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方法、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方法、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3221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2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方法、系统及装置,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设备的待发送数据包,然后进行拆分并进行序号标识和数据加密,通过第二设备接收数据包并进行解密和还原整合,再进行数据关联分析,剔除异常数据,最后对缺失数据进行填补并进行完整性验证。通过本公开可以解决现有技术链路带宽不足,数据包可能会丢失或未被成功传输,导致数据的不完整或损坏,进一步影响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技术问题,通过数据加密、完整性验证、自动填补缺失数据机制,确保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数据传输,尤其涉及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方法是在当前网络环境下,为了解决网络链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方法。在网络中,异常数据和关联剔除是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网络性能下降、数据丢失和安全风险。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融合网络链路,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目前,现有的链路带宽不足,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增加,传统的链路带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导致网络拥堵和传输延迟。链路可靠性差,在网络中,链路故障是常见的问题,如果某个链路出现故障,整个网络的通信将会受到影响。

2、综上所述,现有技术链路带宽不足,数据包可能会丢失或未被成功传输,导致数据的不完整或损坏,进一步影响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链路带宽不足,数据包可能会丢失或未被成功传输,导致数据的不完整或损坏,进一步影响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2、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方法、系统及装置。

3、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系统实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设备的待发送数据包;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进行拆分,并进行序号标识和数据加密,获得n个拆分待发送数据包,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通过第二设备接收所述n个拆分待发送数据包,获得n个拆分接收数据包,解密后根据序号标识对所述n个拆分接收数据包进行还原整合,获得整合数据包;基于所述整合数据包进行数据关联分析,若关联不合格,剔除异常数据;构建数据填充模型对所述整合数据包中的缺失数据进行填补,并进行所述整合数据包传输的完整性验证,若验证完整,实现网络中多链路融合的数据传输。

4、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系统,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待发送数据包获取模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待发送数据包;数据包拆分模块,所述数据包拆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进行拆分,并进行序号标识和数据加密,获得n个拆分待发送数据包,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整合数据包获取模块,所述整合数据包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第二设备接收所述n个拆分待发送数据包,获得n个拆分接收数据包,解密后根据序号标识对所述n个拆分接收数据包进行还原整合,获得整合数据包;异常数据剔除模块,所述异常数据剔除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整合数据包进行数据关联分析,若关联不合格,剔除异常数据;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构建数据填充模型对所述整合数据包中的缺失数据进行填补,并进行所述整合数据包传输的完整性验证,若验证完整,实现网络中多链路融合的数据传输。

5、本公开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6、1.通过获取第一设备的待发送数据包;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进行拆分,并进行序号标识和数据加密,获得n个拆分待发送数据包,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通过第二设备接收所述n个拆分待发送数据包,获得n个拆分接收数据包,解密后根据序号标识对所述n个拆分接收数据包进行还原整合,获得整合数据包;基于所述整合数据包进行数据关联分析,若关联不合格,剔除异常数据;构建数据填充模型对所述整合数据包中的缺失数据进行填补,并进行所述整合数据包传输的完整性验证,若验证完整,实现网络中多链路融合的数据传输。确保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7、2.通过将待发送数据包进行拆分,并分别在不同的链路上进行传输,可以并行地利用多链路的带宽资源,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总体效率。通过数据加密、完整性验证等机制,确保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通过数据关联分析和异常数据剔除等步骤,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并处理异常数据,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通过构建数据填充模型对缺失数据进行填补,系统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自动处理缺失数据,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8、3.采用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方法代替现有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链路带宽不足,数据包可能会丢失或未被成功传输,导致数据的不完整或损坏,进一步影响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技术问题,通过数据加密、完整性验证、自动填补缺失数据机制,确保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9、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整合数据包进行数据关联分析,若关联不合格,剔除异常数据,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数据填充模型对所述整合数据包中的缺失数据进行填补,并进行所述整合数据包传输的完整性验证,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系统,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所述系统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异常数据关联剔除的网络链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整合数据包进行数据关联分析,若关联不合格,剔除异常数据,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玉东宋宇宸童锡鹏马国礼张卫伟张永生蓝志辉韩浩田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