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3336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包括:除氧器,除氧器分别与凝结水管道和多级脱气结构连通;定排扩容器,定排扩容器与多级脱气结构连通;疏水扩容器,疏水扩容器与多级脱气结构连通;多级脱气结构包括多级汽水混合器和多级脱气罐,多级汽水混合器分别与多级脱气罐、除氧器、凝结水管道、定排扩容器和疏水扩容器连通;其中,汽水混合器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合直段、渐缩段和末端直段,混合直段连通有水口和汽口,水口与凝结水管道相连通,汽口与除氧器或定排扩容器或疏水扩容器相连通,末端直段与脱气罐相连通,混合直段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喷嘴,喷嘴的长度小于混合直段的长度,混合直段通过喷嘴与水口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乏汽回收,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1、回收乏汽含锅炉除氧器、定排扩容器、疏水扩容器的节能系统一般都是将乏汽由除氧器、定排扩容器、疏水扩容器的装置顶部对空排放。这种方式存在着如下弊端:

2、1、经济性

3、对空排放的蒸汽不仅损失了其中的热量,而且需要不停地进行凝结水的补水,才能满足锅炉上水水量的需求,且厂区内的排汽形成了热污染。

4、2、安全性

5、冬季排汽易在装置附近地面结冰,造成人员受伤隐患。

6、基于此,目前少数厂家利用射水抽气器对除氧器或定排乏汽进行单独回收。此技术利用射水抽气器中的文丘里管在乏汽抽吸口形成较大的负压而吸入乏汽从而与凝结水进行混合。但此类系统即便在乏汽管道上加装排空阀和安全阀,实际应用中依然会产生被吸入的蒸汽管道上压力波动比较大的问题,且有形成管道憋压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经济性好、安全性高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包括:

3、除氧器,所述除氧器分别与凝结水管道和多级脱气结构连通;

4、定排扩容器,所述定排扩容器与所述多级脱气结构连通;

5、疏水扩容器,所述疏水扩容器与所述多级脱气结构连通;

6、所述多级脱气结构包括多级汽水混合器和多级脱气罐,所述多级汽水混合器分别与所述多级脱气罐、所述除氧器、所述凝结水管道、所述定排扩容器和所述疏水扩容器连通;

7、其中,所述多级脱气罐由多级依次连通的脱气罐构成,所述多级汽水混合器由多级与所述脱气罐相对应的汽水混合器构成,所述汽水混合器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合直段、渐缩段和末端直段,所述混合直段连通有水口和汽口,所述水口与所述凝结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汽口与所述除氧器或所述定排扩容器或所述疏水扩容器相连通,所述末端直段与所述脱气罐相连通,所述混合直段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喷嘴,所述喷嘴的长度小于所述混合直段的长度,所述混合直段通过所述喷嘴与所述水口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直段远离所述渐缩段的一端设置有渐扩段,所述渐扩段的一端与所述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嘴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渐缩段与所述混合直段连通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大于与所述末端直段连通的一端的截面直径。

10、进一步地,所述渐扩段与所述水口连通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小于与所述混合直段连通的一端的截面直径。

11、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直段的长度大于所述渐缩段的长度且小于所述末端直段的长度。

12、进一步地,所述多级脱气结构包括一级脱气结构和二级脱气结构;所述一级脱气结构包括一级脱气罐、第一汽水混合器和第一对空管道,所述第一汽水混合器分别与所述除氧器、所述凝结水管道和所述一级脱气罐连通,所述第一对空管道分别与所述一级脱气罐和外界连通;所述二级脱气结构包括二级脱气罐、第二汽水混合器、第三汽水混合器和第二对空管道,所述第二汽水混合器分别与所述凝结水管道、所述定排扩容器和所述二级脱气罐连通,所述第三汽水混合器分别与所述凝结水管道、所述疏水扩容器和所述二级脱气罐连通,所述第二对空管道分别与所述二级脱气罐和所述外界连通;所述二级脱气罐分别与所述一级脱气罐和所述凝结水管道连通。

13、进一步地,所述二级脱气罐与所述凝结水管道通过至少一条连接管道连通,且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动力装置。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汽水混合器的第一水口与所述凝结水管道连通,第一汽口与除氧对空管道连通,第一末端直段与所述一级脱气罐连通;所述除氧对空管道分别与所述除氧器和所述外界连通。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汽水混合器的第二水口与所述凝结水管道连通,第二汽口与定排对空管道路连通,第二末端直段与所述二级脱气罐连通;所述定排对空管道分别与所述定排扩容器和所述外界连通。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汽水混合器的第三水口与所述凝结水管道连通,第三汽口与疏水对空管道连通,第三末端直段与所述二级脱气罐连通;所述疏水对空管道分别与所述疏水扩容器和所述外界连通。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8、1、采用锅炉除氧器、定排扩容器、疏水扩容器等对空排汽的节能系统,利用汽水混合器充分回收除氧器、定排扩容器、疏水扩容器的乏汽,不仅能回收乏汽中的热量,使之加热凝结水,而且回收了蒸汽工质,减少了凝结水补水,使锅炉除氧器、定排扩容器、疏水扩容器达到零排放的节能环保效果。

