。

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带的前端与所述脚套的上端一体成型。

2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连接带与脚套的连接效果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包括脚套(1)、腿套(2)和连接带(3),所述脚套(1)和腿套(2)均为筒形,且所述脚套(1)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所述腿套(2)竖向设置,所述脚套(1)的后端与所述腿套(2)的下端连接成“┘”形,所述脚套(1)穿戴在脚掌上,所述腿套(2)穿戴在小腿上,所述连接带(3)的前端与所述脚套(1)的前上端连接,所述连接带(3)的后端与所述腿套(2)的前上端连接,所述连接带(3)用以将所述脚套(1)和腿套(2)之间的夹角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套(1)和腿套(2)均为硅胶件或乳胶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套(1)的前端封口且为扁平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套(1)和腿套(2)连接处对应脚后跟处敞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套(2)的侧边竖向设置有贯穿其上端的开口缝,所述开口缝的两侧通过拉链(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套(1)的长度为5-10c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套(2)的前上端设置有环套(21),所述连接带(3)的后端与所述环套(21)系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3)为硅胶带或乳胶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套(2)的上端沿环向设置魔术贴公贴(22),所述连接带(3)的后端设置有环形套(31),所述环形套(31)内设置有环形的魔术贴母贴(32),所述环形套(31)套设在所述腿套(2)上,且所述魔术贴公贴(22)和魔术贴母贴(32)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3)的前端与所述脚套(1)的上端一体成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包括脚套(1)、腿套(2)和连接带(3),所述脚套(1)和腿套(2)均为筒形,且所述脚套(1)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所述腿套(2)竖向设置,所述脚套(1)的后端与所述腿套(2)的下端连接成“┘”形,所述脚套(1)穿戴在脚掌上,所述腿套(2)穿戴在小腿上,所述连接带(3)的前端与所述脚套(1)的前上端连接,所述连接带(3)的后端与所述腿套(2)的前上端连接,所述连接带(3)用以将所述脚套(1)和腿套(2)之间的夹角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套(1)和腿套(2)均为硅胶件或乳胶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套(1)的前端封口且为扁平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套(1)和腿套(2)连接处对应脚后跟处敞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泳辅助脚蹼,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套(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喜龚丽景李松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体育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