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281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3
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中,软包电池本体内容纳电解液;第一封边至少封闭软包电池本体的一部分,第一封边在朝向电解液的一侧设有封边薄弱结构,封边薄弱结构被大于预定压力的软包电池本体内压力撑破;第二封边密封连接第一封边,且第一封边与第二封边之间容纳预留电解液。软包电池结构自动补液,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软包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1、软包电芯是一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车辆和能源储备系统等领域。软包电池在完成制备后,随着电池的使用循环,在循环后期,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在不断被分解消耗,造成电芯内的部分活性物质无法获得电解液,从而造成电池容量大规模衰减,使用寿命降低。

2、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通过软包电池在循环末期,电解液分解为气体,电芯内部压力增大,撑破预留封边的薄弱结构,将预留的电解液补充进入电芯,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包括:

4、软包电池本体,其内容纳电解液;

5、第一封边,其至少封闭所述软包电池本体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封边在朝向所述电解液的一侧设有封边薄弱结构,所述封边薄弱结构被大于预定压力的软包电池本体内压力撑破;

6、第二封边,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封边,且第一封边与第二封边之间容纳预留电解液。

7、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中,所述封边薄弱结构包括锯齿结构。

8、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中,所述锯齿结构的最薄处为第一封边厚度的1/3~3/4。

9、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中,所述封边薄弱结构包括阵列的凹进部。

10、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中,所述凹进部的最薄处为第一封边厚度的1/3~3/4。

1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中,所述封边薄弱结构包括波浪形结构。

12、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中,所述波浪形结构的最薄处为第一封边厚度的1/3~3/4。

13、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中,所述封边薄弱结构包括骑缝针状结构。

14、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中,所述第一封边覆盖软包电池本体的顶表面。

15、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中,所述第二封边厚度为第一封边厚度的1.2-1.5倍。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中,通过软包电池在循环末期,电解液分解为气体,电芯内部压力增大,撑破预留封边的薄弱结构,将预留的电解液补充进入电芯,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薄弱结构包括锯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结构的最薄处为第一封边厚度的1/3~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薄弱结构包括阵列的凹进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进部的最薄处为第一封边厚度的1/3~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薄弱结构包括波浪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结构的最薄处为第一封边厚度的1/3~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薄弱结构包括骑缝针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边覆盖软包电池本体的顶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边厚度为第一封边厚度的1.2-1.5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薄弱结构包括锯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结构的最薄处为第一封边厚度的1/3~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薄弱结构包括阵列的凹进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液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进部的最薄处为第一封边厚度的1/3~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郑旭陈心杨允杰汪勇郭红祥张文齐闫小舍
申请(专利权)人:华鼎国联四川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