19、2、高效解决同时回收除氧器、定排扩容器、疏水扩容器的乏汽的难题,消除了能源浪费与环境安全隐患。且与同类型技术相比采用创新构型的汽水混合器,与传统的文丘里喷管的汽水混合方式不同,本系统根据回收的蒸汽量不同而选用特型的喷嘴,通过改变喷嘴的数目、尺寸、长短,使得喷嘴的长度小于混合直段的长度以实现汽水在混合直段混合,而非传统的大于混合直段的长度使汽水在渐缩段混合,再加上汽水混合器在末端不使用渐扩段,而采用末端直段设计,使得乏汽吸入口不形成大的负压,在系统故障停用时也不会形成系统憋压,从而不会影响到原产生闪蒸乏汽的系统的压力,并使整个系统的压力稳定。考虑到实际运行时乏汽的产生量可能会因为工况的变化而产生很大变化,例如定排扩容器会因水质、启停机等不同工况导致闪蒸乏汽汽量波动很大等,本系统采用了特殊的多喷嘴设计以及喷嘴长度的优化,使系统能在水汽混合比在6:1~20:1这样宽的范围内稳定运行,从而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工况下系统回收乏汽的稳定性。因为汽水混合器末端直段出口处的压力接近大气压,无需在系统中增设安全阀,从而简化了相关设备配置,消除了系统安全隐患。

20、3、利用特型的汽水混合器使凝结水母管出水与除氧器及定排乏汽充分混合,振动小、噪音低。混合水汽比可变幅度大,按工况不同而选型不同,接近的汽水比可以达到6:1。常规配置的系统凝结水设计温升可以达到20~50℃。多级脱气罐均有对空排气口,多级串联布置可使得混合后的水中的氧气等不凝结气体被排尽。采用变频运作的方式控制多级脱气罐中的液位以保证系统工质循环安全可靠。整套系统无需专人值守、方便经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直段(1)远离所述渐缩段(2)的一端设置有渐扩段(102),所述渐扩段(102)的一端与所述水口(10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嘴(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段(2)与所述混合直段(1)连通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大于与所述末端直段(3)连通的一端的截面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渐扩段(102)与所述水口(103)连通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小于与所述混合直段(1)连通的一端的截面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直段(1)的长度大于所述渐缩段(2)的长度且小于所述末端直段(3)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脱气结构包括一级脱气结构和二级脱气结构;所述一级脱气结构包括一级脱气罐、第一汽水混合器和第一对空管道,所述第一汽水混合器分别与所述除氧器、所述凝结水管道和所述一级脱气罐连通,所述第一对空管道分别与所述一级脱气罐和外界连通;所述二级脱气结构包括二级脱气罐、第二汽水混合器、第三汽水混合器和第二对空管道,所述第二汽水混合器分别与所述凝结水管道、所述定排扩容器和所述二级脱气罐连通,所述第三汽水混合器分别与所述凝结水管道、所述疏水扩容器和所述二级脱气罐连通,所述第二对空管道分别与所述二级脱气罐和所述外界连通;所述二级脱气罐分别与所述一级脱气罐和所述凝结水管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脱气罐与所述凝结水管道通过至少一条连接管道连通,且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动力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汽水混合器的第一水口与所述凝结水管道连通,第一汽口与除氧对空管道连通,第一末端直段与所述一级脱气罐连通;所述除氧对空管道分别与所述除氧器和所述外界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汽水混合器的第二水口与所述凝结水管道连通,第二汽口与定排对空管道路连通,第二末端直段与所述二级脱气罐连通;所述定排对空管道分别与所述定排扩容器和所述外界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汽水混合器的第三水口与所述凝结水管道连通,第三汽口与疏水对空管道连通,第三末端直段与所述二级脱气罐连通;所述疏水对空管道分别与所述疏水扩容器和所述外界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直段(1)远离所述渐缩段(2)的一端设置有渐扩段(102),所述渐扩段(102)的一端与所述水口(10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嘴(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段(2)与所述混合直段(1)连通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大于与所述末端直段(3)连通的一端的截面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渐扩段(102)与所述水口(103)连通的一端的截面直径小于与所述混合直段(1)连通的一端的截面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直段(1)的长度大于所述渐缩段(2)的长度且小于所述末端直段(3)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流量的多级回收乏汽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脱气结构包括一级脱气结构和二级脱气结构;所述一级脱气结构包括一级脱气罐、第一汽水混合器和第一对空管道,所述第一汽水混合器分别与所述除氧器、所述凝结水管道和所述一级脱气罐连通,所述第一对空管道分别与所述一级脱气罐和外界连通;所述二级脱气结构包括二级脱气罐、第二汽水混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跃成海峰陈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